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个因水灾而建的景区,一个功在千秋,另一个至今无法超越

今年夏天,似乎水灾特别多,且来势汹汹;河南的水灾刚过去没多久,湖北多地因为强降雨也引发洪水,令人牵挂。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水灾频繁的国家,尤其以黄河和长江流域最为严重。根据历史数据,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这1700多年间,全国较大范围的洪水灾害攻击1092次,平均一年半就有一次水灾。这不仅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让无数百姓失去了生命。

我国两个因水灾而建的景区,一个功在千秋,另一个至今无法超越

因此,从大禹治水开始,我国的历史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一部水灾抗争史。而从古至今我们的先辈面对自然灾害时,并没有抱着听天由命的想法;而是发挥自己的智慧,去积极治理、尽可能总结自然规律。在今天开放给公众的各大景区中,就有两处典型,是因为防控水灾而建。

我国两个因水灾而建的景区,一个功在千秋,另一个至今无法超越

都江堰/

在古代,成都平原经常洪水泛滥。当时的秦国为了统一天下,非常看重巴蜀地区。在驯服四川近六十年后,秦国派出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成功修建了都江堰,破山而建宝瓶口,引水造就天府国。功在千秋的都江堰,其重要性可与长城相提并论;是全球迄今为止,年代最早、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

我国两个因水灾而建的景区,一个功在千秋,另一个至今无法超越

如今的都江堰景区,尤其以宝瓶口、飞沙堰、鱼嘴作为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2200年来,它们始终在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其中鱼嘴分水堤处可以说是“拜水都江堰”游览这一水利工程的最核心精华所在地。在秦堰楼则可以眺望都江堰全景,非常震撼。

我国两个因水灾而建的景区,一个功在千秋,另一个至今无法超越

都江堰景区山林葱郁,还有亭台楼阁作为点缀,风光秀丽。另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等小景点可以一同参观。来到这里,亲眼目睹岷江水流之急后,才会感叹古人的智慧。而我国的历史上有李冰父子、以及后来众多的水利专家,是民族之幸。

我国两个因水灾而建的景区,一个功在千秋,另一个至今无法超越

三峡大坝/

从古至今,我国水灾抗争史从未中断;古有都江堰,今有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一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世纪超级工程;也是总投资超2000亿,综合规模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国之重器。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解除长江洪患,是中下游人民世世代代的梦想。

我国两个因水灾而建的景区,一个功在千秋,另一个至今无法超越

俗话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三峡大坝便是修筑在了长江全线最危险的河段。建成后,三峡的防洪库容,可有效调节并控制宜昌以上洪水来量,减少下泄流量;可使荆江段抵御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洪水。更可防止毁灭性灾害,并减轻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威胁。

我国两个因水灾而建的景区,一个功在千秋,另一个至今无法超越

其次,三峡建在了我国版图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处,巨大的地势差带来了丰富的水能资源。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也相当于每年节约5000万吨煤,大大减少了空气污染。

我国两个因水灾而建的景区,一个功在千秋,另一个至今无法超越

如今的三峡大坝被规划成了景区,中国人可免费进入参观,外国人则需要购票进入,非常硬气。目前开放了坛子岭、185观景平台、截流纪念园等景点,坝顶不对外开放。游客们在坛子岭,可以观赏到三峡工程的全景;另外可以付费体验船游三峡,感受高峡出平湖的感觉。

我国两个因水灾而建的景区,一个功在千秋,另一个至今无法超越

虽然近几年中国作为基建狂魔神作不断,但是三峡大坝依然能称得上是21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建筑之一,堪称封神之作至今无法超越。那么,你还知道哪些伟大的水利工程与防控水灾有关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水灾   景区   岷江   长江流域   秦国   都江堰   全景   我国   河段   瓶口   长江   景点   水利工程   坛子   千秋   洪水   两个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