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上周B站召开了年度新品发布会,公布了16款新游戏。

看起来非常热闹,有自研有独代,游戏品类也五花八门。

但看完真的想替阿B捏一把汗。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不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或者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相反,发布会上有一些独游性质的产品,比如《大江湖之苍龙与白鸟》。

这个有点Q版金庸群侠传风格的产品,就很吸引我。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还有《碳酸危机》,看起来至少也会是一款打起来够热闹的高速横版过关游戏。

更别提还有已经确认压盘,下个月就要发售的《暗影火炬城》,这可能是我下半年除了银河战士生存恐惧之外,最期待的Metroidvania游戏了。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但是呢,以上这些看起来不错的产品,都没有很强的商业化属性,基本都可以归类买断制单机。

说难听点,这些游戏和B站在国内发行的《重生细胞》一样,口碑肯定不会差,销量也可以乐观,但在赚钱上,这些游戏还是无法和重商业化的产品,或者我们直说吧,二次元氪金手游相比。

而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回B站这波新品中的二次元手游,你就会发现百花齐放的表象之下其实是高度的同质化卖点不清晰,甚至有一些土得不像是2021年的游戏。

就先从这一大堆代号XX的二次元游戏里开始吐槽吧。

首先是《代号:夜莺》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自从少女前线,明日方舟,战双帕弥什等游戏火了之后,就有无数游戏模仿这种科幻性冷淡风格。

灰蒙蒙的滤镜和色调,脏兮兮的末世背景,以及身穿带有现代特种风格的服装。

如果我把这个游戏的女角色从背景里拉出来,只看立绘的话,你真的能一下子认出这是代号夜莺,还是代号闪灵,或者战双之类的游戏里的角色吗?

反正我不行。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一两年前的时候,这种性冷淡风格很潮,但放在今天的市场,说实在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

更何况从代号的命名,以及PV里没有战斗实机演示的情况来看,这款产品真正上线可能得是一两年吼了,届时的二次元美术趋势又会变成什么样呢?谁也不知道。

至于战棋的战斗玩法,在没看到实机之前我没有什么想法。但从角色持枪的元素来看,XCOM类战棋的可能性很大。我个人希望别是Xcom,你抄战场女武神成功可能性还多一点。

总之,不看好。

然后,《伊苏8》手游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说实在,轨迹系列曾经是我最喜欢的游戏系列没有之一,Falcom在我心中也一直有着非常高的地位,曾经在Chinajoy错过采访近藤季洋的机会还让我扼腕遗憾了很久。

但是这家公司在IP授权上,真的就是有钱就能上。

F社授权的手游,我给你们回忆下都什么样的。

给畅游的空之轨迹OL,直接整成了梦幻西游;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给宇峻奥丁的晓之轨迹,以及后来B站代理的手游版星之轨迹,最多也就是个勉强能玩的水平。

最近还授权给万达做了一个《闪之轨迹3 Online》,更是令人迷惑。

闪之轨迹3原作剧情是个讲了一半的故事,你拿人家只写一半的故事改了手游?

然后呢,下面不要了?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再说回《伊苏8》手游本身。

我看各个宣发渠道,B站都说这款游戏是自研的。

但是这个说法有点问题,因为早在2019年我去日本TGS采访的时候,我就在现场玩到过这款伊苏8手游。

当时开发方是蓝港,就是曾经做了斧子游戏主机的那个蓝港在线。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现在B站还能找到当时蓝港在TGS的宣传片

2年过去,我离开了媒体去游戏公司打杂,而这款游戏也换了个爹,从蓝港自研变成了B站自研?

Emmm...

一个可能的推测是,蓝港开发这款游戏过程中比较不顺,所以就把整个项目卖给了B站。

当然,更换开发团队,这在游戏行业里也不算稀奇,很多游戏项目暗地里都倒过几手,也不能说做出来的游戏就一定不行。

但是啊,我们要注意这款伊苏手游,它是伊苏8的授权改编手游。

不是伊苏系列授权,而只是伊苏8这一款游戏的授权。

这问题就大了。

在这我放个狂言:一个知名单机系列的某一部,拿来单独改编手游,这几乎是必死。

不管你做多好,都很难成功。

为什么这么说?

两个理由。

第一,当下的市场环境,改编手游必然是要氪金抽卡,通过出售概率来挣钱。

但是单独一部单机改编手游,坏就坏在对比太直观了。

就以伊苏8为例,本体加全部DLC,不打折顶多也就一个648的事情。

你就可以拥有游戏的全部内容。

但在改编的手游里,一个648可能并不能抽出你想要的角色或者武器,或者whatever抽的是什么。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前阵子的鬼泣巅峰之战,这款手游不懂大家有没有关注。

这个游戏就是改编自鬼泣3,在改编手游中其实质量不能算差,算是用心了。

结果呢,玩家一算账,对比下鬼泣3的价格,就觉得花钱抽卡简直像个24K纯金大傻叉。

其实如果你改编的是伊苏整个系列,那这个问题的影响不会很大。

毕竟我可以说,我是依托于整个系列的世界观,群英集结的手游,这样IP粉丝和新玩家氪金,心理上没有障碍。

但我只是这一部作品改编的手游,那直接对比之下,愿意付费的人就要少一大半。

第二个我觉得必死的理由,则是内容体量。

二次元手游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内容提供方,开局好只能算赢一半,

真正行不行还得看长线运营能不能跟上,也就是你能不能持续产出高质量的游戏内容给玩家。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而像伊苏8手游这种性质,你的游戏内容天生就被伊苏8既有的完整游戏故事限制住了。

初期你可以通过还原游戏原有故事的方式,撑很久。

但原有的故事总有消耗完的一天,到了那一天你怎么办?

继续往下写吧,写出来的内容肯定也是类似火影忍者TV原创剧集的水平。

不写吧,游戏就这样关服跑路?

可能有人会说,按国内游戏公司的效率,伊苏8原版剧情就能给你水好几年咯,不用担心。

但这反而让我更担心了。

是不是到时候我玩30分钟主线,然后就要刷两个月日常才能继续下一章?

拜托,饶了我吧,我还卡冒险等级呢。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所以说,这两个原因,让我对这款所谓B站自研,IP授权的伊苏8手游,完全不看好。

以上的代号夜莺和伊苏手游,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整个游戏的立意,核心卖点就不是很能让人眼前一亮,都给人感觉有些隐患,要出问题。

而B站这次的二次元新游中,每个产品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情况。

比如《重构:阿塔提斯》,二次元moba看起来有很广的用户基础,

但moba市场目前马太效应太明显了,就算是大IP加成,比如网易的漫威moba,天美的宝可梦moba,想要活下来都不大容易。

我完全不认为一个没有IP的二次元风格moba,以UP主英雄作为卖点的游戏能有什么作为。

除非你把叔叔做成英雄~淦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其他如《代号:艾塔》《代号:依露希尔》

要么在世界观美术风格上,要么在核心战斗玩法上,都有同质化、不够出彩的问题。

整个发布会下来,二次元手游中唯一让我有点期待的,

可能也就是《斯露德》了。

倒不是说我对这个游戏的设定或者3D飞行弹幕玩法有什么喜好,

纯粹是因为我关注这游戏很久了而已......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总体上从这次阿碧发布会的表现来看,我觉得在原神之后,

国内二次元手游可能要经历一到两年的“低潮期”。

传统的二次元手游做法,是找一个扎实的底层玩法,然后配套上日系世界观故事和新潮的二次元美术。

这套组合学里面,底层玩法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环。

这方面最成功的的代表,就是明日方舟。

但在原神之后,玩家对二次元的阈值被大幅拔高。

对玩法的关注度也前所未有地提升,这套简单的找模板套二次元皮的做法,已经不大好用了。

最近的一个案例,就是少女前线云图计划。

这个游戏就属于核心玩法没有想清楚,就算配套上少前优秀的世界观和美术,测试表现都不尽人意。

所以接下来中小成本的二次元产品该怎么做,市场还没有标准答案。

看完B站2021年的新游戏,为什么我觉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而另一方面,这次发布会也可以看出在目前二次元好产品不多,就算有B站你也不一定拿得到的情况下,发行强调玩法的偏单机类游戏已经成为B站一个重要的品牌发展路线。

像是《暗影火炬城》这样的,能在主机平台,海外市场也有长卖潜力的作品多一点,对于国内还在坚持开发单机游戏的团队,也是好事。

只是对阿碧来说,这更像是无奈的选择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方舟   夜莺   游戏   世界观   玩法   代号   轨迹   发布会   角色   美术   风格   故事   系列   内容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