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知道这4个百分比,其实患肾病没那么糟糕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这是笔者早前接诊的一位肾病患者,他是中年男性,姓庞,是某企业的领导,工作整天忙啊忙,应酬多又多、晚上睡眠时间短又短。直到单位体检时,才发现庞先生有不少检查指标出现异常(在报警):血压160/100mmHg、尿蛋白3+、血肌酐152μmol/L、尿素氮8.7mmol/L、血尿酸553μmol/L。体检报告单上建议庞先生去肾内科进一步诊治。经我们全面检查,诊断为IgA肾病,慢性肾脏病3a期、高尿酸血症、2级高血压。给予“氯沙坦+苯磺左旋氨氯地平+金水宝+肾衰康”等治疗,并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予以清淡饮食及优质低蛋白饮食,生活规律、戒烟戒酒、保证睡眠、不再劳累及适当运动等,近一年来庞先生的病情已明显好转,血肌酐保持在130-150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在55ml/min上下小波动。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知道这4个百分比,其实患肾病没那么糟糕

有一次庞先生和笔者交流病情时感慨,幸亏体检发现自己患有肾病,让自己重新认识自我:生活与工作为的是什么!健康与金钱又是什么!从某种程度来说,庞先生自己也在感谢肾病,或者说患上肾病反而是幸运的。如果没有被发现自己患有肾病,还是原来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与工作方式,庞先生想想都后怕,让肾病任其发展,或许现在已经到了慢性肾脏病更加严重阶段的4期或5期,已是尿毒症也说不准。慢性肾脏病的危害还不仅限于此,其中高血压不仅伤害肾脏,还会影响心脑血管,导致心功能不全与脑血管意外等,后果会更加严重与危险。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庞先生是不幸中的幸运者。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知道这4个百分比,其实患肾病没那么糟糕

虽然庞先生对自己患有肾病觉得是幸运的,但是更多发现患有肾病的朋友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幸运,反而认为是绝对的不幸。需要按时吃药、定期检查及经常去医院看医生,饮食与生活上又要处处受到诸多“限制”,肾友感觉自己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对于那些还在为自己患上肾病感到郁闷、不安与痛苦时,当了解了如下这四个数字之后,或许才会真正觉得“患上肾病是幸运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0%

目前在我国患有各种慢性肾脏病的人数约为1.32亿,相对于我国总人口13亿来计算,即我们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已超过10%,也就是说,在我们周围人群中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慢性肾脏病。的确如此,别不信,发病率就是这么高。

12.5%

如上数据与患病百分比是通过多个地区抽样调查最终得出的,即有那么多人患有慢性肾脏病,然而经调查与统计发现,其中仅有非常少的人知道自己患有肾病。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并不知晓自己患病,即慢性肾脏病知晓率仅为12.5%。

50%

现如今各个单位、社区卫生中心及村镇卫生机构等都在组织健康体检,测量血压、化验尿常规、抽血检查肾功能及做肾脏彩超检查等,也可以通过自己是否有异常表现去医院检查身体,这些都可以发现肾病。然而,让肾科医生更为担心的是,明明知道自己患有肾病,其中超过一半患者并未接受正规治疗或根本不去治疗,即就诊率不足50%.

2%

据现有数据,目前我国尿毒症患者人数大约为100-200万(其中已接受透析的患者70—80万),而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人数约为1.32亿,这样算下来,尿毒症患者占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比例不足2%。也可以这么理解,即慢性肾脏病将会有不足2%的患者发展为尿毒症。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知道这4个百分比,其实患肾病没那么糟糕

这就是笔者今天重点提到的四个数字,如上四个数字或百分数,分别为10%、12.5%、50%及2%,它们分别代表发病率、知晓率、就诊率及尿毒症患病率。由于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再加上药物、污染、遗传、代谢及免疫等原因,导致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其发病率已超过10%。然而,由于慢性肾脏病特会“隐藏”,其发生与发展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不容易被发展,因而其知晓率仅为12.5%。虽然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肾脏病,但由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且对其危害性并不十分清楚,导致对其重视不够,因而造成就诊率不足50%。对于那些已经知晓自己患有肾病的朋友,且已重视起来并接受规范治疗与自我管理,完全可以说“患上肾病是幸运的”,因为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的肾病患者仅为1~2%。若不知道自己患有肾病、或者知道了也不接受规范治疗与很好的自我管理,或许就在某一天尿毒症会突然降临,那才是肾病朋友真正的不幸。

与《肾为先》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文章为作者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肾病   肾脏   尿毒症   脑血管   高血压   发病率   百分比   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   笔者   糟糕   患者   不幸   幸运   人数   饮食   肾脏病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