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之凌统,学会妥协,是成熟后的无奈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有时,却也不得不妥协。

三国的故事里面,互为仇人,最终却又不得不妥协共存的事例,其实不少。其中最为突出,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想来便是凌统和甘宁之间的仇恨和所谓的“和解”了吧。罗贯中先生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描写了大量的冲突和矛盾,为后期的和解做了许多的铺垫,最后将两人的人物形象填得很是丰满。

读三国之凌统,学会妥协,是成熟后的无奈

凌统画像

两人之间,其实并非如罗贯中写的那样针锋相对。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更何况当时孙权征黄祖,甘宁身为黄祖部下,凌操为孙权先锋,两人本就是各为其主,甘宁射杀凌操,自然是无可厚非。至于后来黄祖战败,甘宁投效孙权,面前这么一位大将,孙权又怎能不收。

而且为了照顾凌统,孙权还特别嘱咐甘宁,尽量避开和凌统见面。也公开对凌统说过不得为难甘宁。演义的故事里面,凌统处处要和甘宁争,想要压甘宁一头,原因一方面是自己的确不喜甘宁,另外一方面,则是想要表现自己的能力,告诉孙权,东吴不需要甘宁,若是那样,甘宁就是可以杀掉的人了。

读三国之凌统,学会妥协,是成熟后的无奈

水贼甘宁

而在历史上,其实并非如此,两人见面的机会都很少,只有一次在吕蒙的军营中碰面,喝了酒之后,凌统想要“表演”舞剑,甘宁则反说自己能舞双戟,最后还被吕蒙隔开,之后孙权就让两人分开驻守,再也没有见面了。若是真的如罗贯中演义中描绘的那样,凌统深陷曹军包围,最后是甘宁冒着生命危险去把凌统救了出来,凌统从此放下报仇的心思,个人觉得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可惜这事,只是罗贯中的美好想象而已,历史上并无此事。

读三国之凌统,学会妥协,是成熟后的无奈

历史上不存在的“和解”

凌统之才能,未必在甘宁之下。

说起东吴的虎将,大家都会觉得是太史慈,是周泰,是甘宁,但是其实凌统,也不比他们差多少。孙权北征合肥时,被张辽在逍遥津杀得大败而归时,便是凌统率领自己的亲卫上去拦住张辽的,逍遥津战场上的张辽,那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凌统带上去的人,硬是撑到了孙权完成逃命,他们才开始撤退,但是也难逃全军覆没的结果。

读三国之凌统,学会妥协,是成熟后的无奈

连环画中的凌统

只有凌统自己一个人,只身跳入水中,穿着盔甲潜水,带着一身的伤游回东吴船上,最后靠着优良的药材,才保住了自己的命。虽然看起来没有甘宁百骑截营那么的亮眼,但正所谓功高不过救主,他的这份断后之功,是保住了孙权的命啊。

读三国之凌统,学会妥协,是成熟后的无奈

逍遥津断后

凌统的无奈,是成熟之后的我们,都将面对的无奈。

其实不仅是有战功,凌统在治军理民方面,其实也很不错,他都是恩威并重,爱护士兵,被人带上了“有国士之风”的高帽子,所谓国士,先国后加,这是逼着他为东吴事业,放弃自己对甘宁的仇恨啊。

读三国之凌统,学会妥协,是成熟后的无奈

老版三国演义里的凌统

有仇不能报,还被戴上高帽,凌统内的苦楚,只怕只有他自己能懂吧,这也是身处乱世的他,心中最大的无奈吧。其实我觉得,不仅仅是他,世间之事,十之八九大多都未必能顺心如意,对于不顺心的事,看不惯的人,能忍住自己的不满和厌恶,能咽下去,能忍受着,或许便是所谓的成熟。

只是这个成熟的代价,让人很不舒服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东吴   连环   各为其主   国士   高帽子   无奈   成熟   都会   高帽   虎将   不共戴天   先锋   演义   故事   逍遥津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