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了个枣,8旬老人遭遇了“开肠剖腹”

就因为囫囵吞了个枣,这位87岁的老人遭遇了“开肠剖腹”,几乎沿着死亡线走了一遭

3月初,老人突然出现了左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坚持了两天后症状越来越重,呕吐量很大,就到医院看病。一检查,发现“小肠高位梗阻”,就收到病房了。

囫囵吞了个枣,8旬老人遭遇了“开肠剖腹”

一住进病房,就按照肠梗阻治疗上了。

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抗感染

可是医生检查时发现,老人的左上腹压痛很明显,像是有了腹膜炎,而不像一般的机械性肠梗阻。申请个腹部CT吧。

医生也问了患者病史,老人回忆说犯病前吃过年糕、羊肉。是吃得不合适了?

虽然治疗着,但老人的病情愈加重了。体温高了,腹膜炎的表现也明显了。这时候腹部CT报告也出来了,“膈下可见游离气体”。

学过医的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消化道穿孔的一种描述。

囫囵吞了个枣,8旬老人遭遇了“开肠剖腹”


因为正常情况下腹腔里没有气体,可胃肠道里有。要是胃肠道破了,气体就会进入腹腔里。气体轻,站立时气体向上跑,到膈肌的地方被拦住了,膈下就可以看到气体的影像。

“膈下可见游离气体”,就是消化道穿孔的一种特定的影像学表现和医学术语。

病人消化道穿孔了!

87岁老人,消化道穿孔、腹膜炎,得手术。

可是手术风险很大。这不光是因为87岁高龄,腹膜炎、腹腔感染严重,还因为患者有房扑房颤这样的心律失常;常年吃着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心脏安了起搏器已经10年,到了快没电的时候;心脏功能也不全了。这样,出血的风险,心脏停跳的风险,心衰的风险,……,样样都是高风险。

囫囵吞了个枣,8旬老人遭遇了“开肠剖腹”

怎么办?

不手术肯定没救。感染很快就可以引起休克,炎性反应可以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唯有手术才有希望挽救生命

经过多学科专家的会诊讨论,认为应该手术。经过和家属充分沟通,家属也同意冒着高风险为老人做抢救性的手术。

于是,在检测了心脏起搏器的电量可以坚持使用后,患者被推进手术室。

囫囵吞了个枣,8旬老人遭遇了“开肠剖腹”

麻醉后,外科医生先用腹腔镜进去探查一番。

结果发现,竟是一枚小小的枣核扎穿了小肠的肠壁,小肠穿孔了

枣核卡在肠壁的部位已经被脓苔覆盖,不仅小肠梗阻了,破孔还在不停地流出肠液。

手术医生立即把手术方式改为开腹。

打开腹腔,钳出枣核,修补肠子上的破口,冲洗干净腹腔里的肠液脓液,然后再把肚皮缝起来。

囫囵吞了个枣,8旬老人遭遇了“开肠剖腹”

接下来,送到ICU重症监护病房,度过危险期,转入普通病房。患者痊愈了。

回想起来,老人吃的是枣年糕。吃的时候不小心,囫囵吞了个枣,枣核就旅行到了肠道,卡在肠道,刺穿肠壁:肠穿孔、腹膜炎、肠梗阻。

然后不得已,开肠剖腹。

所幸抢救及时,手术及时,治疗得当,老人度过一劫,可以继续美好生活了。

提醒一下:

老年人牙口不好,咀嚼能力减退;味觉减退,舌头的感觉也减退;吞咽动作也不协调,有人还戴着活动假牙,因此有时咀嚼少,辨别不出骨头、鱼刺,容易囫囵吞个枣,卡个鱼刺、骨头,也容易食物哽噎,或者误吸呛咳,甚至吞个假牙什么的,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所以,老年人的食物要软、烂一些,吃粘食、糯米食就要注意小块,吃饭时要精力集中,不要说笑,细嚼慢咽,防止发生危险。其实,也不光是老年人要注意,其他人也要注意。像平时有些人为了图方便,会把钉子等异物咬在嘴里,小朋友含着筷子、勺子跑来跑去,也是有危险的。

#科学真相#@头条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肠液   老人   肠梗阻   起搏器   腹腔   小肠   消化道   病房   老年人   气体   患者   心脏   手术   风险   腹膜炎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