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轻易说自己有强迫症了,真正的它是个可怕的死循环

如果脸上长了痘痘,你是不是一定要把它挤掉?

晚上睡觉前,即使你没有尿意,是不是也要去趟厕所?

手机里的未读消息,即使是垃圾信息,你是不是也一定要把右上角的小红标点掉?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说“没办法,我这是强迫症犯了。”

明知道不对却老是控制不住自己,这真的可能是强迫症!到底什么是强迫症?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强迫症呢?赶紧往下看。

别再轻易说自己有强迫症了,真正的它是个可怕的死循环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深知这些观念、行为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或摆脱而焦虑痛苦。强迫症的病程一般是慢性进展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情绪、强迫冲动等,一般需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病情多迁延,较难治愈。

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系指反复闯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持续存在的思想、观念、表象、情绪、冲动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没有现实意义,非己所欲,违反了个人意愿。患者明知没有必要,试图忽略,压抑或用其他思想、动作来对抗它。但无法摆脱,因而苦恼和焦虑。有的患者抵抗力不明显或随病程进展,抵抗逐渐减弱。

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是指强迫症患者通过反复的行为或动作,以阻止或降低强迫观念所致焦虑和痛苦的一种行为或仪式化动作,常继发于强迫观念。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无意义的或无效的,且反复企图加以抵抗,导致明显焦虑。虽然强迫行为并不是为了获得快感,但是可以使焦虑或痛苦暂时缓解。对于病程漫长的患者,抵制可能十分微弱。强迫性行为有的为外显性的,为能看得见的一些仪式或行为;有的则较为隐匿,如默默计数或祷告;有的为了消除强迫思维而用另外一种思维来抵抗或消除。从根本上讲,这些行为既不能给人以愉快,也无助于任务的完成。

别再轻易说自己有强迫症了,真正的它是个可怕的死循环

强迫行为与患者所担心、害怕的事情之间的联系常常不合逻辑,如将物品排列整齐是为了防止心爱的人受到伤害等或明显超过了正常界限,如每天花几小时的时间洗澡来防止生病。

怎么确定自己有没有得强迫症?

很多人都会重复地做一些事,但并不一定是因为强迫才做的。比如,每天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就寝是一种好的习惯。

也并不是具有强迫行为,就一定是强迫症。例如有人具有过度的完美主义,专注细节,他可能是强迫性人格障碍,具有强迫观念和行为,却不被自己察觉,内心也不会觉得焦虑与痛苦。

如何摆脱强迫症?

摆脱强迫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让你的思维重获自由。远离困扰你、让你有强迫感的东西,做一些其他事情来让自己分心,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等。

别再轻易说自己有强迫症了,真正的它是个可怕的死循环

2、养成新的习惯。追求新的爱好,改变日常生活,比如换一条路去上班或者上学,咨询心理治疗师等。

3、把对某件事的迷恋和强迫症转化为积极的事情。花时间与有共同爱好的人交往,不要让迷恋的事情占据你全部的精力。

如果以上方法都没什么效果,需尽早去医院或机构接受专业的认知行为疗法,严重的患者会辅以药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强迫性   病程   心理治疗   焦虑   认知   疗法   仪式   患者   冲动   可怕   观念   思维   痛苦   事情   动作   时间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