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研究登上《Nature》,哈佛华人教授找出刺激穴位治病的原理

针灸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神秘的东方力量”。老中医们往往会用金属针具在人体特定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病解痛,并由此创立了人体经络腧穴理论。千百年来,针灸在改善疼痛和预防复发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年来,一些人却抓着“没有科学依据”的靶子宣称“针灸无用”。

针灸研究登上《Nature》,哈佛华人教授找出刺激穴位治病的原理

顶级学术期刊《Nature》13日刊文力证针灸具备神经学基础,终于回应了民间对“科学性”的质疑。该研究由哈佛华人教授马秋富主导,研究团队在实操中发现,刺激小鼠特定穴位,的确能帮助其对抗炎症。此外,科研人员还进一步揭开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Nature》认为该研究意义重大,同期配发评论文章,评价其具备“突破性”。

针灸抗炎,关键在于PROKR2神经元

马秋福团队在此前的研究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电针刺激小鼠的后肢穴位(如“足三里穴”,ST36)能够提高其对炎症的抗性,而刺激其腹部穴位(如“天枢穴”,ST25)却无法引起类似的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马秋福团队百思不得其解。

针灸研究登上《Nature》,哈佛华人教授找出刺激穴位治病的原理

为了探究该现象的原理,马秋福团队与景向红教授团队、复旦王彦青团队达成合作。经过反复论证和筛查,科研人员找到了关键神经元PROKR2。该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四肢深层筋膜组织中,但不会触及腹部。这就揭示了为什么刺激天枢穴无法引起刺激足三里穴类似的反应。

该研究论证了选择性刺激特定穴位可以实现精准局部身体机能调节,并揭示了背后的神经解剖学原理。学界认为,根据PROKR2神经元的分布,或许可以找到更多有类似效果的穴位;同时,对众多穴位原理的进一步揭示或能帮助现代科学更好地理解人体运转

墙内开花墙外香

近些年来,随着源自西方的科学体系逐步普及,民间升起了一股“自我怀疑”的风气。千百年历史洪流中持续被证实有效的针灸也没能幸免,被斥为“糟粕”、“精神安慰”。《Nature》刊载的这篇论文总算为针灸做出科学“正名”。不过,退一步来看,古老的东方智慧反倒成了国外大学的研究成果,多少有些令人遗憾。

针灸研究登上《Nature》,哈佛华人教授找出刺激穴位治病的原理

在现代科学的体系中,西方的确是相对起步早、成果多。缞老这一医学领域终极难题,近来也被其突破。哈佛医学院辛克莱教授在实验中发现,辅酶Ⅰ(“派维洛”核心物质)可以激活苌壽蛋白Sirtuins、活化线粒体、拉长生存期近30%。相关研究登上顶级学术期刊《Cell》后,轰动一时。

在东京大学等的指导下,日生科企Bioagen将辅酶Q10落地,形成抗缞制剂“派维洛”。在东京大学后续的实验中,利用其干预的志愿者不仅骨密度、肌肉能量等老龄指标回转到年轻状态,生命还拉长了近30%。数据一经公开,该制剂就在当地伊势丹等商超引起热潮,甚至经由京-东国际回流到国内。从颇高的回头率来看,反馈不俗。

不过,这方面我们也在迎头赶上。复旦大学“时光派”团队甚至综合前沿研究,推出了可精准测量老龄指标的“时光尺”,旨在提供私人定制的个性化抗缞方案,剑指生物科技研究前沿。如今已在云峰基金的支持下落地。

针灸研究登上《Nature》,哈佛华人教授找出刺激穴位治病的原理

相比之下,我们对中医的研究倒是慢慢少了下来。如今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反倒为他人做了嫁衣,实在是令人唏嘘。

对中医大可以多些文化自信

美《补充医学疗法杂志》曾做出过统计,该国针灸师数量为3.8万名,在我国这一数据是6.4万。按照人口比例换算下来,该国对针灸的认可度比我们高太多。与之类似,拔罐形成的斑印几乎成了近几届奥运会的保留节目。

针灸研究登上《Nature》,哈佛华人教授找出刺激穴位治病的原理

在国内备受诟病的中医疗法,正在渐渐走出国门,而国内的却一门心思只关注“派维洛”等现代医学成果。

中医疗法在千百年的历史考验中坚挺地活了下来,造福了无数先辈,必然有其优越性。仅仅因为一时的无法解释就将之弃如弊履实在是大可不必。对传承千年的中医,我们不妨多一点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哈佛   穴位   针灸   原理   教授   辅酶   神经元   小鼠   解剖学   老龄   类似   团队   现象   人体   科学   华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