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森健康: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失眠

入睡困难,翻来覆去睡不着,属羊数到1000只,越数越精神;

麦迪森健康: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失眠

睡眠维持困难,夜夜噩梦缠身,梦中惊醒,脑子就像过电影;


早醒,似睡非睡,睡了就像没睡一样;


白天浑身疲乏、劳累、注意力不集中、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


有以上几种表现的,可能是失眠患者。


排除偶然因为心情不好或一些原因,突发几天的睡眠不适,这叫一过性失眠,不需要干预。老年人是生理性觉少,白天如果没有昏沉不适感,也不属于失眠。


麦迪森健康: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失眠


现代人精神压力很大,失眠群体越来越庞大,很多医院因此建立了睡眠门诊,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要去看医生,不要私自服药。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常见误区,我国有许多失眠患者基于自己对失眠治疗学的认识,排斥处方药,自行治疗失眠。


利用一些具有潜在药物功能的物质,如酒精、含褪黑素成分的保健品;或通过非处方方式获取含有催眠成分的药物,比如感冒药;或自行选择具有安神作用的中药,如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


其中酒精不能用于治疗失眠,只能暂时让你入睡;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治疗作用,也不能代替药物;中医药需要辩证治疗,个体化很鲜明。


对于长期慢性失眠患者来说,上述这些行为均会干扰后期规范的临床治疗,很有可能还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来纠正这些不良用药习惯,以及其导致的后果。


失眠除了主观上感觉,现代医学还有客观标准判断,睡眠潜伏期延长于30分钟;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个半小时;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周以上。


中医治疗失眠有独特的经验,尤其是对于孕妇、儿童等用药需要注意的人群,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根据病因,把失眠分为9个常见证型: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阴虚火旺证、胃气失和证、瘀血内阻证、心火炽盛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多采用针灸、电针、耳穴、推拿、口服汤药、食疗等治疗手段。也有很多中成药,比如百乐眠、枣仁冲剂等,需要辩证服药。


可见失眠无论是在祖国医学中还是现代医学中,都是很复杂的疾病,除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还多配合心理咨询治疗,缓解失眠的压力,阻断恶性循环。

麦迪森健康: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失眠


我们自己可以为睡不着做点什么呢?


1.药枕:春天阳气升发,人亦随之而气升,可选用桑叶青蒿枕,以舒达肝气;夏季炎热,人易汗出,可选菊花蚕砂枕,以清热除烦,安神助眠。秋季应选清凉枕,以绿豆枕清燥泻火。冬季宜选灯心枕,以透郁热而利尿。


2.食疗:有养心安神、增进睡眠的食物,如小米、莲子、大枣、柏子仁、牛奶、核桃、桂圆、蜂蜜、百合等。


常见证型药膳方


(1)心脾两虚:忧思过多,或大病之后,入睡困难,易醒,面色无华。


桂圆莲子粥:桂圆肉15克,莲子20克,大米100克。将桂圆肉、莲子、大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米熟粥成。


枣仁粥∶酸枣仁60g,大米 100g。将酸枣仁炒熟后放入铝锅内,加适量水煎熬,取其药液;将药液与大米放人锅内,先大火后小火,熬至成粥。每晚1次。


远志枣仁粥:远志肉 10g,炒枣仁 10g,粳米 50g。如常法煮米做粥。开锅后即放人远志、枣仁。晚间睡前做夜宵食之。


(2)肝气郁结:事不遂心,辗转不眠,唉声叹气,多恶梦,胸胁胀满。


合欢花蒸猪肝∶合欢花12g,放碟中,加清水少许浸泡4~6小时,再将猪肝100~150g切片,同放碟中,加盐调味,隔水蒸熟,食猪肝,每日1次。

麦迪森健康: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失眠


3.足浴: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l5分钟,擦干后用点燃的艾条灸涌泉穴,每侧各灸15~20分钟,每晚1次,7日为l疗程。


4.耳穴:取交感、皮质下、神门、枕、心点、脾点、肾点,埋压王不留行籽,每日自行按压4~6次,每次10到15下,以穴位局部疼痛,发热,有酸胀感为宜。隔日换贴1次,双耳交替选用,10次为1疗程。

以上就是麦迪森健康小麦医生今日原创分享,更多健康问题,欢迎关注“麦迪森健康”微信公众号在线免费咨询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耳穴   肝气   药液   远志   桂圆   猪肝   合欢   莲子   疗程   食疗   大米   药物   睡眠   患者   白天   困难   晚上   健康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