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优惠券可没这么笨 掉进优惠坑里反被诈骗

网络优惠券可没这么笨          掉进优惠坑里反被诈骗

第1058期

网络优惠券可没这么笨

掉进优惠坑里反被诈骗

文 | 刘芳佐 责编 | 王晔

封面执行 | 王晔 策划 | 刘克丽 校对 | 张静楠


网上购物时商家常常甩出优惠券,可消费者想得到优惠价格可没那么容易,掉进优惠坑里反被套牢、甚至遭到诈骗。

优惠券目的不纯

当关注生活指南类公众号,有文章会提到某某小程序领取优惠券,但是到搜索栏搜索,会发现出现的名称并不是同一个。仔细一看,是个个人公众号,但这还没完,领个优惠券这么困难,还进一步诱导你添加私人微信号。这就不免让人产生怀疑了,领优惠券还要添加私人微信号?不会又是推销吧?会不会泄露信息?就这种情况来说,消费券是个诱饵,一步步等待用户上钩。而且为了遮人耳目,类似的个人公众号会有N多个,这个封了,其它的还能用,渴也渴不死。

优惠券伪造诈骗

实体优惠券转为线上,花样也多了,造假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也许商家诚信经营,但经不住优惠券的非法获取、叛卖、流转,再来个伪造,消费者一时也分辨不清,就被蒙了。假优惠券流入市场,诚信经营的商家莫名挨了一棒槌,消费者也被骗得团团转。虽然其发放成本低,也需要进行认证,但为防止假优惠券出现,还应进行加密专项编码,并统一链接到商家门下,防止盗取,添加多重保障。

优惠券华而不实促销

网络优惠券本应是带动消费,使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催化剂。可有些商家在其上玩起了文字游戏,“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几个小字,让他们可以随意更改规则,打消费者个措手不及。别说,这几个字不仔细看还真不会注意到。除此之外,有些优惠券还真没让消费者获得实惠,有商品半个月前从1399提到1799,后来在“双十一”前两天又降到1399,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优惠券丝毫没有意义。

优惠券“杀熟”迷人眼

优惠券作为营销工具,其背后肯定不简单。现在一逢重大节日,出来的不仅只有商家优惠券,还有平台优惠券,满足资质才可申领优惠券,消费达到一定额度才可使用的获减免优惠券。但是怎样搭配才能用最少钱买到商品,可不是那么容易,一不留意,说不准就翻车了。还有,不常购物账号页面看得到优惠券,切换到常购物账号,就看不到了。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也是用尽策略,但也没得到想要结果。

结束语

商家发网络优惠券可没这么笨,消费者要想不上当,看见优惠券界面就关闭,不占便宜也就不会上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优惠券   遮人耳目   目的   棒槌   文字游戏   网络   能用   账号   信号   公众   私人   消费者   商家   情况   商品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