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所有游戏都关了,学生们都会学习吗?

亲爱的召唤师:

我们会在2021年8月31日开始,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陆续升级防沉迷措施,升级后的规则如下:

【游戏时长限制】

未成年用户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进行游戏。

【游戏消费限制】

未满12周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

12周岁(含)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上限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200元人民币;

16周岁(含)以上未成年用户,单次充值上限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400元人民币。

【游客模式限制】

全面关闭iOS游客体验模式(此前规则为在iOS游客体验模式下,同一台硬件设备15天内累计游戏时长不超过1小时,且无法进行充值。)


宏观上的概率

很多事情背后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由于我们是后发国家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采取德国和日本的模式,进行全民教育,所谓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适龄儿童进入校园接受义务基础教育,所有的基础学科都要进行学习。

这样的好处就是能让很多发展不平衡的地区的人能相对公平地在一起接受教育,那么在其中就必然有不想学习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没人要求一个绘画艺术大师必须精通数学,也没有人会期待一个数学天才会脱口成章。

所以并不是那些沉迷游戏的孩子就一无是处,只不过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道路而已。所以在宏观上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就会转移注意力到别的地方上,比如触手可得的游戏,其中手机游戏成为最容易接触的游戏。

过去的过去

在以前大部分人都接触不到电子游戏的时代,各种小人书,漫画,连环画都是逃避学习的手段,其实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从小学开始我家就有电脑了那是在08年,我记得自己经常在网上看关于奥运的视频,后来开始接触小游戏,网页游戏在到初中的时候苹果的iTouch pod是我经常带去学校的游戏工具,那个产品也是我第一次被震撼到手机游戏还可以这么清晰和流畅。

到高二的时候,虽然禁止带手机上学,每天的学业也很紧张,但是我也总会找理由不学习,比如上课发呆一节课,和同桌说悄悄话,再到后来实在无聊还会把看过的意林再看一遍,总之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解决方法

国家监管部门的出手,让一票游戏公司可以重新审视未成年人对游戏的沉迷事件。

那么在学校在家庭是不是有多少老师家长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中国其实很多地方的教育资源还不是很充足,比如一个班级有50多人班主任也不一定管理好每个人,很多家庭是双职工上班都比较忙,在他们父母的一代都很辛苦难道还要在承担下一代抚养孩子的重任吗?

即使没有游戏,不愿学习的人也能找到很多代替品,用来转移注意力。当然合理的法律法规是最后的保障环节,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一起努力保护在校的学生们。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新闻出版署   游戏   双职工   都会   上限   注意力   家长   游客   人民币   规则   模式   数学   孩子   家庭   国家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