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诸法性空

世间之事本来无常,而这无常却又是世间之恒常不变之理。万物生息皆因造作,而有些人又不知造从何起,作往何生?“人还是不能比较,一旦比较了,就会有误差。”所以原考生们好好考,人生如此的迅速,宇宙无边的广阔,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又算些什么,放下自己评判事物的标准,让一切自然而然的过去,把烦恼抛入虚空,当下体验:自己就是第一,谁也不是第二。名次是相对产生的,它本身并没有绝对的第一和第二。只是我们有了一个评判事物的标准,一旦事物不符合这个标准,之后我们就会产生烦恼。都因执着生烦恼妄想。

诸法性空,而此空便是“我”么?我们的人生,能够有目标有计划的有几个?能够一生都向这个方向发展,从未退失信念的有几人?按照这个目标去走自己的人生路能够飞黄腾达时,还能够谦虚谨慎的又有几人?观察内心,原来我一直存在着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认知在推动着我。这让我执着于一味的努力。这种认知地推动使我变得很虚浮,与契合实际的佛法显然背道而驰。

佛法并非无求,但佛法的根本教义是无我。总是把自己定位为如来使的角色,“不为名就,但求功成”自以为抛下名利,但发现还是跳不出我执的手心。也许成就的是一个更大的自我。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感觉别人认同我,就会更有力量走下去,但最终走下的竟是我执设下的陷阱。

自我得到了“合理”的张扬,凡夫心理直气壮地成长。当这种自我长大了,开始受不了挫折了。以前那些算是小磨小难再降临时,内心便承受不住了。这时发现,原来我执强大的背后竟然是越发的脆弱。我执是狡猾的,也是脆弱的。它可以理直气壮地长大,长大后竟是不堪一击。放下对自我的执着,少些想法。烦恼自然减少很多,也能客观的看到很多。这时再看看,自己有多少想法是多余的,这时有该做些什么?这时的选择将比以前明智。

每时每刻,都在告诉着我们成长、人格、自然、美丽。也在为我们宣说着苦、空、无常、无我;也在为我们宣说着常、乐、我、净。更重要的是它在用它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这就是生命——自然、淳朴、美丽、纯净、幽雅、安乐……觉察每一个念头升起的因缘,每一个行为背后的情绪,对自己的深刻认识,才能把握住正念,调整好自己。一切法归心法,诸法本性空,诸法亦实相。当看这大千为观自身心念刹那,则当入一芥子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凡夫   心法   安乐   佛法   美文   无常   认知   执着   事物   世间   脆弱   内心   烦恼   自我   自然   标准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