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三分天下,为何曹刘名气十足,孙权就只有挨骂的份儿?

提到孙权,近乎于外国人的“碧眼紫髯”奇特形象就会在脑海中浮现。

同样都是三分天下,为何曹刘名气十足,孙权就只有挨骂的份儿?

在《三国演义》中首次出场是其大哥孙策临死前传基业时,随后十年后在诸葛亮周瑜鲁肃劝说下,毅然砍桌角摈弃力排众议,决心抗曹。

任命周瑜为水军大都督,最终在赤壁之战中以多胜少,大大挫败曹操“百万雄师”,一时让默默无闻的东吴几十年后活跃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

和历史上的事迹几乎差不多

然而,他的历史影响却远远不如其他两国的创始者——魏武帝曹操和昭烈帝刘备。

同样都是三分天下,为何曹刘名气十足,孙权就只有挨骂的份儿?

魏武帝曹操

曹操虽然残暴多疑,但他统一北方,威震天下,官渡打败袁绍,继而统一中原、北方;征乌桓,平凉州;加上他独特的才华,创造了《观沧海》《龟虽寿》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为建安文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同样都是三分天下,为何曹刘名气十足,孙权就只有挨骂的份儿?

昭烈帝刘备

而刘备也是从“织席贩履”,三十余年如一日,面临无数刀枪火海,阴谋算计,中间更是痛失至亲,直到晚年才立足蜀地,汉中之战更是痛击曹操,最后建立基业;手下文有卧龙凤雏,武“五虎”等名将,也名誉天下。

然而,孙权就直接被嘲讽为

“合肥经验包” “孙十万”

加上人品的缘由,被讽刺为:

“渣权” “背刺狂魔” “大魏吴王”

同样都是“三分天下”的创造者,为什么曹刘名气十足,而孙权就只有挨骂的份儿呢?

甚至可以说,无论是对手、还是自家臣子,甚至是在儿女们的心中,孙权是最不得人心。

两国对手:蜀汉的仇敌,曹魏的笑柄

最令人诟病的是:荆州被夺这一阶段

同样都是三分天下,为何曹刘名气十足,孙权就只有挨骂的份儿?

陆逊夺占荆州

孙权不讲武德,在当时尔虞我诈互相算计的时代,早就不算什么。

真正令人无语的是,当时孙权的身份是盟友,不一心一意地对付曹操,却总是惦记荆州,结果在曹魏的怂恿下,白衣渡江袭荆州,搞得荆州人民人心惶惶。

同样都是三分天下,为何曹刘名气十足,孙权就只有挨骂的份儿?

孙权下令处死关羽

更过分的是,活活处死了关羽,让他身首异处,简直是不留后路。

而且杀了关羽后,又后悔了,还把首级送到曹操那里,“祸水东引”,这等伎俩能瞒得过老奸巨猾的曹操吗?

结果曹操自己反穿孝服,带领魏上下官员一同祭奠,狠狠地打了罪魁祸首孙权的脸......

结果,孙权一看刘备大军打了个过来,立马怂了,竟然向曹丕称臣,这就是绰号“大魏吴王”的由来。

其所作所为,其言,其姿态,活脱脱地一只“江东老鼠”

刘备追究,便只追究孙权的过错.....跟老曹家可没有关系

把西蜀得罪个精光,而曹魏在暗处,不知怎么哈哈大笑来嘲讽孙权 了

荆州,直到东吴灭国的最后一刻,到底也没有在这帮君臣手中发挥作用。

所以,荆州,对于东吴来说有用吗?

如果孙权有眼光,有脑子,就不会作出这等举动。

能力不如曹刘

孙权,除了前期的灭仇人黄祖,还有那次赤壁之战的胜利(军事指挥是周瑜,孙权没有亲临前线战斗),后期几乎就没什么高光的建设了,最多也就是“会用人”。

而且孙权几乎没有过亲临前线,唯一的打合肥,就......

同样都是三分天下,为何曹刘名气十足,孙权就只有挨骂的份儿?

孙权率十万亲征合肥,结果被张辽八百勇士打的满地找牙

也许有人会说:所谓的夺荆州,和夷陵大战;不是吗?

然而,这些没有为东吴带来实质性的作用,甚至差点让东吴灭亡。

一对比,简直是泯然于“曹刘”

还有更搞笑的是,五子良将之一张辽只率800多精兵,就攻陷了东吴10万军队的防线;而且张辽猛冲猛打,干掉了吴军数名士兵,甚至直接杀到了孙权的帅旗下面。

结果孙权还没有打,直接就被吓破了胆子,然后就踉踉跄跄地逃跑了,吴军将士们一看主帅跑了,这群人顿时就萎了,顿时士气全失,没了斗志;最后死伤惨重。

于是张八百、孙十万这等称呼也就“流芳百世”了......

而且连后来的满宠、蒋济、文聘等人都对付不了。可见孙权军事水平如何了

曹操不用说了,就连刘备都一生征战,后期还能与曹操抗衡,赢得汉中之战的胜利。

至于夷陵、赤壁;都不是孙权亲自上阵的,就不要提了。

对于自己人:会用人,更是“利用”,毫无人性

孙权的手下,也聚集了很多人才,有鲁肃、吕蒙、陆逊等,都是孙权上位后才提拔重用的;至于周瑜、黄盖那些人,都是其父兄拉拢的人才。

孙策身死后,把基业传给了二弟孙权,当时孙权只有19岁。

同样都是三分天下,为何曹刘名气十足,孙权就只有挨骂的份儿?

东吴水军对抗曹操

当时的情况,无论是为了巩固江东形势,还是为了自己;他都会拉拢周瑜张昭黄盖等人为自己所用,因此,孙权当时视这群父兄遗属为“长辈兄弟”,极其尊敬。就是要人尽其才

因此,曹操下江南百万大军,声称要灭了东吴;当时的孙权也有投降曹操的想法,要不是鲁肃和诸葛亮疯狂劝阻,结果也未可知。在坚定信念后,顶住压力,力排众议,抬高周瑜的地位,最后和刘备军一同打败曹操。

后来的夷陵之战,也是抬高陆逊的地位,成为对付刘备军的“挡箭牌”。最后陆逊胜利了,孙权为了褒奖他的“护卫”之功,一步步抬到“丞相”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同样都是三分天下,为何曹刘名气十足,孙权就只有挨骂的份儿?

曹操南征

晚年的孙权刚愎自用,早已经不再是昔日少年时期那位礼贤下士的“明主”了,老臣张昭被孙权冷落,孙权竟疯到要火烧老臣的大门.....

然而,让很多人厌憎的是;几十年后,二宫之争,没有了利用价值的陆逊,因为帮太子孙和说话,竟被吴大帝孙权活活骂死。

除了陆逊,很多功臣之后都遭到了孙权的清洗,人人自危都来不及,结果导致功臣韩当步骘的儿子们之子;韩综和步阐等人投降曹魏......

昔日东吴功臣,后人却成了危害故国的蛀虫

多讽刺啊!

说白了,当你没有利用价值,成为我的绊脚石——

最好祈祷别被弄死。

对于自己的亲人也是冷血无情——

爱护他、教导他、同父同母的亲哥哥;而且传给他基业的大哥孙策,

称帝后只是追封为“长沙桓王”,连个皇帝都不是!

同样都是三分天下,为何曹刘名气十足,孙权就只有挨骂的份儿?

孙夫人

亲妹妹孙尚香,作为政治工具人,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强行将她许配给比他大几十岁的刘备。

亲生儿子也是疯狂榨干,非常残忍。

为了将权力牢牢把握手中,坐视儿女们争权夺利,过分崇信全公主孙鲁班,把好好的一个公主弄成了一个危害本家基业的“毒妇”。

二宫之争,等到白热化阶段,极利落地把太子孙和拉下流放;随后继续干靠着另外一个争权的皇子鲁王孙霸,坐视其自大,最后毫不犹豫地赐死他。

又把二子的孙子们统统流放到不毛之地,其中末代皇帝孙皓就在其中,流放,就会由尊贵的皇族身份跌落到连庶人百姓都不如的“囚犯”,流放的日子更不用说,“生不如死”。

孙皓之所以会变成一个暴君,或许和这段噩梦有很大的关系。

真是一个——

好 父 亲 好

而孙权,虽然高寿而终,但也几乎接近众叛亲离,托孤大臣诸葛恪等人表面忠诚,暗地里恨不得大权在握,掌控朝政。

自己喜欢的女儿在临死的时候惺惺作态,在权力的腐蚀下,早就没了父女情分,老爹前脚刚死,后脚就和孙峻勾搭,疯狂败坏东吴基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崇信   吴王   蜀汉   东吴   汉中   荆州   力排众议   父兄   老臣   水军   合肥   份儿   基业   功臣   子孙   名气   疯狂   天下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