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相对于贵州那些已经火爆全国的景点,下司古镇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低调的地方。但在100多年前,下司古镇是一个极其繁华热闹的港口,被人称为“小上海”。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下司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一条清水江将下司古镇映衬为江边的水上明珠。东连凯里市鸭塘街道,西邻麻江县杏山镇,南接麻江县宣威镇,北抵福泉市,交通十分发达。境内人员以汉族、苗族、仫佬族为主,不过,我们的导游是56民族之外的“穿青人”。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下司古镇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古苗疆栈道”的东线主线区域,最终成为古时黄金水道的“末端良港”。是清水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业要地。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举家迁徙,在下司定居、做生意,从而留下了诸多有特色的古建筑。尤以徽派建筑、闽南大宅、西洋建筑为主。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走进下司古镇,青石板路见证了元、明、清那个时代的繁华。街道两侧基本都是商铺,档铺老板们悠闲地在街边烧火盆坐着聊天、烤火,要不是见到一座鼓楼,还真以为走进了一座江南古镇。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下司古镇保留下来的老建筑有修建于明代后期的阳明书院、修建于清乾隆44年的大码头、还有清代中晚期的禹王宫等等。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其中禹王宫最有代表性,是当年湖南、湖北两省商人的会馆。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清嘉庆年间,下司被开辟为商埠,会馆云集,码头货船挤破了清水江。清水江有两座码头,一座被称为大码头,主要用作货物集散和百姓平日交通来往,还有一座小码头,只供官员和考取功名的人使用,至今,在小码头还保留有一座接官厅。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因为下司古镇商业的发达,民国初年曾在此设立过“厘金局”用来对来往商船征收税务。当时,鸦片交易产生的高额税收使厘金局大捞油水,为了保持高额的税收,还规定鸦片商船被劫损失摊派到当地百姓头上,导致百姓苦不堪言。直到1931年,厘金局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下司古镇还流传着一个很奇特的传说。清末民初,在下司古镇经商的外地人,像那些湖南、湖北、江浙人,没来几年便个个都发了大财,但本地人无论做什么生意,都只能发发小财,浪小根本激不起水花。当地人觉得下司古镇的风水不利于本地人。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后来,有个卖棺材的当地人在山上建了一座庙,破了下司古镇“发客不发主”的风水,接着,奇迹便发生了,本地商人逐渐冒头,最终出了几个巨富。从此,当地人便将此庙奉为神庙,每天都有人前来烧香求财,据说非常灵验。

不过,我们来此旅游的时候,没有找到这座叫“玉皇阁”的神庙,否则定要拜上一拜,说不定也能发个小财呢。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众所周知,一个外地人汇聚之地,势必与当地人产生诸多文化碰撞,下司古镇也不例外。

传说,有个江西景德镇商人曾在此卖瓷器,总是吆喝自己的瓷器摔不破,按照汉族文化来理解,摔不破的瓷器可称得上质量上乘,但本地人偏偏不买,还很生气。因为当地人认为能摔破的东西才吉祥。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还有一回,苗族人想请汉族人吃饭,便在河对岸大声吆喝:“猛打”。在苗语里,“猛打”是“你们快过来吃饭”的意思,但河对岸的汉族人听了,吓得心惊肉跳,还以为要打架呢。

许多年过去了,56个民族一家亲,下司古镇的本地人对于外地来的游客依然热情好客,冬季烤火的时候,还会邀请一起暖和暖和,而且因为民风朴实,也没有其它古镇那么商业化,让人倍感舒适。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我们几个小伙伴在码头为下司古镇的美景流连忘返,江上的游船吆喝我们上船游玩,船票不贵,淡季的时候100块钱可以包一整只船,船主也不像我们遇到的其他景区的船主,拒绝了还纠缠不清,而是礼貌地表示理解,让我觉得此地民风真是“接地气”。如果时间足够,真想主动承包一只船,在清水江上游它个过瘾呢。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下司古镇观景最好的用餐地在“望江酒楼”,能将下司古镇最美的景观尽收眼底。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在这里,一定要吃“酸汤鱼”。

我曾经请教过贵州人酸汤鱼的酸汤做法,据说主料是淘米水,将淘米水放进坛子里,每天搅拌一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酸,再搭配上西红柿的酸,吃起来又酸又开胃,另外再加进一些鱼腥草,味道格外酸爽,成为来贵州必吃的一道特色美食。

外地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本地人总发不了财,一个卖棺材的将局破了

人们常说,来下司古镇回看600年,如今多繁华,当年便有多繁华。用12个字总结为:河小船多、街小马多、路小轿多。

TIPS:

下司古镇门票:90元

游船大船40元,小船30元,望江楼码头----古码头----月亮岛----太阳岛----返回望江楼码头,大船每30分钟一班,小船每15分钟一班,整个行程约45分钟

交通:可乘高铁至凯里南,然后打车前往下司古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凯里市   本地人   苗族   麻江县   汉族   船主   汉族人   商船   外地人   棺材   瓷器   小船   当地人   古镇   码头   商人   繁华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