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律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很多时候家长抱怨孩子做事没有常性,虎头蛇尾,其实他们容易放弃的做事习惯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的。

孩子生来就有个性,但后天的影响对性格的塑造同样很重要,一个人的行为背后反映的是家教和父母的做人观念。大多数自律的孩子都是因为有能够坚持的父母。

孩子缺乏自律未必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没有以身作则的管教作用就会大大减低,父母自己无法做到严格要求自我,孩子是不会学会自我约束的。相反家长的道理和自己的行为互相矛盾,反而会给孩子做出错误的榜样,有些家长嘴上说着“没事要多看书少玩手机”但自己只要一有时间,闲下来就会抱着手机刷剧。


孩子的自律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自尊,生活经验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而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一塌糊涂,孩子也会照单全收。有好教养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他们习惯用观察的方式来奠定自己的人生,父母自律生活有条理,孩子也会耳濡目染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家长总是希望甚至是强迫孩子成长,但自己却总是不断退步,这样如何让他们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走向更好的人生呢?

父母先管好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负责,要教育好孩子自律,父母对原则的坚持要始终如一。

反复无常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对孩子的严格教育要从小就抓起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即使犯了错要承担责任,孩子也不会觉得很痛苦而想要逃避,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自己必须要承受的。

对孩子的教育要打好基础,提出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轻易妥协。要做到是非分明始终如一,不允许的事情从一开始就不能妥协。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就放宽限制,这不是原谅的理由,这样也不利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权威。


孩子的自律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为了培养孩子自律,巩固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家长在制定家庭规范的同时自己也要遵守。

从被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任何言传都不如身教,在自律这件事上尤其如此。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让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教育者最需要做的就是自律,不管到什么年纪都不要放弃自己,始终严格要求自我,不放弃自律的努力会被孩子看在眼中,无形中树立了自律的榜样。


孩子的自律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很多时候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不能不顾他们内心的想法,将好的建议演变成一种威胁甚至是强制,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简单粗暴,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太简单直白,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不遵守与家长之间的约定,是因为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太笼统了,比如家长总是和孩子唠叨“要好好学习”但具体要怎么学习却没有说明。

这样就会导致看孩子做什么都不满意,因为目标随时都在变化,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最好明确并且详细一些,这样他们才能够清楚具体要做的内容从而建立起恰当的行为模式。


孩子的自律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不能小看自律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一举一动即使孩子表面上表现出反对的态度,但实际上已经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印记,潜意识里还是会下意识认同,在其他方面也会显露出模仿的影子。

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家长首先要学会坚持做对的事,更要花一些耐心去等待孩子逐步建立起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静待花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是非分明   父母   孩子   好孩子   言传身教   耳濡目染   虎头蛇尾   榜样   教育孩子   家长   习惯   自我   简单   方式   家庭   人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