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的大事记

大事记

扩张帝国

帖木儿的大事记

帖木儿家族

帖木儿的大事记

战斗中的帖木尔

帖木儿的大事记

帖木尔陵墓(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

帖木尔很聪明,这位25岁的年轻人知道,是崭露头角的时候了。这并不是说,在 河中突厥人抵抗伊犁地区蒙古人重新开始的攻势中他是拼死作战的战士,相反,在当时发生的事件中,他看到了合法继承其叔叔哈吉的位置的机会。看准这一点,他及时地向入侵者图格鲁克帖木尔汗作出了臣属的表示。这一次,谢里夫丁笔下的英雄的言论是有些伪善的一篇小杰作:为了臣服,无论他个人付出什么代价,他要为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为他叔叔的利益作出牺牲;他叔叔的逃跑使其家族有衰落的危险。图格鲁克帖木尔很高兴得到这样一位有价值的支持者,作为回报,他承认帖木尔对渴石的所有权。其间,由于察合台军暂时撤退,哈吉趁机返回渴石。正直的帖木尔毫不畏缩地对哈吉发起攻击,然而,尽管帖木尔初战告捷,但他的军队都叛离了他,除了向哈吉公开道歉外,他别无选择,哈吉原谅了他。图格鲁克帖木尔从伊犁地区返回河中,为帖木尔挽回了局面(1361年)。 图格鲁克一到河中,河中的所有贵族--忽毡埃米尔迷里拜牙即、速勒都思部巴颜、帖木尔,以及哈吉本人--都来朝觐他。但是,这位蒙古人为了在这些凶悍的突厥人中杀一儆百,无缘无故地处死了迷里拜牙即。哈吉闻之害怕,作为持异议者离开了河中,他因此而遭受厄运,一到霍拉桑,他就在萨布泽瓦尔附近被暗杀。帖木尔立即前往惩罚凶手;但是实际上,他已轻而易举地摆脱了对手,再次成为渴石永久的惟一君主。图格鲁克帖木尔很赞赏这位年轻人成熟的才智,在他返回伊犁时,留下其子也里牙思火者为河中长官,并任命帖木尔为他的辅臣。直到此时,帖木尔一直是在玩着忠于察合台家族这张牌,无疑是希望在察合台的统治中占有首要位置。当察合台汗任命另一位埃米尔别吉克在他儿子身边掌握最高权力时,而他被安置在次一级的位置上。因此,帖木尔与察合台汗的代理人决裂,投奔内兄--巴尔赫、昆都兹 和喀布尔之主迷里侯赛因,在迷里侯赛因征服巴达赫尚时,帖木尔曾经帮助过他。接着他们两人一起去波斯,在波斯过着冒险家的生活,用剑为锡斯坦王公效劳。在这段经历以后,他们返回阿富汗,在迷里侯赛因境内的昆都兹附近重新组织军队,然后又进了河中。一支察合台军企图在瓦赫什河的石桥附近阻止他们前进。但帖木尔略施一计,他们渡过河,打败了敌军,沿铁门之路,继续进军解放他的渴石城。察合台宗王也里牙思火者作了更大的努力,但是在一次大战中被打败,《武功记》认为该战发生在离渴石和撒马尔罕不远的塔什·阿里希和卡巴·马坦之间。也里牙思火 者九死一生,急忙逃往伊犁。帖木尔和侯赛因穷追至忽毡以北,直抵塔什干。于是,河中从蒙古人手中解放出来(1363年)。在石桥和卡巴·马坦两战之间,也里牙思火者得知其父图格鲁克帖木尔已在伊犁去世的消息。

河中从蒙古人手中解放出来,摆脱了察合台人的统治,但是,帖木尔、侯赛因,以及河中的任何一个地区突厥贵族,离开了察合台系的君主,都不能够统治河中。成吉思汗的合法性无疑要保留,至少在形式上要保留,于是,征服者们认为有必要由察合台系的一位傀儡对他们的胜利加以承认,当然是在他的名义下,他们亲自进行统治。他们找到了都瓦的一个曾孙,名叫哈比勒·沙,当时他伪装成达尔维什而隐姓埋名。这正是他们要找的人。"他们把他扶上王位,向他献上御杯,各地封建主在御前九叩首。"此后,他们不再注意他。但是,他作为河中皇帝之首出现,按成吉思汗的法律,已经使这一王国合法化和神圣化。也里牙思火者,即伊犁地区的察合台人,再没有理由干涉河中事务,因为在布哈拉和撒马尔罕有另一位真正的察合台人、另一个神授的汗王,在他的名义下,帖木尔和侯赛因可以问心无愧地行事,也可以消除那些墨守成规者的疑虑。

首先,在恢复西察合台汗国的秩序与版图之后,又降伏了东察合台汗国。随后征服波斯、花拉子模。1393年征服伊尔汗国和阿富汗;而后北上进攻金帐汗国。但由于萨拉伯卡(今伊朗境内)发生外族叛乱,由于萨拉伯卡(今伊朗境内)发生外族叛乱,使其一改恢复突厥帝国光荣之进军方向,将征服目标由蒙古各汗国转向周围各国。因此本来皆以各汗国为攻击目标。但在之后却发现到蒙古人不是敌人,其他民族较蒙古人更可能阻碍他的大业。从此以后,他师法成吉思汗的屠城策略,将叛乱之萨拉伯卡屠城,他随后远征印度时,也维持同样的策略。最著名一战是与白帐汗国的脱脱迷失汗于捷列克河大战(帖列克河战役),彻底击败金帐汗国。帖木尔一生征战四十余年败绩极少,可以说是一代枭雄。

与明朝的关系

帖木儿的大事记

帖木尔雕像(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萨布兹市)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扫荡群雄,占据了元朝在中原和江南的全部地盘建立了明朝。明太祖要求西域各国依照元例进贡。从明洪武二十年(1388年)起,帖木尔曾多次遣使进贡。帖木儿实际上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明朝,并派使团来纳贡的国家元首,因此朱元璋对他非常有好感。[1]

1396年,帖木尔扣押各国使节,包括明朝与奥斯曼帝国使节,表示对外宣战,开始第二阶段的国土扩张。1398年南征印度;1399年西征叙利亚。

洪武三十年(1398年)再次扣押、虐待明朝使节。

1402年在安卡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国成为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的大帝国。他击败当时如日中天、扩张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间接地保存了基督宗教文化与整个欧洲。

在安卡拉之战获胜后,后来成为著名旅行家的约翰·希尔特贝格投到帖木儿麾下,成为帖木儿帝国的战士。

从小亚细亚带回的艺术家、工匠与学者,留给撒马尔罕无数无价的传世建筑,使该处在其孙兀鲁伯的经营下,成为了中亚伊斯兰文化的重心。

1404年春夏之交返回了首都撒马尔罕,在那里帖木儿见到了被扣押多年的明朝使节。而帖木儿就在各国使者面前指着他大喊:“你们的猪可汗叛父害侄,是一个大混蛋!我要去讨伐他!”显然,帖木儿懂一些中文,他知道汉语里“朱”就是“猪”的谐音,所以才管明成祖朱棣叫“猪可汗”。

1404年11月27日率领20万军队攻打明朝,结果1405年2月18日在进军途中,在讹答剌病死,终结了其辉煌无敌的征战史。

逝后帝国局势

帖木儿的大事记

帖木儿[统治者、军事首领]

如果帖木尔多活几年就能与另一位杰出君主明成祖统治下的明朝进行一次历史的碰撞。帖木尔死时,帝国危机四伏。四个儿子,长子、次子早逝,并且帖木尔没有正式选定继承人。三子在帖木尔逝世后不久也相继去世;帖木尔两侄子为争夺王位互相厮杀。此时勇武有为的四子沙哈鲁平定内讧,继位为王。沙哈鲁一反帖木尔对明朝的敌视政策转变为与明朝友好,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恢复通使。

帖木尔帝国也如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般分裂为四大势力,而且诸子间还发生斗争,其后由沙哈鲁长子兀鲁伯掌握大部分的实权。

帖木尔帝国在1500年被中亚草原地区的突厥游牧民族—乌兹别克人取代。1526年,帖木尔的后裔巴布尔南下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安卡拉   埃米尔   奥斯曼   乌兹别克斯坦   亚细亚   伊犁   成吉思汗   波斯   明朝   使节   突厥   蒙古人   帝国   印度   大事记   河中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