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阳”肝炎更需要引起重视

很多肝友觉得“小三阳”比“大三阳”传染性低,对肝脏影响更小。但其实在临床上,九成以上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患者都是“小三阳”的状态。对于“小三阳”来说,判断病情进展的关键是到底处于携带状态还是肝炎状态。

“小三阳”肝炎更需要引起重视

“小三阳”携带


“小三阳”携带,也就是指南上所谓的 “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是指e 抗原阴性、长期病毒 DNA 阴性、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一般是感染的恢复期,传染性很小,很少会发生肝炎。


“小三阳”携带可以是患者未经治疗自发性转归而来,也可以是抗病毒治疗后实现 e 抗原清除转归而来。但这些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也不能掉以轻心,仍应每半年随访一次,因为少数人还会因为病情再活动而导致肝炎复发。


一、“小三阳”肝炎:病毒变异,炎症轻但危害更隐秘


而那些e抗原阴性,但HBV DNA阳性且转氨酶异常的人群,则属于“小三阳”肝炎。这类人群病情并没有自发或因为药物治疗而得到控制,仅仅是因为发生了乙肝病毒特定位点变异(绝大多数是前C区变异),这种变异病毒复制能力比较弱,血清病毒水平相对较低,一般不到6次方,很多只有4-5次方,它所招致的淋巴细胞也相对较少,肝细胞炎症相对“大三阳”肝炎轻,一般转氨酶只有100 IU上下,甚至呈波动性,有时稍微增高,有时正常。


因此,正是因为大多数“小三阳”肝炎的炎症比较轻,转氨酶增高的幅度较小,甚至可以正常,所以“小三阳”肝炎常常漏诊。而正是因为经常漏诊,所以这类患者病情长期迁延,炎症、纤维化反复,日积月累,肝炎就容易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


二、关于“小三阳”肝炎的诊断


小三阳肝炎的变异病毒复制水平不会很高,病情不会很活跃,转氨酶可以在正常范围。如果是小三阳肝炎一旦漏诊,耽误时间长了可能会发生肝硬化,但如果只是慢性携带,用了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无效又可能耐药,所以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可以直接诊断的标准:只要病毒水平超过5次方,谷丙转氨酶偏高,肝穿刺至少有轻度病变,就可以直接诊断。


但更多的情况可能是达不到此项标准的,那就需要多项数据综合分析,每项数据有不同权重,我们需要参考的指标如下:

1)病毒水平长期在3-4次方之间波动,偶尔检测不出;
2)谷丙转氨酶处于正常水平高位;
3)过去有转氨酶增高,曾不规则用过护肝降酶药;
4)小三阳多年,很少检查;
5)时有饮酒;
6)表面抗原精准定量较高值;

7)肝纤维化扫描弹性值提示轻中度纤维化。

上述这些数据需要我们留存资料以方便医生进行判断,较好的办法是每三个月检查肝功能和病毒定量,观察其发展趋势,如果还不能确定,还需要肝穿刺来辅助诊断。


三、哪种“小三阳”需要抗病毒治疗?

1、血清HBV DNA阳性,转氨酶升高超过60单位/L,多次复查都有升高,这种情况需要尽快抗病毒治疗;

2、超过40岁,多次检查HBV DNA都超过10的4次方,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3、病毒定量超过5次方,即使肝功正常,也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肝炎   转氨酶   活动性   抗原   抗病毒   肝功能   阴性   次方   肝硬化   血清   炎症   定量   病情   重视   水平   病毒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