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这是一部极好看的电影,好看到隔天可以再刷几次的电影;

这是一个相当高明的作品,通俗剧情、跳跃叙事、视角切换、节奏流畅、涂鸦过场和极为惊人的剪接功力;

这也是一个极其温柔的故事,温柔到生死爱恨最终被微笑拂过的故事;

这更是一个被轻轻提起的沉重主题,嘴角上扬之余也数度流下不舍的泪水。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台湾电影市场的新势力

导演徐誉庭虽然初试啼声,但在此之前她已经是金牌编剧,《我可能不会爱你》大概是她最有盛名的作品,之前已经被韩国与中国翻拍,又传出要被日本翻拍,可谓算为经典之作。

但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仍可以算是很规矩的爱情戏,《谁先爱上你的》则不一样,里面有同性的剧情。其实以台湾的戏剧题材而言,同性恋算不得什么惊世骇俗的主题,要论同性恋入戏,台湾可谓是数一数二的早。

只是在同性的法律权益被拿来公投之际,我忽然又觉得这部戏有他很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整部戏的中心思维,刚好就是台湾目前所缺的一个观念改变。

湾湾确实在进步。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据说《谁先爱上他的》在拍摄的过程当中几经波折,就连事后剪辑都让徐导灰心丧志,想要销毁此片当作不存在。

带着这个前提去看,确实可以感受到当中两位导演「大刀阔斧」的调整感,所以最后出来的效果相当好。

片子浓厚的颜色基调让整部片子的视觉很华丽,配合剧中人物浓厚的情绪,实是相得益彰。

频繁的倒叙蒙太奇与幻觉的镜头衔接在一起,时空的不确定性与华丽的视觉感也可以有所对应。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但影片最值得称许的地方,在于从头到尾都相当流畅,没有什么不明所以的地方。

真正好的作品都是不断打磨的,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步到位的,中间总是需要不断尝试错误、再重中汲取教训。

但其实又一个“乱象”,台湾的环境不允许这样的情况,所有资金方都希望一次就可以好,所有的试错都是失败,所有的重来都是浪费。这种严苛的环境,使台湾的影视产业难以有容错值,以台湾的潜力,我觉得非常可惜。

这也是近几年台湾电影一直不愠不火的原因之一。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说真的,我看电影前段只觉是出趣味小品,越到后段却越是激昂宏观,许多支线前后呼应环环相扣,牵引出一个碎念乖张女人的伤痛无奈;凝聚了一个放浪渣男的深情挚爱,真的很感人。

影片中的可爱动画和黑色幽默使人会心一笑,画面适时停格亦酝酿出波涛汹涌情绪。编剧另加入剧中剧的叙事巧思,将主角在现实人生里难以说出的爱倾注于剧场中,以《假期愉快》的结构剧情来传达想与爱人共同徜徉于峇里岛、感受自由感受爱的梦想。

而大小两个男人的双视角提供了主客观的思维,今昔时空的顺序插叙与倒叙则营造出多重转折,带出结尾的真相高潮。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谢盈萱曾在专访中如此谈论这部电影:

“这是关于一个人,他必须背负着社会赋予给他的价值观念或逻辑,使他必须成为一个传宗接代的人,甚至拉完全不知道的人下水、过着不同的生活。”

《谁先爱上他的》一排字里爱硬是从中间挤了出来,一再暗示着「爱」就是故事核心。

其实感情难问先来后到,难问孰轻孰重,难问是非对错,又何必追究对错呢!因为常常是为了心中的恨与委屈寻找一个咎责出口。

然而,两者往往相伏相倚一体两面,恨令人蒙蔽双眼,爱使人理解包容,每个人都面临着各自的战场,各有其难言苦衷,我们又该如何从他人的处境里回望这些被深深埋藏起来的痛苦呢?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到底是谁先爱上谁的?

在舞台剧中,穿插了阿杰与刘三莲对宋正远的爱情故事,双方没有对错,对于是谁先爱上她的,没有正确的答案。

被欺骗的背叛感充斥的刘三莲忘记了自己的重要性也忘了丈夫的百日。被悲伤浸满的阿杰不顾一切的想要纪念宋正远,也没做到面对自己的母亲。想要知道答案的宋呈希用自己的方式去吊祭自己的父亲,也开始去理解母亲的痛苦

人世间没有正确的答案,皆是一场混沌的舞台剧。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故事本身其实像是难以启齿的外遇故事,但是添加了台湾妈妈的坚持,坚持着自己没事的心态。这样的坚持使得自己觉得这一切都对不起她,委屈着自己,儿子还不支持她。

看到电影中的刘三莲又哭又闹对着自己的儿子,感觉对莫名的熟悉感,让观众有种莫名的笑点。阿杰的事事不在乎又让刘三莲跳脚,这世界都在跟刘三莲自己作对。

这样的妈妈很坚硬、固执也很委屈。委屈中付出并不是付出而是索取他人的认同。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一个人对自己的不诚实,是对所有人的伤害。”

我喜欢阿杰面对宋呈希、刘三莲的态度,那有点复杂却又好像有一点点的亏欠,在还没有时间好好沉淀自己悲伤的时刻,却又要负担起另外两个人的伤痛。

淡淡的一句感情都在你那了,没了,道尽了这一生已然燃烧殆尽的感情,都随着宋正远的离开而被带走了,而那刻意保留的、充满他气息的空间里,近乎是耽溺似的沉浸在其中。

某种程度上,他不悲伤,或许是因为自己还不愿意承认,某种程度上我觉得阿杰在宋呈希跟三莲再次介入他的生命之后,终于找到一个必须面对的理由。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从年少轻狂的喜欢,到后来因为理解宋正远想要正常婚姻的想法,而在远方默默的看着他的婚礼,无法献上祝福,却还是希望能够看着他走向他想要的人生,那种感觉如此酸涩,又有多少委屈,才能让深爱的他离开后的每一天,都是一万年呢?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电影中的刘三莲对儿子说:”我为你牺牲多少?“

她带着无尽的委屈,但儿子一句的:”我有要你牺牲吗?“ 刺痛了刘三莲的心。

青少年的直白也是最值得听的。委屈与付出并不是绝对值得鼓励的,当付出的心态充满了委屈,那接受你付出的人也很委屈,也不是每个人应该接受你的付出而充满感激的。宋呈希的离家出走,对于母亲的嗤之以鼻都是建立在母亲不懂得聆听他的想法。

刘三莲的委屈到了极限后,将宣泄的出口放在阿杰的母亲,想通过伤害阿杰的母亲,使阿杰被自己的母亲伤害。结果事与愿违,同时也了解到自己要跟宋呈希从心理解。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某种程度上,如果用孩童的视角去二分法这整个故事,或许三莲也是不断希望透过「他是抢走老公的坏人」这样的概念,去架构整个故事。

包含那些如同泼妇骂街的大婶言行举止,以及有一种起码要把我的儿子抢回来这样的竞争心理,但其实到头来她明白的是──诚如阿杰所说,两个男人,他都没有抢。

让我一个瞬间立刻掉进漩涡里、甚至是瞬间让我整颗心纠结到心碎的,就是三莲在诊疗室问的小问题都是假的吗?他有爱过我吗?

......

想要得到一点点肯定答案的证明,却在最后的相处里,似乎得到否定的回覆,对三莲来说是至今最重最重的伤。在爱里她太渺小,太无辜,可是却又被迫在爱里学会体谅与包容,到最后放过自己的关键,是放下所有过去与不甘。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所以看完全片,我会有一种压抑的感觉。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小三的百日告别

《谁先爱上他的》剧本结构扎实,所有前面埋下的哏,最后都能漂亮收线。

《谁先爱上他的》埋哏的最好的一段是阿杰想要跟自己母亲出柜,正远阻止了他,理由是阿杰的母亲年岁已大,不需要承受这些,阿杰说:“我不懂,为什么我爱你,她会难过。”

玉远说:“我也不懂。但她一定会难过。”

后来三莲为报复阿杰,故意跟阿杰母亲说出真相:“你的儿子是抢人家老公的同性恋!”这一幕乍看残忍到了极点,怎料片尾竟变成一颗超大的催泪弹。

早前正远的担心原来只是多虑,爱,具有包容与接纳的力量,正远猜不到阿杰母亲的可能反应,所以直到他过世一刻,都没能跟阿杰和他的母亲成为如家人一般的存在,而这才是影片最大的悲伤。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医生,我想问一个问题。我和他之间,全部都是假的吗?没有一点爱吗?”

呈希在片中问的第二个问题是——谁才是小三。

正远第一个爱上的人是谁?谁才是抢人老公的人?电影看到后段,小三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对三莲来说,她只想问:正远有爱过我吗?这一切都是假的吗?

而阿杰想问的是,我们相守的时间为什么这么少?

呈希想问的是,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爱,最后都只能以泪水结束这一切?

这恰恰也正是《谁先爱上他的》的动人之处。在于理解,呈希从一个背叛彼此的爱情故事里,读到了爱的模样;在于放下,三莲从一个背叛彼此的爱情故事里,读到了原谅;在于释怀,阿杰从一个背叛彼此的爱情故事里,读到了放手。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你数学这么好,你知道一万年是多久吗?”阿杰说。

“一万年就一万年啊。”

“错,当你爱的人说他想当正常人,然后离开了你,从那天开始之后的每一天就是一万年。”

这个告白跟《重庆森林》有过之而无不及啊,经典。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互相折磨,没有谁是唯一的苦主,也没有谁是唯一的赢家。

电影的一开始,是孩子宋呈希的旁白,他劈头一句:「我知道我的爸爸是个同性恋」。

整部电影作为一个孩子的他,完全没有出现对于同性恋的歧视或是嫌恶,他理应讨厌阿杰的理由仅是因为妈妈说他破坏了他们的家庭,妈妈说他是坏人而已。但他更多的是想亲身的感受他,以及去了解父亲对这个男子的爱。

从父亲后来与阿杰同住的房子发现阿杰照顾父亲的痕迹,以及时刻怕他口渴饿着的关心,他知道阿杰不是坏人。似乎只有我们大人才会先入为主的替同性贴上标签。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电影最喷泪,但也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舞台剧落幕时,阿杰的母亲对他献上一束花。

她说:“不管你喜欢男人还是女人,你都是我的儿子,我永远你是最坚强的后盾。”

这才是最好的结局不是吗。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教育观念的改变

《谁先爱上他的》绝对是台湾近年最好看的黑马电影。

剧本写得好、对白写的尤其出色,生猛有力,笑点满分;配乐佳,李英宏谱写的几首插曲相当好听;摄影与美术与灯光等技术面也有水准表现。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当同志现象强碰了传统价值观,这些先天条件便应运而生。

《谁先爱上他的》的高明之处,莫属宋呈希这个主述者,失去父亲对孩子而言等同于面临世界毁灭,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正面与他谈论这个问题。除了阿杰,但这个抢走爸爸与保险金的小王,理应是个无恶不作的坏蛋也是母子俩的共同敌人。

而就如同性教育一样,当大人们对一个议题闭口不谈时,孩子只会自行旁敲侧击,透过负面的方式拼凑出一个想像中的全貌,因此他对父亲产生了误解,对阿杰感到好奇又矛盾,对妈妈则充满怨怼与芒刺。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将室内打扫得一尘不染,尽心尽力撑起整个家庭。

儿子不能接触尘螨,她便日日更换床单,儿子过敏体质,她遂从有机食材、日常作息层层把关,处处省吃俭用,只为了未来能让儿子出国念书出人头地,像个陀螺般每天绕着家庭打转,将生活起居打点的井井有条,将独生子呵护的无微不至。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或许一开始令人觉得,什么都看不顺眼的妈妈,什么都有意见的欧巴桑,碰到事情像泼妇骂街,得理不饶人一昧情绪勒索,甚至处处充斥恐同的言行举止,实在难以共处一室。

但随着剧情推进,笑着笑着也渐渐发现,身为一位职业妇女将儿子独力抚养长大要吞下多少苦楚,她将对丈夫的期望转到儿子身上,抛开了自我也奉献了一切,要学会倾听,要适时管教,要煮饭打扫,要顾及颜面,要有三头六臂,要有用之不竭的耐心爱心,还得具备无坚不摧的心理素质。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为母则强是个不成文的通则,一如《厌世妈咪日记》一句——我只是不习惯有人替我把事情做完。

是每个独当一面的人都感同身受的淡然,细数社会上似乎拥有三头六臂的女强人,并非天生如此俐落能干,而是环境使然情势所逼,让她们不得不强迫自己成为一位无所不能的角色,因为人生走到后来,会明白这个世界最可靠的只有自己。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为什么这么好看?

电影其实是很温柔的、不带批判的,可是却笑泪交织的说着一个这样或许残忍而真实的故事──形式婚姻。

为什么我们不能诚实?为什么坦承我们相爱会导致别人的崩溃?阿杰可以理解却想不通。

这也导致最后在舞台剧落幕时,母亲出现的那一幕,对阿杰来说是多么有撼动力的。

认同、并且祝福,从来就只是这样而已。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谁先爱上他的》用一个轻喜剧的方式包装一个严肃的议题这部电影既轻松又沉重,不时的利用涂鸦来穿插孩子的视角及旁白,来描述孩子眼中所理解的大人们的爱恨情仇。让我们细致的着看故事的三位主人翁一起将这该是悲剧的喜剧如何明朗化。

它恰好赶上了台湾「同性婚姻」及「性别平等教育法」的时事话题。

不讳言的说,《谁先爱上他的》故事正恰巧讲述了一个关于为了配合世俗价值观所产生的悲剧。一般传统的社会系统所期望的是一男一女的性别婚姻,而当同志受到传统的社会系统压迫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生这种悲剧。

为了迎合“所谓的正常”,有的人以为或许试了之后会改变,但怎料到就是失败了。性取向不会因为教育而改变,但可以透过教育知道该如何正确面对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所以即使是这样高难度的“背景”融合,电影本身开头节奏却很好,清晰的让人知道每个角色的立场与身份个性。生活化的对话让观众能很好的融入剧情,也轻易地贴近内心。我有一点失望于结局的平淡,不过生活本来就是有起有落的。

人物诠释的好,是我对《谁先爱上他的》的第一好印象。

两位主演的演技让人惊艳,印象深刻。邱泽的演技更有层次了,惭愧的是我想我对他的印象还卡在偶像剧中。

可以说,世人欠邱泽一个金马影帝,他该留在大银幕发光发热的。

尤其是那他弹着吉他瞬间遁入回忆里的片段,堪称这部片的魔幻时刻,邱泽从刚开始一副不干己事的痞样瞬间成为有血有肉的角色,令人动容,不只剧本写得好,他的表演更是《谁先爱上他的》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谢盈萱的演技也是保持在水准以上,不愧是剧场女神。

她的演技完全没话说,甚至我必须说,这部电影如果没有这样精湛的选角、若没有坚持让谢盈萱主演,我觉得精彩程度可能就会有所差距,或许这部作品就会相对变得平庸。

而就像徐誉庭导演所说的,“她让两个感觉在过往表演型态与方式上,甚至是观众认知中都不太一样的演员碰撞出新的样子、新的火花,对我来说那是很让人充满惊喜的。”

透过剪接、动画、演员表演上的加分,让这一个故事充满更多可爱之处。这大抵也是台湾电影的魔力。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除了主演以外,双导演中的许智彦把影像风格抓的非常精准,颜色非常饱满,正好将这部有点疯狂的台北都市电影好好提味,太令人印象深刻,徐誉庭完全找对搭档。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宋正远病逝了,身后是一个勤俭持家却歇斯底里的妻子、一个正值青春期还不懂自我调适的儿子、一个看似吊儿啷当漫不经心的同性情人,还有一笔理应留给家人的保险金,听起来挺八股的悲情故事,也正好是《谁先爱上他的》艳惊四座的原因之一。

在轻松诙谐的糖衣包覆下有太多当今台湾社会的缩影,无论是刘三莲的女性恐同、婚姻转折,宋呈希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改变,还是阿杰洋葱般一层一层表象剥开后同性之爱的压抑爱的深沉?这些都是我们看后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导演与编剧必定是很温柔的人,像李安一样能把自己放得很低,低到每个人的心里,叩问了什么是家?什么是爱?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社会期望?什么是我们各自的生命课题?

台湾最美同志电影,一部用喜剧包装的悲伤故事,它才没有三观不正

虽然电影没能在内地上映有点可惜,但还是希望台湾多一些这样的优秀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台湾   后段   故事   不正   剧中   演技   同性恋   喜剧   委屈   悲伤   导演   父亲   儿子   母亲   婚姻   妈妈   孩子   同志电影   电影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