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帝国坟场”阿富汗历史上的三次抗英战争

拿破仑战争(1803-1815爆发的各场战争)后,法国丢掉了欧洲老大的地位,英国牢固确立了“举世无双的世界霸权”地位,与此同时,俄国也在欧洲封建复辟的逆流中爬上了欧陆霸主的宝座。此时已经占领了印度的英国,急于向中亚地区渗透势力,俄国则企图南下印度洋,实现自己的世界霸权之梦。于是,两大帝国在阿富汗迎头相撞,在此背景下爆发了三次英阿战争。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将战火引向了作为战略要地的阿富汗。

简述“帝国坟场”阿富汗历史上的三次抗英战争

阿富汗-兵家必争之地

1、第一次英阿战争(1838~1842)

简述“帝国坟场”阿富汗历史上的三次抗英战争

英军部队围攻加兹尼堡垒

简述“帝国坟场”阿富汗历史上的三次抗英战争

英军进入坎大哈

爆发原因1837年,英国人虽然已经牢固地控制了印度,但是,他们担心俄国入侵印度,扩张帝国,于是入侵阿富汗,为了在阿富汗建立一个亲英政权,对抗亲俄的波斯,削弱俄国的影响力,使印度免受俄国威胁。

兵力投入:双方参战兵力不详,英军多数是印度人

伤亡情况:英军4500多人(大部分是印度人),阿富汗方面不详

战争结果及影响以英军从阿富汗撤退而告终,在战后接下来的三十年里,沙俄一直向阿富汗稳步推进。至1873年,俄国基本上完全占据了阿姆河以北的土地。

2、第二次英阿战争(1878~1880)

简述“帝国坟场”阿富汗历史上的三次抗英战争

抗击英军的阿富汗人

简述“帝国坟场”阿富汗历史上的三次抗英战争

迈万德战役

爆发原因第一次阿富汗抗英战争以后,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儿子希尔·阿里继承王位。采取接近沙俄疏远英国的政策,于1878年7月与俄国结盟,拒绝英国使节进入阿富汗,结下了梁子。

兵力投入:英军3.6万

伤亡情况:英军不详,阿富汗军民遭受了深重的灾难

战争过程及影响1878年11月,英军入侵阿富汗,1879年1月,攻占坎大哈,进逼喀布尔,同年5月英国迫使阿富汗签订丧权辱国的《冈达马克条约》,规定阿富汗的对外关系由英国人控制,英国人在喀布尔设驻扎官,阿富汗的一部分领土和几个重要山口划归印度,使其成为了英国事实上的附庸国。1879年9月,喀布尔爆发人民起义,英国侵略者再派大军占领喀布尔,屠杀阿富汗人民,激起阿富汗人民的无比义愤,起义遍及全国,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1881年英军撤出阿富汗。然而由于统治者投降妥协,依旧承认了《冈达马克条约》的主要条款——“阿富汗的对外关系由英国人控制”

3、第三次英阿战争(1919.5~1919.8)

简述“帝国坟场”阿富汗历史上的三次抗英战争

第三次英阿战争地理位置

简述“帝国坟场”阿富汗历史上的三次抗英战争

战争的激烈场面

爆发原因:第二次英阿战争后,阿富汗受到了英国人的控制,1919年2月阿曼诺拉继承王位。他不满英对阿的统治,宣布阿独立。

兵力投入英军8个师+5个独立旅+3个骑兵旅+若干飞机、坦克和火炮;阿富汗军50,000正规军+80,000部落军

伤亡情况:阿军损失了约1000人,而英国只有236人,因此可以说英国获得了战术性胜利

战争过程及影响5月3日英军入侵阿富汗,阿正规军4万人分三路在开伯尔、瓦济里斯坦和坎大哈三个方向英勇抗击英侵略军,并在瓦济里斯坦方向打败英军,包围塔勒要塞。同时,阿印边境普什图族抗英起义此起彼伏,印度的反英民族解放运动也不断高涨,英国陷入窘境,被迫放弃继续侵阿作战计划。同年8月在拉瓦尔品第草签和约,1921年正式签订《拉瓦尔品第条约》,标志着英国放弃了在阿富汗近40年的外交权,承认阿富汗独立。也意味着英国在战略上获得了巨大损失,而阿富汗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独立地位,最终成为了亲苏的英苏缓冲国。

阿富汗人民以高昂的代价支撑着残酷的战争,不屈不挠地抗击世界上老牌帝国主义英国的进攻,在经过三次抗击英国侵略的战争后终于宣告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阿富汗   喀布尔   沙俄   斯坦   俄国   坎大哈   战争   坟场   帝国   印度   英国   兵力   条约   英国人   伤亡   英军   独立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