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也被困在系统里, 灵活就业者死局无解

滴滴司机也被困在系统里,  灵活就业者死局无解

第928期

滴滴司机也被困在系统里

灵活就业者死局无解

文 | 吴晓宇 责编 | 王晔

封面创意 | 王晔 策划 | 刘克丽 校对 | 郭云珍

上周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人物特稿,让人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外卖骑手身上。外卖骑手在整个社会的语境下应该算是“灵活就业者”。事实上,被困在系统里面的不仅仅是外卖骑手,还有滴滴司机们,目前他们与客户的需求的状况无解。

镜子的另一面

和外卖骑手进行比较,滴滴司机更像是镜子的另一面。滴滴司机并没有接单数量的要求,他们大多数人也没有对于差评的压力。在乘坐过程中,你自然会遇到吆喝着希望你为他打五星好评的司机。不过,这种司机仍然是极少数的。

外卖骑手一天接单的需求其实非常集中,所以他们在中午和晚上两个主要时段需要大量争抢订单,来完成一天的工作量。滴滴司机同样有早高峰和晚高峰两个时间段,不过相比外卖骑手,他们其他时间段的需求依然不小,所以滴滴司机尤其是专职滴滴司机,一天的工作较为均衡。加之工作的属性问题,因此滴滴并不会出现急于完成一些订单而造成安全事故的情况。

打不到车成为常态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滴滴司机的所面临的困局并非来自于工作强度上的问题,而是活跃用户的数量开始减少。疫情期间,滴滴采取了多种办法来让用户在乘车期间更加安心,但是打车的人还是不可避免的减少了。同时,由于失业率的提升,一些被抛弃的人开始尝试滴滴司机这一工作。

笔者或许是个反例,3月份回京之后一直选择乘坐滴滴。起初还能够顺利打到车,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8月份开始5分钟之内打到车的几率就开始锐减。这种状态的时间点也恰好是滴滴将其出行业务品牌化并进行细分的时候。

品牌化带来新问题

滴滴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已经将旗下多个出行业务包装成新的品牌,这其中就包括了青菜拼车、花小猪打车、快的出租车以及滴滴货运等业务。滴滴的目的也非常明确,那就是通过细分品牌争取回在新冠疫情期间丢失的用户,同时实现成功上市。

然而,品牌细分之后,一些滴滴司机就被定在某项业务中。过去,滴滴司机们还可以承接其他业务。现在,他们只能承接某一项特定的业务,这也对他们的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滴滴司机陷入漩涡中

滴滴的出现最早来源于共享出行,共享精神是滴滴的起源,这其中自然也有一些滴滴司机是希望能够借助上班前和下班后顺路的情况下赚些外快。然而,随着滴滴越做越大,并转型出行服务公司之后,共享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还能够继承滴滴共享精神的一项业务,就是滴滴顺风车了。可惜的是,过去几年里的多起恶性事件,让人们对滴滴顺风车直接没了信任。不仅如此,“滴滴司机”这个名字也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灵活就业者困局无解

今年7月份,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劳动者合理有序经营。外卖骑手和滴滴司机都是灵活就业者的一部分,可惜的是尽管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明确的措施来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更加系统性的问题仍然是一个无解的局面。

结语

打车时总听着滴滴司机们埋怨生意不好做,可网上却对滴滴们的股市前途一片高歌,这是为什么?原因就是灵活就业者一直在无解上述无解的困局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业者   死局   灵活   司机   骑手   困局   时间段   疫情   外卖   需求   精神   业务   时间   品牌   用户   工作   系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