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语荷趣之一


荷花,古称“菡萏”。又称莲花、水旦、水芙蓉、芙蕖、中国莲。

从小生活在洞庭湖区,与莲有缘。牡丹华贵、梅花孤傲、菊花恬淡、兰花清幽、桂花绵醉,而荷不仅有了这全部的特质,更多了几分雅与静。亭亭静植,美丽而清静。所以特别爱荷,用时下的新词来说:荷不作,不妖。

荷语荷趣之一

荷叶出水便有香。“一亩荷田新长叶,三分娇嫩七分香”。有香就能引来寻香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从不拖泥带水,也不依附攀爬,即使夜中满收晶露,荷也不留恋,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露水如大珠小珠般,晶亮剔透,却也无法打动荷,等到清晨的太阳升起,露珠们也只得于寂寥中卷落而去,荷不留哪怕一丝丝的水汽。

荷语荷趣之一


荷语荷趣之一

我最喜欢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此诗最为生动形象,把荷的繁盛与人和船的灵动如动画般展现给了世人,充分说明诗人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着满满的生活体验。小时家住水洲,洲后有一小湖,盛夏之际,满湖荷香,那是真正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语荷趣之一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划小船而入,荷高过人,瞬觉入了冲天的香阵。荷间有莲蓬,荷下有菱角,泥下有藕茎,鱼虾翔浅底。摘一朵荷叶做帽,捧几捧荷花闻香,莲蓬和菱角是今夜纳凉的陪伴,满载归来,便是那“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景象了。

荷语荷趣之一

夏夜,皓月当空,荷塘寂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翠盖摇风闻露坠,清烟浣水觉寒侵。躺在竹床上,闻着荷香,吃着莲蓬,枕着荷叶做的枕,听母亲讲故事,儿时的景象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呈现。

荷的花语是清白、坚贞、忠贞、信仰和爱情,是纯洁的象征。在《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荷语荷趣之一

想起了著名的荷花定律。在一个荷花池里,第一天荷花开放的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一辈子太长,一秒钟太短,30天不长不短,刚刚好。

荷语荷趣之一

荷花最后一天的开放速度,是前29天开放的总和。这个荷花定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而且越到最后,越关键。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中国有句老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与荷花定律同理。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需要坚持。所谓坚持,就是为了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临界突破,质变的那一刻就是:临界点。然而世间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临界点到来之前就放弃了,等到了第29天的半塘荷花,没有看到最后的荷盛满塘,所以成功者总是那坚持到最后的少数。

荷语荷趣之一

有一种成功,叫永不言弃;有一种结果,叫荷花满塘。难就难在很多人热血两三天就放弃了,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唯有那极少数的耐得住煎熬的人,才最终拥有了不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小珠   小湖   红学   浮起   盛唐   莲蓬   菱角   临界点   荷塘   荷叶   定律   景象   诗人   芙蓉   数量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