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大欢喜》观后感,莎士比亚所描绘的“向往的生活”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皆大欢喜》观后感,莎士比亚所描绘的“向往的生活”

《皆大欢喜》插图

我们中国文化中,山水田园,自带诗意,王维,陶渊明等名家留下了无数田园诗词名篇,让我们后人读来,赏心悦目。而即便是现在,电视上各种回归农舍,体会自然类的生活被大众所喜爱,其根源,在我看来,也是我们文化中,田园文化的体现。

《皆大欢喜》观后感,莎士比亚所描绘的“向往的生活”

莎士比亚画像

人们的喜爱,总是互通的,中国人喜欢山水田园,在世界的另外一头,欧洲人其实也有着类似的喜爱,而莎士比亚笔下的《皆大欢喜》,便是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时期,给欧洲世界建立起的田园牧歌世界。

《皆大欢喜》观后感,莎士比亚所描绘的“向往的生活”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故事并不复杂,而且善恶分明,最终的结局就和著作的名字一样皆大欢喜,这部著作,在我看来,更多的,是莎士比亚对于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是莎士比亚幻想中的田园生活,他心目中属于罗宾汉世界的浪漫,于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戏剧方式,给予了描绘。

《皆大欢喜》观后感,莎士比亚所描绘的“向往的生活”

莎士比亚名篇

《皆大欢喜》的故事内容很简单,女主角罗瑟琳的父亲被人篡夺了公爵之位,而男主角奥兰多也是受到自己兄长迫害,最终两人不得已都逃到了亚登森林,在这里重逢,相恋相爱,过上了欧洲人心目中最美好的田园生活,森林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经过一系列的故事,以德报怨,高人点拨,反正最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坏人忏悔过错,好人掌握权柄,以善胜恶,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观后感,莎士比亚所描绘的“向往的生活”

舞台照

莎士比亚的这部作品,故事上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我读完这部著作,最大的印象是欧洲人对于田园牧歌的浪漫想法,感觉和我们中国有些不同。我们中国人“向往的生活”中,大多都是务农,田地产出是核心,但欧洲人,或者说尤其是英国人的田园生活,可能是因为受到罗宾汉故事的影响,只要是生活在森林里,那么弓箭能力打猎的能力,就是必备的技能,而与之对应的,便是狩猎能力。

《皆大欢喜》观后感,莎士比亚所描绘的“向往的生活”

影视剧中的莎士比亚

在莎士比亚的心目中,田园牧歌的重点和核心,除了恋爱之外,应该便是狩猎了,解决吃东西的方式,是通过猎杀去获得,在我看来,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耕种,养殖为核心的价值观对比起来,他们更具有攻击性,而我们则更具有占有性,把地圈起来,划定边界,确定自己的生活范围。

或许,这便是不同文化中,对于田园生活的定位和向往的不同吧。你心目中,最美好的田园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莎士比亚   皆大欢喜   罗宾汉   牧歌   名篇   观后感   欧洲人   心目中   田园   山水   著作   喜爱   能力   故事   文化   世界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