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说到“民主”、“选举”,我们很难不联想到美国以及前段时间闹腾地沸沸扬扬的美国大选。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公民,如果说,“民主”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真言中,我们还较为熟悉;那么,极具美国色彩的“选举”和“投票”,离国人的生活似乎存在着距离。那么,假如你向一群正在念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发问:“什么是民主?”,他们会给出什么样的答复?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这部2007年拍摄、获得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长片提名的纪录片很清楚地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小朋友们并不明白何为民主、什么又是选举,实际上,在那个时期能够清楚认知这些政治名词的成年人也不多,何况懵懂的孩子呢?然而,纪录片的开头,班主任通过竞选班长的方式向这些孩子们介绍了“民主”和“选举”,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或许在2007年,中美关系处于某种微妙的平衡之中,而中国正在紧张地申请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地,国际化之风便夹带着某些在国外风行的美国元素刮过来了。若因此,老师向一群未曾放眼看世界的孩子们讲授“民主”和“选举”也便有了合理性。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以上都是不成熟的猜想,现在,让我们回到这部未能在中国上映的纪录片。网络上有人透露,纪录片的导演陈为军在正式拍摄之前,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让孩子们熟悉镜头,那么纪录片的真实性有了,大概率都是纪实而不是摆拍。也因此,我们能够从这些孩子在竞选班长的过程中所作出的真实反映里窥探出某些事实。

【晓菲篇】

有一点胆小、“国旗下发言”的一般比较受小学老师喜欢的那种女生,是晓菲给我的第一印象。晓菲的妈妈是这所小学的教师(或许是教导主任之类,片中有一幕晓菲妈妈带着晓菲坐在办公室的皮沙发上),印象中的小学班干基本上都是老师选择的他们喜爱的孩子,而教师子女为其中的大多数。晓菲成为三位“班长候选人”之一也有了解释。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晓菲的性格有一些胆怯、对自己似乎没有什么自信,会在第一环节的才艺表演时被起哄的人弄哭,会在竞选演讲前说她有点怕。后面了解到,晓菲的家并不完整,大致是单亲家庭,可能,原生家庭对晓菲的性格造成了影响。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成成篇】

成成是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商讨后选择出的三位“班长候选人”之二。脑后留着一撮细而长的头发,有一些肉感,拥有一双狡黠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是这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在镜头里的形象。他没有晓菲那样的教师妈妈,也不是荣誉升旗手,感觉比较像是课堂上会和老师互动、在班里人员不多、活动时积极活跃、课后比较用功的草根子努力奋斗批。成成毫无疑问拥有灵活的大脑和善于观察的眼睛,他会偷看竞争对手晓菲的排练了解对手的底细,会略施小计让同伴干扰晓菲的表演,又在另一有力竞争者罗雷竞选时想方设法地和他竞争。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成成为什么想要竞选班长呢?一方面是老师的推荐,另一方面,或许他看着罗雷做了两年的班长,威风凛凛,也便有了一些“野望”。这是小胖子心中的班长:让谁站着谁就得站着,多威风啊!其实他并不清楚班长的职责,单纯的只是羡慕同伴,有了竞争的想法。或许,这就是小孩子的好胜心吧。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然而成成的某些行为又不像是个孩子,比如他懂得如何为自己拉票,他知道对手的弱点和缺陷,并且懂得利用这些对手的短板发起攻击,他甚至知道在正式表演之前找人做观众给自己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的规划意识,我都有些佩服。成成的爸爸是工程师,或许,正是由于父亲的影响,成成也养成了提前准备、提前规划、做足准备的习惯。

再说成成的家庭教育。或许是因为胖,体虚发热,成成一回家就把衣服都脱了只穿个裤衩儿躺床上看电视,他的妈妈也允许;在成成和父母商量演讲所用的稿件和演讲的语气时他不耐烦地把妈妈推去另一个房间时,成成妈妈也没有生气;在训练才艺表演时,稍有进步便给予成成鼓励。可见,成成生长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之中,父母都不是很严肃的教育方式,孕育出成成活泼的性格。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罗雷篇】

做了2年班长的“候选人”之三,罗雷是成成最大的竞争对手。从纪录片的开始我便能感觉到罗雷的不同,他在刚开始的时候对于竞选的态度是:不需要父母提供帮助,要靠自己的实力竞选班长。还有一句话令我印象很深,他说:“他们爱选谁选谁。”这不就是“民主选举”的体现吗?不过,“班长竞选”到了后程,罗雷不仅接受了父母的帮助,甚至正是凭借着父母的帮助赢得了最多的票数。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罗雷是个善良的孩子,他会在晓菲哭了之后向晓菲哭着道歉,即使不是自己带头起哄;他会因为成成“我一定会给你投票,因为我喜欢你”的假话而想要退出竞选。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从罗雷准备才艺表演练习魔笛的镜头来看,和成成、晓菲不同,罗雷的家教应该比较严格,罗雷母亲的批评中有一句“我就知道...你一....就会....”的句式,感觉是惯用语。

「纪录片探路」|《请为我投票》:孩子的成人化世界

能做两年班长,还是荣誉升旗手,无疑,罗雷是优秀的,不过,他的父母更加优秀,他的母亲是警察,父亲是警署的领导层人员。不同于成成那样的草根子奋斗批,更有些“官二代”“富二代”的意味。影响最深的就是当罗雷感觉自己嘴皮子不如成成,在和成成同台battle时被人家说得哑口无言,想要退出竞选时,罗雷的父亲让儿子请全班同学坐轻轨。2007年,轻轨是重庆很modern的设施,能坐轻轨的市民很少。而当罗雷问父亲“不要钱吗?”的时候,罗雷爸爸的回答是,“你别这么说,就说‘我请客’!”这的的确确是成人世界中的话术,而后面,更绝的是“并且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管理的”。这已经有些“拼爹”的影子了,当然,不过度解读的话,可能只是在利用小孩子的崇拜心理。

纪录片的后段,孩子们开心地享受着出游,在轻轨前合影,在车厢内载歌载舞,只有成成闷闷不乐、情绪烦躁。他感觉自己要败给罗雷了。而这一次,罗雷唱着《童话》,再无人起哄.....

最后的“决赛battle”中,成成的父母为他写了演讲稿,并且修改其中“不像小孩讲的话”的语句让成成通篇背诵,一遍遍地指导他演讲时的语气,与此同时,罗雷的父亲交给罗雷一摞精美的贺卡。最终,拥有[轻轨buff]、[精美中秋贺卡buff]的罗雷收获了25票,断层出道,成功当选班长。在这场努力vs金钱的battle中,努力落败了。

或许,对于孩子们来说,班长是做什么的并不重要,什么是民主、什么是选举暂时也很遥远,但是对于我们,值得深思的还有很多。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纪录片   孩子   轻轨   美国   才艺   候选人   竞选   班长   民主   成人   性格   父亲   父母   妈妈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