“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他死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人知道。


直至警察推开门发现,遗体早已腐烂。


死因不详,亲人联系不上。


警方辗转多地,终于寻得一点零碎讯息。


他叫大森,年过七十。


年轻时,家道中落,婚姻失败,只身一人外出打工。


找到一家供餐中心,干了20年,直到退休。


工友们说:


“20年间,他从不迟到,从不缺勤。”


省吃俭用,为了养活母亲和还债。


退休后,依然不闲着,哪里肯要他就到哪去。


钱不多,勉强能给家乡的寺庙,寄点父母的供品费。


父母离世后,他孑然一身,孤独度日,失去一个又一个与社会的联结。


死后无人收尸,成了孤魂。


他的一生,是悲惨的。


而在他死后,他只是一个数据。


日本NHK节目组编写的《无缘社会》一书中,有数据表明:


“‘无缘死’,一年高达三万二千例之多。”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图源:《无缘社会》


所谓“无缘死”,即没有亲朋好友,最终孤独逝去。


更残酷的是,“无缘死”并不局限于日本。


隔海相望的我们,也逃不过。


「大森」的遭遇,是大多数人的宿命。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王安,山西人。一生未婚娶,膝下无子。


他不喜欢与人交流,总是独来独往。


侄子偶尔去探望他。


有一天,侄子打开门看到,他趴在地上,没有生命迹象。


经鉴定,已死亡四五天,疑似突发心脏病。


那时,他78岁。


侄子说:


“他之前身体一直很好,

没听说什么大毛病,

但一天只吃两顿饭、喝凉水。

平时我很忙,

抽空去照顾他。”


然而,“空”有了,人却不在了。


在暮年,老人一旦突发疾病,错失一秒,都会要人命。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他们自身根本无法实施自救。


如果没人在身边,悲剧概率将大大增加。


这不是夸夸其谈。


老伴去世的消息,李娟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一周前,有一股腐臭味从她屋子传出。


当时,她正在北京看病。


邻居敲了好几次门,没人回应。


意识到情况不妙,邻居撬开门,结果惊呆了。


她老伴走了,死于突发心梗。


紧握着手机,白石灰墙上都是手印。


不敢想象,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该有多绝望。


李娟置身其中,心有戚戚然。


人生路走了大半辈子,只剩自己。


她突然害怕,“我会不会像老伴一样孤独死去?”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一举一动都依赖于社会的连接。


一到暮年,儿女可能不在身边。


朋友越来越少,死亡气息越来越近。


最终身陷无缘社会。


刘群德自62岁起,开始独居。


在独居第8年时,突发脑梗住院。


子女远在国外,无法赶回。


他很寒心,却还要尽力掩饰情绪。


他笑着说:


“我这也不算什么大病,只要孩子们好,我就开心。”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有数据显示:


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


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来源:健康时报


随着独居空巢老人数量上涨,一系列社会现象滋生。


中国科学院陆林院士表示:


“经常独居的老人,

老年性痴呆、抑郁症、失眠,甚至自杀的风险都会明显增加。”


也就是说,1.18亿老人游走在痛苦的边缘。


但这些老人的子女呢?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很多老人都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包括子女。


有时候即使诉说,子女不一定能理解,更不能改变什么。


成都有位88岁独居老人,去当“素描裸模”。


只为补贴家用,顺便打发时间。


每天往返各个高校,持续了好多年。


穿衣服坐一天70块,人体素描一天100块,收入可观。


日子充实且满足。


可他子女却觉得很丢人,扬言要和他断绝关系。


老人无助地说:


“儿子说死了不给我收尸,

两姐妹也不认我。”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他们只会一味指责,却忽略了老人的真正诉求。


面对记者采访,老人才怯怯说出内心感受。


老师和学生经常给他买饭,还嘘寒问暖。


更令他开心的是,有人陪他说话。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原来,他缺的不是钱,而是陪伴和沟通。


也有一些子女,对父母体贴入微。


当父母老去时,扛起赡养的重担。


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调查:


“2015年,中国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量已经突破4000万。”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图源:八点健闻


人口老龄化规模空前,也将迎来一场“照护”困境。


对此,陆晓娅深有体会。


60岁时,她放弃工作,悉心照顾83岁的母亲。


母亲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中期。


照护病人本非易事,更何况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


陆晓娅的身体状态也不好。


5年时间,她做了2次手术。


幸好没什么大碍,可母亲的病情却不断恶化。


渐渐地,头抬不起来,觉睡不好,大脑定向功能丧失……


到最后,母亲不会表达,意识模糊。一到晚上,焦躁不安。


有时候,还会对着陆晓娅嘶吼,发脾气。


这些举动,一步步摧毁她的心理防线。


她心想:


“我牺牲了自己的生活来陪你,你一点儿都不知道珍惜!”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外人每每提起陆晓娅,都夸她孝顺。


只有自己知道,孝顺背后,付出了巨大代价。


这种代价,是健康、生活和家庭。


挣扎了三年,她终于决定把母亲送到养老机构。


她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养老机构。是多数人养老的最后退路。


可养老机构并非一劳永逸。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去年有段时间,养老机构频频“暴雷”。


和学区房一样,养老机构很稀缺。


据2018年数据显示:


“全国拥有养老机构2.9万余家,养老床位730万张,仅占全国老年人口数量的3.1%。”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图源:八点健闻


可谓一床难求。


供不应求,便会产生“陷阱”——骗钱,货不对板,套路无数。


老人砸入全部积蓄,到头来血本无归。


这还只是“小儿科”。


最棘手的,莫过于看护问题。


看护问题主要分为3种。


1,费用昂贵。


河北一家养老机构,仅两年间,照护费用就翻了近2.5倍


2016年,一位老人每月开支6330元;

2018年,平均每人每月15110元。


算下来,一年需要18万照护费。


有的地区可能还分等级。


等级越高,收费越高。


更扎心的是,费用和看护数量、质量不一定成正比。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2,看护稀缺。


据民政部统计:


“我国目前有2.49亿老年人、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有30万人。”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图源:新华社


专业看护人员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马鞍山市一家老年公寓,看护5人,老人50人。


平均1名看护,要照看10位老人。


还招不到年轻的看护,只好找六七十岁的。


一位低龄老人照顾10位高龄老人。


压力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压力无处发泄,可能就会对老人不善,甚至作恶。


3、看护质量。


依然是马鞍山市的某家老年公寓。


那些低龄老人看护,文凭普遍不高。


入职后,跟着老护工学习三天,即可上岗。


三天能学到什么?


有一个看护在约束老人时,连专业束缚带都没用上。


瘫痪、半瘫痪老人要睡简单木板床,而不是医疗床。


这些都一律不知。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毫无专业可言,一旦发生意外,必酿成悲剧。


养老,本该安度晚年,却到处暗藏隐患。


老年人,需要更多温柔和耐心。


但极难获得。


有人说,为时代奉献一生的人,正在被时代抛弃。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人的一生,成败与否,谁都想被理解和看见。


于老人而言,却难于上青天。


子女有家庭有事业,不敢索取太多陪伴;

去养老院,费用贵,质量参差,不敢放心;

请看护,昂贵如金。


于是,有些老人干脆一个人躲得远远的,与世隔绝。


谁都不想孤独终老。


谁都渴望老有所依。


可他们无可奈何。


“最深的忌讳是死亡,最大的敌人是孤独。”


这句话放到这里,恰如其分。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缓解养老困境?


可能只有从以下方面去思考。


1,国家进一步完善养老体系。


养老院群体养老,比独居养老更安全,也更有保障。


2,让看护行业专业化、透明化。


加大对看护行业的宣传。


同时提高看护门槛,设置监督和评价体系,多个维度,保障老人得到真正的护理。


3,社区对独居老人的关怀。


街道、志愿者组织等机构,多关注独居老人。


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加强他们与社会的连接。


4,子女的关爱。


尽可能多点陪伴,按时给他们打电话,拨视频。


密切关注父母的身体健身,和精神需求。


我们沉溺于互联网世界,父母却生活在网络真空的孤岛上。


“我死了,没人认领我的遗体”:这种痛,1.1亿人正在经历


仅靠老人自己,晚年生活难以保全。


他们需要我们。


恰如我们当年需要他们。


曾几何时,老人也曾年轻。他事无巨细,照顾我们长大。


多年以后,我们也会老去。彼时我们老弱病残,孤独无比。


现在的他们,也是未来的我们。


所以我希望,大家关注养老困局。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群人的事,是我们所有人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马鞍山市   老伴   侄子   遗体   高龄   老年人   子女   老年   孤独   费用   老人   父母   母亲   机构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