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为了5元钱而哭的女孩

知乎上的一个故事:

一位爸爸带着儿子在肯德基点餐,坐下来后,爸爸对儿子说:

“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那个为了5元钱而哭的女孩

或许,这在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听来并不觉得有什么。但这孩子七八岁了,他懂得父亲话中的含义。只见他听父亲说完后,原本低头正常咀嚼食物的动作稍稍有了停顿,并且越来越慢。

在孩子面前哭穷,是很多父母认为的教育孩子的机会。他们认为在孩子面前表明家庭的经济状况,会让孩子懂得勤俭节约,懂得关爱父母的艰辛,还能体现自己即使家庭条件艰苦也满足孩子的需求的慈父慈母形象。

每当这个时候,孩子的心里是怎样的想法,可能很多父母并没有深刻体会过。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曾经也是孩子,儿时想要某个东西时,父母以家庭条件不好而拒绝自己的要求,或者在最后勉为其难地买了那个东西给自己,紧接着就是一大堆的唠叨。内心是不是会有愧疚感?直到长大,这种感觉仍然挥之不去。

那个为了5元钱而哭的女孩

麦麦是三年级学生,班级里组织去附近的名胜古迹参观,并且以这次参观写一篇作文,每个人要交5元门票费。

麦麦回到家里跟母亲说了这个事情,母亲很犹豫。80年代的农村,出品的蔬菜都是几分钱几角钱一斤,五元对于当时来说属于小巨款了。

看着母亲的纠结,麦麦也犹豫了。可她毕竟是个孩子,只懂得要完成老师交代的写作作业,如果不去,作业如何完成。麦麦心里难受,去上学时走了一段路又倒回来,站在家门口一直抹着眼泪。

母亲知道麦麦是为了那5元观光门票费用。只见她拿着钱,脸色铁青地把钱甩在麦麦面前的地上,叫嚷道:“拿去,张开嘴就要钱,不想想这5元多么的来之不易。”

麦麦已经步入中年,这一幕,成了她永恒的记忆。即使这么多年过去,母亲甩钱的那个动作仿佛发生在昨天一般,从来没有在记忆中褪色。

俗话说:再穷也不要穷孩子。

那个为了5元钱而哭的女孩

这个穷,不是经济上的穷,而是精神灌输。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富足,不是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以自己不能接受孩子的索取去埋没孩子的天性。这种创伤,会深深刻在孩子的骨子里,怎么也无法抹去。

麦麦母亲的甩钱动作,刺伤了麦麦的心,尽管她当时只是小孩。可每当她想起这一幕,如鲠在喉。

武志红老师所说:“任何一个超过他们承受范围的复杂挑战,都有可能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内心打击。”

有时候父母在孩子面前哭穷,不是教育,而是伤害。

”这一破玩具,用了我一天的工资。”

”为了你的愿望,我得更加辛苦工作。”

“这东西太贵了,买不起。”

……

这些话,不是孩子听不懂,是他们听懂了,沉默着,内心却开始自责。

那个为了5元钱而哭的女孩

他们会在下一次见到喜欢的东西、想玩的地方或者想吃的食物时,会克制自己要学会懂事,学会体谅父母的不容易,把强烈的欲望压在心底。

他们会过度去为对方着想,习惯别人对他有些许付出,他就觉得自己欠别人很多。宁可委屈自己,也要顾及对方的情绪。

毫无主见。

或许,长大后,还会“放飞”自我,当自己有收入时,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再也不用压抑自己,以消费来填补儿时的缺憾。

这些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我们可以在孩子面前哭穷,在哭穷后再稍稍延伸一些现实,才是体现哭穷教育的良药。

”这一破玩具,用了我一天的工资。

不过儿子,这玩具肯定有他的特别之处吸引到你。你享受你玩玩具的时光,玩了后,好好学习,爸爸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玩具。“

你看,是不是听了内心会舒服许多?

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不要让孩子因为精神匮乏而消耗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作业   美文   儿时   门票   内心   面前   爸爸   儿子   母亲   父母   玩具   动作   东西   孩子   女孩   家庭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