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战国时代结束三足鼎立第二春来临

共享单车战国时代结束三足鼎立第二春来临

第907期

共享单车战国时代结束

三足鼎立第二春来临

文 | 马荣 责编 | 王晔

封面创意 | 王晔 策划 | 刘克丽 校对 | 张静楠

就在上周,滴滴出行旗下青桔单车进行了重要战略发布,除了推出三款自研新车之外,更是首次展示了打通管理链条的青桔智控中心,并强调青桔单车已上升为滴滴战略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原本几乎已经普遍不被市场看好的共享单车,俨然迎来了三足鼎立第二春时代。

共享单车战国史

国内共享单车的兴起始于2014年,当时的定位是解决“最后一公里”,以摩拜和ofo小黄车作为最主要的领导品牌,进入市场竞争阶段。随后,包括小蓝单车、永安行、小鸣单车等在内的超过25家品牌集中涌入市场,在全国或地方推行,一时间战作一团,进入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

但不久之后,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就开始受到质疑,仅以收取骑行租金为营收手段,盈利几乎无望,加上多地政府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投放治理混乱的不满,也在政策上进行了收紧。几方面压力之下,一家接一家共享单车企业破产倒闭。

而战国时代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曾经共享单车巨头之一的ofo破产。至此,共享单车也普遍被视为没有前途的业务。

共享单车三国时代来临

经过前一轮大浪淘沙,如今国内的共享单车只剩下三家大企业:出行巨头滴滴旗下的青桔和小蓝、阿里旗下的哈罗单车,以及美团旗下的美团单车和摩拜单车,国内共享单车正式进入三国时代。

该阶段的共享单车都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背后有大资本的支持,并作为其完整产业链中的一环而存在,投放量开始加大且正规化运作。

市场需求真实存在

共享单车的盈利能力确实薄弱,但也不能否认仍然存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人民群众需要它,那么这个生态位就一定要有产品来填补。

共享单车的使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用户数量和使用频次也是不能忽视的,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国内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到了3.8亿人。有这么多人使用的产品,唯一的缺点就是客单价不高且上限太低,企业难以为继。

线下流量的入口

如何将缺点转变为优势,最简单暴力的方法就是只要它的用户,无视它的盈利,能做到这一点就只有互联网巨头了。这也正是三家巨头看中并开始大力发展共享单车的主要原因。

经过20年的发展,无论是传统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线上的流量几乎已经被开发榨干,互联网巨头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向线下入口要流量捞用户,而拥有近4亿用户且仍在增长的共享单车市场就一定会被巨头们发现,并挖掘它们的价值。

出行一体化共同发力

共享单车盈利能力差的缺点在进入出行一体化这个产业链中也可以被无限放小了,关键在于构建出完整覆盖所有出行场景需求的服务生态,拿下回报更高的出行市场。

纵观目前这“三国”,滴滴旗下覆盖网约车、共享单车和公共交通服务,是中国最大的出行服务商;阿里则拥有高德地图以及多家网约车合作伙伴;美团同样拥有美团出行和中国最大基于位置信息的消费市场。共享单车在这三家体系中都成为了整个链条上的一环,融入了进去。

要与城市和谐共生

共享单车在野蛮生长年代,不但受到市场的质疑,同时也遭到了市政部门的不满,其不规范的管理给城市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了不小的混乱,甚至导致部分城市一刀切禁止投放共享车。

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好转,成为互联网巨头旗下的产业后,共享单车在投放和管理上逐步走向正规化,包括建立从生产到报废的完整作业流程规范,更好地服务市民,为城市出行提供便利,而非制造麻烦。

部分城市也在积极规划集中投放点,为共享单车的规范化提供配套支持,这都是眼前正在发生的正面例子。

结束语

共享单车已经迎来第二春,这次是企业、用户、城市三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单车   阿里   链条   巨头   旗下   流量   缺点   完整   结束   产业   时代   国内   用户   城市   市场   游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