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理论已经超越三维空间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赞]”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中西医对比网上很多文章,但是总是不容易比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分伯仲;今天我们就从纬度来分高低;三维空间看中西医高低。


看一下百科介绍:三维空间,也称为三次元、3D,日常生活中可指由长、宽、高三个维度所构成的空间。而且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三维空间” 一词,常常是指三维的欧几里德空间。


简单说医学的三维空间,就是指现代医学研究走入盲区,就是因为他们研究对象限于人体了,比如细胞,分子,神经,对于病原体认识,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看似高明实际还没有脱离人体脱离事物本身,把简单的事情给复杂化了。

中医药理论已经超越三维空间

而中医研究早就超越人体,比如早在《黄帝内经》就已经从三维空间之外研究医学上升到四维空间研究人体疾病了。什么是思维,就是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就是四维。后边会具体介绍;《内经》中的所有内容几乎都带有数理逻辑观念,这就是为何这部经典很难看懂的原因之所在,也引发无数研究者陷入术数学客观唯心主义泥潭的原因之所在,在《灵枢经,九针论》中作者总体上透露了这种数理的大纲:“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笔者现在简要介绍其中的原理机制。


中医理论接受易经天文历法学世界观,首先对于天地间事物观察,逐步形成了一种空间维度观,这种维度观非常特殊,是一种演进式的维度观。


“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也就是阴阳观念下指导临床阴阳包含天地,天地之大,天地变化何其多;人体在天地之间生活怎么能割裂与天地关系呢?他们研究天地对于人体影响;比如女人有月经,这就观察月亮,一月当中阴晴圆缺,而得来的一种模式。再比如观察大地变化春夏秋冬四季,人体在春夏秋冬四季当中如何变化,这都是有现实意义的,基于此中医春温夏暑秋燥冬温等疾病名词都是来自于大地上的变化!因此天地是大纲,是包罗万象的可以说超越三维是妥妥的!


“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是一种立体直角坐标系模型,也就是三维空间模型,这个模型就是《三部九侯》论中的模型理论原型,也就是中医精气神观念的概念空间数理表达模式。也直接阐述了天地人三者关系,对于西医来说,几千年前他们还茹毛饮血呢;我们医学研究就达到了如此高度;即便是现代医学理念也没有我们中医超前!


“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是在三维空间模型基础上,加上时间维,形成的四维空间理论。这种数理模型主要在《阴阳应象大论》中给描述出来。具体以伤寒论就有提到,某种疾病在一天当中轻重变化都有阐述,而且明确提出什么时候可以大概率愈全。


比如阳明欲解时,从申至戌上。有的问什么意思呢?凡阳明病,无论在经在腑,必乘其旺 时而解。申、酉、戌,阳明旺时也。经气旺,则 邪气自退,故解也。


“五以法音,六以法律”是一种在四维空间基础上的声波弦膜空间运动模型,属于五维空间了。简单说利用音乐治病。《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又载“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羽为水音通于肾。 中国古老的哲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其相生又相克称“五行”,而宫、商、角、徵、羽则组成了“五音”。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这些记载用中医的理论清楚的阐明了“五音”,“五脏”和气的五种运动方式的内在联系。按这一理论五音可对相应的五脏起作用,如角音属木,通肝,可制怒,即“通肝解怒”;徵音属火,通心,运用徵音可“养阴助心”。这些理论属于音乐治疗疾病的范畴。


再看一下中药的认识方面。

如:根据中医理论,山药种在不同地区,采摘时间;所含能量与信息就有很大不同,疗效也有很大不同,但西医看来,不管哪里种的山药,分析物质成分都差不多一样,疗效也一样。

如:根据中医理论,野山参和普通的种植人参,疗效差别巨大,因为二者生长期间所吸收宇宙能量和所处环境吸收的信息差别巨大,可是按照西医,只重视物质成分分析,二者成分和功效也基本一样。甚至有人认为人参根胡萝卜一样;还有研究人参皂苷成分是人参主要作用。但是研究进一步发现叶子反而含有更多的人参皂苷,足以说明西医研究方法简直笑话!

按中医理论,治病是调整阴阳,养生是把握阴阳,核心就是物质与信息融合平衡,不得病,其中“能量(气)”在调节阴阳可以起到极大作用。


再通过西医对比看一下:他们所处的二、三维空间只能认识人体皮毛规律;西医时间空间观念,是时间是时间,空间是空间,时空是分离的。以肉眼观察(包括用现代仪器观察)只能认识到三维空间,其它维度都是看不见而实际存在的维。肉眼观察不到五维以上的维度。西医是以肉眼或仪器观察的,这就是西医只能认识人体浅表现象,不能发现人体深层规律的根本原因。
  

在三维空间西医认识到那些皮毛规律呢?
  1、西医认为人体是台自动的机器,人体是由各部件(组织)构成的,因此哪个部件坏了可以更换,现代已经能除了人头外其它人体的各个脏腑都可以换了,当然这只能延缓死亡。
 

 2、机械的研究人体
  人体本来是与天地一体而其本身又是一个有机整体,然而西医却偏偏以机械的方式来研究,孤立地机械地研究人体外在的系统,这是西医根本缺陷之一。
  3、机械的用药。在三维空间根本发现不了人体生病根本原因,只能用对抗疗法,这是现代医源性疾病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世界有1/3的病人不是死于自然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西)药”。


 4、机械的研究疾病
  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它有天人合一的联系,有深层的阴阳五行的联系,有经络的联系,疾病表现在此处,其根源却不一定在此处,所以西医对患者80%找不到疾病的根源。找不到病源只能头疼医头,脚疼一脚,这就是西医治病的科学!日本西医以一个世纪的实践证明,在疗效上没有丝毫进步,他们统计显示其疗效只能达到20%。


  5、仪器粗糙
  由于仪器粗糙、生化不细,因此,西医能确诊的疾病只有20%,还有80%患者却找不到病因,因此只好划出中间地带——亚健康,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最后总结中医认识人体治疗疾病至少是五维空间共同协同;甚至有人高度总结,中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还有上医医国等等说法;认识疾病治疗疾病,谁高谁低,新冠治疗对比我们写了很多文章大家都了解了,这就不说了;认识维度越高,对人体健康规律认识越深。你以为如何?!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作揖]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黄帝内经   理论   维度   空间   数理   西医   人参   中医药   疗效   阴阳   模型   中医   人体   疾病   时间   天地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