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写文章的时候有时候很奇妙,当你写某个内容的时候,一查资料,你对它的某些情况其实很熟悉,只是不知道罢了。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朋友让我写写丹江,我查了下丹江的源头,竟然就是我以前多次路过的地方。它有两个源头,都是在秦岭分水岭的东侧,东源是商洛市商州区的凤凰山东南侧,从庙沟口向东南流经铁炉子村至黑龙口;西源来自牧护关以东的秦岭,向东南流经郭家店、秦岭铺等地,至黑龙口。至此两头源头汇合。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也就是说,东源是从s101省道到黑龙口,西源是从312国道到黑龙口,这两条路到蓝田是一条环线,驾车、骑自行车我都转过,以前有文章写过。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好了,现在两个源头都是大秦岭的亲娃娃,都是发源秦岭大梁。

从黑龙口向下,丹江流向大致呈西北­——东南向,流经商州区、丹凤县和商南县,于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流入河南省。丹江在陕西境内的河段长249.6公里,从河源至省界高差1184.8米。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丹江这个名字比较古老,尧时即名丹水。因传说曾产丹鱼而得名;也有传说,禹之外孙丹朱曾于此治水,为纪念他,后人称丹水、丹江。在陕西境又名州河,也就是商州河。

在商洛市前,有众多的河流汇入,比较大的有韩峪河、泥雨河、板桥河、南秦河,其中板桥河和南秦河最大。

在历史上丹江航运发达,明清两朝是丹江航运的黄金时代,这都是因为丹江的水流量比较大,这么多的河流汇聚到商洛市,航运自然就发达了。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但是因为建国后,大型水利建设,在上游建设了很多的水库,使径流量减小,仙娥湖(二龙山水库)、南秦水库都是比较大的库区。

古代著名的交通工程“丹霸道”就是看上这里的水运便利。“丹霸道”是沟通丹江与灞水的通道。唐中宗景龙年间,为把汉江下游的物产运抵长安,崔湜建议引丹水通漕至商州,出石门,北抵蓝田。唐中宗就让崔湜“役徒数万”,开通此道。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丹、灞两水源头仅隔一个相距几公里的分水岭,是汉江与渭河支流最相接近的地带,此处山势较低。丹江古时通航条件较好,清代大水时可通航至商州,石门至长安可利用灞河水道。结果路是通了,但是“每经夏潦,摧压踣陷,行旅艰辛,僵仆相继”,效果却不好。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丹江流过商洛市,接纳的大的支流有会峪河,为丹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商州蟒岭南坡,至夜村镇入丹江。

棣花镇是秦楚古道一个重要的驿站,从古到今现在名气都很大,风水不错。但是,距离它十几公里的龙驹寨(丹凤县城)名气更大。

龙驹寨早在春秋战国时,即是由西北通往东南之交通要冲、水旱码头,自古有“陕东南第二门户”之称。

丹凤县城龙驹寨自古是“北通秦晋,南结吴楚”的交通要冲,久有水旱码头称誉。丹江航道百艇连樯,水走襄汉,龙驹寨江岸是水陆换载的著名码头。在丹江边上的船帮会馆,是从船上每件运货中抽取三枚铜钱,日积月累,于清朝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建成船帮会馆,以供帮员食宿、聚会、娱乐之用。由于他的建筑华丽,又被称之为“花庙”。会馆内供着水神杨泗将军,以祈求神灵保护风平浪静、船行安全,故又称“平浪宫”。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丹江在龙驹寨调整了方向,折向南。我上次到武关的时候,出了龙驹寨感觉就是翻越了一个山口。

从龙驹寨到竹林关,都是在丹凤县的境内。现在沪陕高速基本顺着丹江水道,过了竹林关后,沪陕高速还是沿着丹江水道的。312国道却是从此和沪陕高速分开,向商南县城方向延伸。

丹江在竹林关接纳了它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银花河,银花河源地一是鹘岭,二是流岭,接纳了众多河流后,于竹林关注入丹江。

丹江在竹林关和过风楼镇之间,接纳了白玉河、小河、武关河。小河的旁边就是金丝峡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武关河,是丹江上游较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海拔1744米的蟒岭主脊南侧,向东南流到庚家河,到石门后始称武关河,是一条比较明显的树枝状水系。我到武关遗址的时候,看到河水清清,有村妇在河流里洗衣服,洗菜,这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我在贾老师的书中最早听说过过风楼这个名字,其实在陕南叫做过风楼、过风岭名字的很多。在过风楼附近,丹江接纳了清油河、县河。陕南叫县河的很多,很多河流流经县城的时候,名字都叫做“县河”。

沪陕高速就是过了过风楼后,离开了丹江水道,丹江 从这里开始有接纳了耀岭河、湘河(主流冷水河),向陕西、河南、湖北三省交界的地方去了。

三省交界的地方是陕西的白浪镇。白浪街属于商南县,其实是个鄂、豫、陕共管的村镇,总面积不足千平方米,却是这三省古今的通衢和要冲。这里有个“三省石”,置于街心,三个楞对着鄂、豫、陕三个省界,故有“三省石”之称。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至此,丹江就出了陕西,流经河南、湖北,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注入丹江口水库,是汉江最长的支流

丹江是长江流域径流量最小的一个流域,不仅小于汉江、嘉陵江,也小于旬河和金钱河,而且变化十分显著,因此洪水灾害严重而频繁。1974年、1988年、2010年,丹江流域均发生较大的水灾,造成很大的危害。

不过丹江的航运自古发达,早在战国时丹江就已盛行通航,后繁荣于两汉魏晋,鼎盛于唐、元、明、清,直至民国初年,在京汉和陇海铁路没修之前,丹江一直是连接我国东南和西北的水上大通道。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修了京汉铁路,陇海铁路后,交通物资有了更多的选择。另外建国后,上流修建了大量的水库,水流减少,航运基本就停了。

上世纪90年代,丹凤县开始在丹江上进行旅游开发,以丹江漂流观光为突破口。漂流线从龙驹寨船帮会馆下至月日滩,计7公里。倘继续延伸,可流经陕豫鄂三省到丹江口市入汉江。已开航道经“流岭峡”,谷底狭窄、乱山夹峙,岩如剑,奔流若沸,沿途多摩崖石刻。

这条河成就了著名的“商於古道”,至今还是高速和国道的最佳选择

其景观有明代旅游家徐霞客登舟处、镇江石、金鸡关、乌龟引水、白龙山、驼峰、月日谭、唐代崔湜主持之开山处等。号称“西北第一漂”,贾老师题词:“昔日水旱码头,今日漂流胜景”。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陇海铁路   商洛市   秦岭   汉江   龙口   石门   船帮   竹林   商南县   丹凤县   支流   陕西   古道   航运   水库   国道   东南   成就   著名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