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士回家:奋斗就有美好前途,是凤凰总要飞出穷山沟

送张博士回家

作者:小河水

这是八年前经历的一件事,令我十分难忘。今天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就是告诉人们"知识能改变人生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透过一个偏远乡村农家子弟的命运的改变,可以看到大千世界的世态炎凉,人生际遇的转折。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个年轻人经过刻苦努力,取得了成功,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给其父母和家乡带来无尚荣光。这就如黄袍加身,一步登天,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这个年轻人自然就是乡亲们眼中的明星,就是成功人士,就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学习的榜样。

——这就是我送张博士回家的亲身感受。

张博士原籍甘肃省武山县咀头乡人,在北京一家大型银行总行工作。他是地地道道的穷人家的苦孩子,靠自己勤工俭学发奋读书,先后攻读了西北师范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被聘请在总行工作,年薪12万元,配有两部手机,有住房、汽车。这在八年前的国内央企也算是高工资了,那时许多人工资月收入也就千元左右,是望尘莫及的,只有赞叹的份了。

三十岁刚出头的张博士,是从山村走出的人才。生活中看上去完全就是农家子弟的样子,朴实的面孔,亲切的话语,穿着很随便,但有着智慧人的绝顶聪明,许多地方都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水平。他说话办事恰到好处,待人接物礼数周全,给人感觉这个年轻人充满激情与活力,很精明,也很老道,更是大有作为。

这次他是专程春节回家过年的。由于总行工作繁忙,他经常在国内各地和国外各银行之间奔波,多年未曾回过家。这次探亲主要是看望父母,拜会乡邻、朋友,以了结多年的相思之苦。

当天,接待他的晚饭是在天水有名的酒店方宇招。出席的有在家全部行领导、市委副书记和市委办公室主任。市委副书记是本地人,在北京学习过两年,与其有深交,所以见面很亲切和高兴。行领导早已是张博士的老熟人,所以酒桌上气氛自然是亲切随意。第二天我陪同张博士在天水的名胜古迹玩了两天,安排专车亲自送到家中。

到了武山安排了晚饭,是在新开的一家有档次的聚兴酒店。晚饭特意邀请县委书记和副县长,他们推掉县上四大家的联欢活动,特意赶来参加会面,足见书记和县上领导对他的关爱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席间除了频频喝酒,就是交流更多的信息。他们谈到张博士出版的两部著作,金融行业支持农业发展的项目,以及武山籍人士在北京要建立联络点,让张博士当秘书长等话题。在一县的酒桌上,书记是最高领导自然是主角,他不但是官场的老手,酒桌上能喝会划,说话的艺术性让在座的人不得不佩服:一会儿称赞张博士是全县的骄傲,武山唯一的博士;一会儿又说你可不能骄傲,谁让我比你的官大,说你还是可以的吗。他这样一抬一压倒是气氛很活跃,平添了无穷的乐趣。席散时书记亲手送给张博士一箱过年酒,一些年货,张博士欣然笑纳。

当晚住下,第二天九点钟我和其他领导各带一辆车,拉着年货送张博士回家。他的老家咀头乡,在武山的北面上坡上,顺着洛门镇往北行,一路绕山而上。那路是山间土路,高低不平,车能通过而已;路上行人稀少,偶有个别放羊者,甚为荒凉。越往上走,山势越高,路在山坡上来回绕,一会到了阳面,一回到了阴面,积雪很滑,我们提心吊胆地往上走。终于到了山顶再往下看,这山间梯田层层,山下温棚连片,他家住的村子就在连绵不断的黄土塬上镶嵌着。

正是深冬季节,山上冷风嗖嗖。放眼望去,满眼一片黄土色,唯有我们的两辆车和一行人等,给这寂静的山乡带来一点喜色和片刻的欢乐。山乡人家的原生态就是如此,贫穷落后仍然是眼前不变的底色,让我们感到心中十分的压抑。

张博士的到来,给他家乡无疑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车开到了村上,山里人很少见过卧车,大人小孩都纷纷跑过来看热闹。那孩子们高兴地在前面带路,老人们直盯着这个铁家伙看个究竟。到了他家门口,车一停下就围过来了一大伙人,我们下车后把水果撒给孩子们,把身上带的烟散给乡亲们,大伙望着我们呵呵地憨笑着,想说什么也只是张张嘴巴,表示而已。

村上人和邻居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我们也跟了进去。这是一座向阳的四合农家院落,向东一溜七间新房是新翻盖的,虽然不怎么气派,但也不落后,在村上数一数二。张博士的父母年纪50多岁,看到我们这么多人来不知如何接待,一个劲的往家里让。坐到他家的堂屋里,一个普通的煤炉子在烧着,感到冷嗖嗖的,新房特别渗人,我想这也许是他母亲为他准备的新卧室吧。

我们站在村头望着山上的远景;这是安在山顶上的一个小村落,偏僻又荒凉。山坡上挂着零星的片片土地,远方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寒冬腊月的天气冷得让人打颤。村上大约有几十户人家,低矮的土房,泥泞的土路,中午时节只有升起的炊烟、到处乱跑的孩子们给这里带来欢乐。我们在他家地下站了一会,说了一回话,喝了一口茶,就出来了。虽然他父母再三挽留吃饭,我们知道这一行人等会给他们增添许多麻烦,还是执意回来了。到了洛门镇,已是下午四点多钟,我们才吃了一顿中午饭。

此次送张博士回家,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农家出孝子,穷人家的孩子有出息,这不是空话,这实实在在的就在眼前!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家庭能出这样的一个博士人才,完全是自己奋斗的结果,他什么也没靠,也靠不上,是凤凰总是要飞出这穷山窝窝的!

说明:写于2002年2月2日,从武山县咀头村回来记之。

张博士回家:奋斗就有美好前途,是凤凰总要飞出穷山沟

冬天乡村生活情景之一

张博士回家:奋斗就有美好前途,是凤凰总要飞出穷山沟

冬天乡村生活情景之二

张博士回家:奋斗就有美好前途,是凤凰总要飞出穷山沟

冬天乡村生活情景之三

张博士回家:奋斗就有美好前途,是凤凰总要飞出穷山沟

冬天乡村生活情景之四

张博士回家:奋斗就有美好前途,是凤凰总要飞出穷山沟

冬天乡村生活情景之五

张博士回家:奋斗就有美好前途,是凤凰总要飞出穷山沟

冬天乡村生活情景之六

张博士回家:奋斗就有美好前途,是凤凰总要飞出穷山沟

冬天乡村生活情景之七

张博士回家:奋斗就有美好前途,是凤凰总要飞出穷山沟

冬天乡村生活情景之八

张博士回家:奋斗就有美好前途,是凤凰总要飞出穷山沟

冬天乡村生活情景之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武山   天水   飞出   武山县   博士   土路   总行   凤凰   村上   美文   北京   农家   他家   乡村   前途   情景   冬天   父母   美好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