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若有山,随处即净土

#临沂夜话#

感觉86版的西游记已融入几代人的记忆,我独对石猴寻觅菩提祖师学艺的故事颇有神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层峦叠嶂,烟霞散彩;九曲回肠处,千株万节森,拾级而上,曲径通幽。空灵,氤氲,是气场,也是道场,真个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心中若有山,随处即净土

幼时不解其味,学艺难辞深山,对山中会有老神仙深信不疑,从此痴迷成意念,桃花源里伴终生。每每登山,总会怀揣访古探幽的那份敬畏与虔诚,尘封久远却从未凋零的梦幻在意境斑驳里闪现----希望遇见老神仙。
  岁与年长,梦想黯然。心有躲避意,万事难由人;在红尘中江湖奔走,虽时有不甘却只能忍辱负重砥砺前行。回眸来时路,谁没有痛苦的挣扎,谁不是把自己的性情与脾气一分为二地进行自我剖析;一边为自己壮行,一边又为自己辩解,在自虐般的人生纠结中走到了今天。
  情到深处人孤独。爱情会让一个人把自己凸显出来,傻傻地晾在两可之间;深情同样会让自己陷入一厢情愿而不能自拔。久久地徘徊,不停地寻问,过去与未来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现在的自己一定要有一种状态相匹配。一个人为一种臆想而苦苦寻觅,为一件事而发光发热,从而异常清醒地感受自己,这或许就是一种境界。

心中若有山,随处即净土

常叹人心不古,怎奈世事难料。古人遁世则居家修行,为明心志会徜徉于诗、酒、茶、棋之间,自得其乐。世事纷扰自古如麻,需要的或许仅仅是那颗包容淡定的心。
  所谓小隐隐于山林,悠然处之,仗剑江湖;大隐隐于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无论隐身山中还是身居闹市,一样山谷幽明,春意盎然。心中有境界,红尘远诱饵,看似清闲,淡然处之,心门悄然关闭,会逊色于深山之境界吗?
  心中有山处处山。心门关闭,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是青灯黄卷,厌倦红尘;不是消极避世,行尸走肉。有深山之境界,纳深山之胸怀,拒名利于身外,心静如水,世事沧海;关注于自己的关注,执着于自己的执着。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坐得住冷板凳才有定力,有定力的人生才能守得住心门。有心门则不贫于深山,有深山就无愧于境界。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竹簧万顷难辞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尚需烟雨朦胧;摇摆不定的心就是隐形于内的枷锁,这和闹市、深山不相干。

心中若有山,随处即净土

闭门家中,漫卷诗书,喧嚣,闹市一墙千里。那时光,那心境,与深山何异?时光悠悠缓流水,一室静寂成青苔。
  宁静与从容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守得了心门,进得去深山,修得了净土。
  心静,则亮亮堂堂,天高云阔。用“各扫自家门前雪”的修为清理久久的尘埃,再也不会耿耿于怀,无所谓什么荣辱成败,光阴不虚度,心门自然开。人生修行自修行,隔着距离看人生。保留对世间万物的一份纯真,心中总会有一片蓊蓊郁郁的山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心中深山在,随处即净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三星   灵台   远地   净土   心门   心静   心中   定力   闹市   深山   山林   美文   世事   红尘   境界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