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疾病的康复主要靠养 三分药七分养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疾病的康复主要靠养?三分药七分养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药者“毒“也,养者“和“也。

药指应用使用药性,且是药三分毒。

养为预防免疫,增强体质,协调气血阴阳精血形体精神,是形神机能统一性,也是疾病康复收复最主要因素境界。

养为养生多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养的文化是作息、饮食、情绪、体质、地域环境、天地人合等方面的配合护理。

药只能医病,却难保命,养生长寿,人的生命周期或寿数,是体质精血能量的定律规律性,只是调养才是永远健康长寿之道。

生命健康影响因素:生活行为方式占56%,遗传先天因素占15%,体质建设占12%,社会因素占10%,环境气候因素占7% 。

致病发病是机体生能与意识精神双向选择影响,邪气、药物、环境因素是影响作用的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药性为外因素影响,调养护理为内在必要条件。药为疾病期控制作用变化,养为生命功能生机生化,发生疾病时,药物可以快速控制病情,养护才能真正生命功能整体性纠偏扶正祛邪,养才是真正祛除疾病、治疗疾病的根,从根源上解决疾病或退化衰变发生发展的动力。

生命过程周期是生老病死化,对身体身心生命功能来说,“三分之一能治好;病三分之一自已能好;病还是三分之一难治好",所以养生才是万全之道。

在身体身心康复过程中,除了医疗用药及手术所起的作用外,恢复康复更多依赖于患者的自我调养预防免疫,特色良好生活功能行为方式和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协调调整生命功能性、阴阳、气血、脏腑、经络自主统一。

对慢性病,现代疾病,气血循环失调、免疫排泄分泌障碍症,养的意义重大,比“急则治标"之治更科学性,更生命健康性。

养生为动、静、治,全面文化、阴阳平衡之道。

养生文化主体责任,有病早防治。

1.脾胃功能养生:饮食卫生有节,早怕油腻 午要菜饱 晚餐真少 防积累与排泄不畅,防过饥过饱、节律不当失宜。

2.心脑肺功能养生:心气、脑神、肺宣发、宗气都是轻清之物主,其性质功能宜清新,忌刺激、寒热、浊气,多注意呼吸、血压、脉率节律建设。3.肝肾功能养生:运动锻炼、按摩理疗,劳逸结合,禁忌熬夜与情志失调,控制水钠等气化代谢平衡。多晒晒太阳,促进气血循环,祛寒滞。

4.脏腑之腑养生:防排泄代谢分泌障碍,重视清阳浊阴变化气化统一。

原创作品 罗占光中医生。本文为知识共享。如使用不当,概不负责,并保留相关法律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疾病   长寿   精血   节律   脏腑   药性   气血   体质   阴阳   免疫   因素   作用   精神   生命   功能   科学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