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之徐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明智的人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徐晃徐公明,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的五子良将,使用的兵器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宣花斧,更是关公的同乡,在曹魏集团中,是难得的几个能得到关羽认可的武将,更别说徐晃一生简朴,对自己十分严格,这样的人,不论在哪个时代都令人佩服。但我个人最佩服的是他的眼光和对机遇的把握能力。

读三国之徐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三国无双中的徐晃

历史上投效曹操的真相,是徐晃自己主动的选择。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看到满宠半夜劝徐晃,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这种可以和许褚打得不相上下的大将,又是对抗曹操,保护汉献帝的军阀势力杨奉的部下,自己很不希望他投入曹操的麾下。但是演义故事中,徐晃被满宠说动,说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便决定投入曹操麾下了,后被杨奉发现,最终和曹军一起击败了杨奉的部队。

读三国之徐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冲锋中的徐晃

但是历史上的真相,却是徐晃发现了曹操的不一般,认为能安定天下的人,只有曹操,他主动劝说杨奉投入曹操麾下,杨奉开始也同意了。只不过后来反悔却被曹操击败,徐晃这时候才乘机投入了曹操麾下,没有浪费这次改变他人生命运的机会。

认准明主,投效明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徐晃,把握住了属于他的机会。

读三国之徐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影视剧中的徐晃

世之良将,五子为先,公私分明,成就非凡。

投效曹操后,徐晃官渡截粮,攻克冀州诸城,北征乌桓,安定北方,立下赫赫战功。赤壁之后,又在曹魏对抗西凉马超韩遂联军的战争中,偷渡成功,截断敌军后路,重创西凉联军。而他最为风光的时刻,则是南下败关羽,解樊城之围,让他名扬天下。

读三国之徐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水淹七军擒于禁

当时刘备攻取汉中,关羽围困樊城,形势就如诸葛亮《隆中对》中描述的那样,关羽率领荆州之军北上围樊城,进宛城,兵峰直指许昌,刘备率领益州军队出于秦川,两路并进,天下百姓也都纷纷响应,中原各地不少城池也都起兵响应,这一次,是刘备势力的巅峰所在。

读三国之徐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樊城战关公

而挡住这一切的人,便是徐晃。在关羽在老天爷的帮助下完成“水淹七军”的壮举后,徐晃率领第二批援军依旧义无反顾地南下了,当时,曹魏集团能调用的名将,例如张辽等人的部队,全部都在向樊城赶来,觉得关羽天下无敌,必须集中全部力量才能对抗。不过徐晃一支部队就拦住了关羽。

读三国之徐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徐晃画像

当时两军相对,关羽和徐晃还说了许多的旧日情谊,而后,徐晃大声下令:关羽首级,可换千金。把关羽弄得很是意外,而徐晃则表示公是公,私是私,我和你关系好,义气相投,但现在两军对垒,是国家之争。就和他的表字公明一样,公私分明。而最终,也正是徐晃军的冲击,击退了关羽军的樊城之围。为后来吕蒙的偷袭,打下了基础。

认可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因为自己的私人情谊而被影响,这样的态度,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读三国之徐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把握机遇

五子良将中,最具有名将之风的徐晃,低调务实,战功显著,更难得的是他绝佳的眼光,并在机会来临时,会主动出击,牢牢把握住机会。在我看来,他才是五子良将中,最具智慧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益州   诸城   冀州   良禽择木   贤臣   良将   西凉   水淹   公私   战功   麾下   联军   名将   情谊   部队   主动   机会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