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拖延症?也许你并不需要“克服”


如何克服拖延症?也许你并不需要“克服”

野球场上,十个球的篮球对抗赛。比赛一开始,我就拼了。


我经常告诉队友,我们要先进8个才可以休息。不然要输掉。看见对方进了一个两个,我心里“酸”得发焦。赶紧猛兽般反压制。你会觉得我很无趣,这么小心眼,为什么打个篮球不能放松点,慢慢打不好吗?


不好。因为我既要快乐也要赢,玩得越好越快乐。


压制打,这个道理大家可能平时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没有去“较劲”,因为他们认为那样打“没意思”,不光彩。


所以,对不起,我赢了


也许有很多不打篮球的朋友,所以这里要讲一下,一般平常的对抗赛,很少有人用我这种傻Ⅹ打法的,一开始就猛冲,因为这样“看起来不友好”。


大家一开始的时候都是松着来,你进一个我进一个你来我往。紧追不舍到最后,等一方临近绝杀球的时候,双方才火烧火燎地拿出血拼架势。


但我这种打法不一样。我一开始就突突突,让你还没有回过神来,力求大比分超越你,你措手不及的等意识需要拼命反击的时候,你以为你技能高超加上拼命就可以扳回赢面。但是,来,你当我傻啊,你拼命我不会拼吗?


你拼的时候我照样不懒,一样拼。但同样进一球,在开始的时进要比接近尾声时进,容易得多。所以,相同的力量配比,我选择在开始就集中去进球,我就获得了总体先机。


总的来说,这个便宜,我占


也许,这种玩法不见得讨好,球场上你一用力,谁都看得见,这能够理解。但是,若换了运用场景,我选择这种方法奔跑,当我们面对的事物不是篮球,不是球场道德,不是打球优雅,那么,它潜移默化的力量将令你惊讶。今天我们谈论的是拖延,你就需要知道到这种模式的存在。拖延”这东西,听得耳朵都要中毒,却很少有人提另外一个词---“超前”。


拖延--拖向后,超前---超向前。好像一个箭头的两个方向。只着重提一个,我认为这很不公平。而你如果只是经常看到其中一个,我认为对你不公平。因为超前----真是个有趣的存在。


拖延?


我们先来说说拖延,我要问一个问题:面对一件任务,拖延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或者说,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这是“拖延”了呢?


既然这是自问自答,那我告诉你,拖延-----这东西,只要任务一经开启,它就存在了。它随着时间的慢慢增长,从一颗细小的种子萌芽,慢慢成长,直到变成可观可感的模样,这个时候它让你感受到它了,你有压力了。


或者换种说法,


在最初的时候,拖延这位小妹妹想见你,由于某种个人特质的原因,你不愿意面对这位乡下来的小妹妹,你关了门,选择不见。

你以为她走了。你得一阵安歇。


但是其实她没走,她只是去外边饶了一圈。


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来敲门。你发现她长大,或许你还可以选择拒绝正面这位乡下来的穷亲戚,她还是可以到外面去“绕一圈,并且长大”,但是,你终有一天还是逃避不了内心的谴责,终于敢于面对这位亲人,因为不正面她,你休得圆满。


这就是拖延,任务一经开启,它就像一个细胞卵一般的存在,不管在谁的肚子里长大,它终将有一天长大会来找你。因为“任务”是它爹,在外面的孩子总会“回来的”。你在做任务,那它就来找你。你必然得面对。


也许,在她第一次来找你的时候,你面对了她。那ok。或许,在她还没有来找你的时候,你先去把任务完成了,那你也不会再感受到她的存在。


-----这是说,在有任务的时候,你就立刻完成,就不会有拖欠的事故。


但是,这需要特别克制的人才能做到。


超前。


现在,我们换一种模式,拖延的反方向-----疯狂模式-----超前完成。这个概念并不陌生。


因为你以前可能做过很多类似的工作,比如读书几十年,老师教你做的“预习”。这就是一种提前缓解压力、挣得主动权的办法。但,这还不够。有些人会做得更多。


他们超前学习,你学习第三章,他已经学到第五章了。


你以为超前学习会破坏“新鲜感”,于是又认为,既然你已经破坏了新鲜感,那我带着新鲜感学习,就会学得比你好。一堂课,今天老师才教第五章,你就自作聪明的学到了第八章,那今天上第五章的这堂课,我新鲜感犹在,听课牢牢,效率比你高!

这种鬼话你也信啊?!


你可能不知道,他既然已经提前学习了第五章,那对他来说,今天就是他的一次复习----而且是老师带着复习。你见过天下的老师给你教授新课,哪有老师像教新课一样仔细的带领你复习的?


所以,第一点,他复习的效果相当细致。


第二点,他知道什么地方重要,心中有数。而你个小可怜虫,整节课紧绷着神经不知道哪里是重点,连老师讲题外话你都用抓重点的注意力在听,真会神经衰竭的。


第三点,如果那个提前学习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发言,还问一下你没有意识到的关键性问题,这真的会让你自卑的,你怎么看他怎么觉得聪明,他怎么能发现那种好问题呢?记住:聪明人选择“偷偷”跑在你前面,只是他不告诉你。第四,至于你说的“新鲜感”,新鲜感不就是用来体验的吗?我提前体验了难道不是体验啊?我早就尝过鲜,你现在才能羞涩的吃上一口,你就得瑟了?


你还有一个疑问,超前学习花费的时间不是更多吗?


未必未必,也许更少。这是一种学习模式的转换,把整体时间战斗线往前平行迁移,并不会导致比原先相比更多的时间消耗。但是前者可以说,它牢牢占据了主动地位,能量是积极的。养成习惯,正向循环,可喜可贺。


你接受不了很可能是你没有尝试过,尝试过也许没有习惯下来。


毕竟习惯一种新的模式,它需要重新考虑应对原先的方方面面。


所以,如果你说你试了,过两天告诉我说,不行,那我呵呵你;如果你说你这样干了一年,不行,那我真的就不能理解了。为什么不行你还能坚持一年?


超前这个概念真是“拖延”的反面克星。有拖延往后的,那你要超前往前。既然超前了,那还谈什么”拖延“哦?


超前是”拖延“克星,不”超前“,你小心。


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一个拖延的人,他连克服拖延都做不到,怎么就可以去”超前“呢?


一旦你用“克服”这个词,打从心眼你,我就祝福你输了。


什么东西需要克服?是不是我们认为不好的东西,我们才认为需要“克服”? 是不是我们在心里认定那是一件挺难的事情,所以我们才需要“克服”?


我们从来都在认可拖延的“崇高”地位,经常谈拖延,也经常拖延。拖延误事,拖延不好,我们深深认可了解决拖延难度的存在,所以我们需要克服----极力克服。


但是这种“克服”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消耗,消耗你的精力消耗你的意志力。你越是努力的去“克服”,你会发现自己能够克服的“肌肉”抵挡不了拖延的大势。的确是可以越克服越坚强,越反抗越强大,这种克服、这种反抗的确会形成一种“意志肌肉”。但我得说,这种“肌肉”成长的太慢了。而且,即便是肌肉在强大,那也是一种“消耗”啊。因为它自始至终都在选择一种“对抗”的姿态。这种对抗的,即便是“胜利”了,也是敌损一万,自损八百。不光彩。


那么,超前呢?


你超前,并不需要克服“拖延”。而是一种主动的姿态,它是一种模式的选择,模式的转换。并不会历经“克服”的痛感。

相反,超前的姿态往往能够获得主动权、获得先机。


这个世界那么多的人都在被动,你是少数明白“超前”其实只是一种模式的转换,深谙此道并暗度陈仓的实施,你觉得世界会亏待你啊?超前的确是带来机会的。


但这种超前,我个人建议你自己做了就做了,不要到处宣扬。这种“太着急”的作风不好,因为你要是明目张胆的和人说了,会逼别人“着急”、“有压力”。


好在,可以运用“超前”的地方有很多,不像篮球场上,一开场你就刷出了决战的作风,你跑得快,谁都看得见。但是,在学习上,在职场上,你跑得快,只要你不拿着高音喇叭播报,就不会被发现。你可以默默成长,直到你变成所有人眼中的“意外”。


在不得已的时候,你还需要运用一些遮掩的技巧。


比如,老板交给你一个任务,他问你,几天能完成。你知道自己两天就够了,你可以说三天。第一天你就把工作干尽百分之80,第二天干完,并且复查一遍。没有必要的时候,那就第三天再次检查交上去。如临时“有必要”,那就报告老板:我两天就赶好了。


他会觉得你行。这种事情你自己知道就好了,不要声张。


又比如,在学习一门比较难啃的学科,那我建议你,在哪最初新鲜感的“作祟”之下,一下子就熬过最初最难的阶段。接下来的学习就不会感到难。


剩下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你比较轻松的就可以敲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主动权   新鲜感   超前   美文   肌肉   球场   消耗   姿态   最初   不好   习惯   东西   篮球   模式   老师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