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夜彪胡


关于夜彪胡

飞翔的蝙蝠

我们关中蓝田家乡的人喜欢把蝙蝠叫做“夜彪胡”,打我记事起就这么叫。

最近看了一个抖音视频,是一位关中妇女在骂吃蝙蝠肉的女人:X馋的,啥肉吃不成?鸡鸭鱼肉吃不成?偏要吃个蝙蝠肉呢,这下好,害得全国人民都跟着遭殃呢,你还想吃啥?吃屎不?给你挖些屎吃下去!

关于挖一蛋子屎给人吃,就我知道这是实有其事。那是饥饿年代异常饥饿的一个女学生一下子吃了亲戚送来的一斤饼干,又喝了一大碗温开水,结果肚子疼得在地上滚蛋蛋,异常痛苦,大家急得没办法,有人急中生智地从厕所挖来水果糖大的一蛋屎,给她塞到了嘴里,目的是让她恶心发潮呕吐,奇怪的是她没有出现这些症状,终于疼得一声惨叫后就一命呜呼了……

现在城市里面的有些人比较肮脏,因为只要是肉,他们几乎都想吃。细想一下,这丑陋肮脏的蝙蝠有什么可吃的?老鼠脑袋里除了骨头外能有多少肉?简直像软枣树结的手电灯泡似的柿子一样,除了那么多核以外哪还有什么果肉?说白了简直就是鸡肋嘛!甚至连鸡肋都不如!

我们水磨村中北部十几丈高的悬崖峭壁上有一个敞口的深深的小小的黄土窑洞,这窑洞不知道通到什么地方去了,反正深得不得了,里面黑咕隆咚的洞顶上,用手电一照,附着的垂挂的蝙蝠特别多,还有正飞翔的,还有正鸣叫的,还有正往下拉屎撒尿的,好不容易逮住一个,吱吱的乱叫着,面对面的左右扯开翅膀一看,这不长了翅膀的小老鼠嘛!

我们村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把这些蝙蝠叫做“夜彪虎”(音)。我们村有一个老爷爷喜欢逗穿开裆裤的小男孩玩,这老爷爷常常把小男孩的牛蛋轻轻地撕成片状,这撕成的片状的牛蛋再加上中间偏后的小鸡鸡,不就是一个吱吱乱叫的夜彪虎了吗?每当这时候,爷孙俩就笑得叽里呱啦的头碰头了。

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又名仙鼠、飞鼠。蝙蝠形状确实像老鼠,仔细观察它前后肢有薄膜与身体相连,白天潜伏,夜晚飞翔,捕食蚊蚁等小昆虫。传说中老鼠因为偷吃盐太多了,所以天神要把他变成猴子,但是当时已经有猴子了,所以就把老鼠变成了一个既像猴子又像老鼠的这么一个能飞的东西。为了惩罚它还弄瞎了它的眼睛,给它张上了翅膀让它到处乱撞。中国古代也有关于蝙蝠的记载,说它们生活在长有钟乳石的山洞里,因为能够喝到洞里的水因而得到了长生不老,成百上千年之后就修炼变成了白色的仙鼠了。

相传古时太阳的温度很高,地上的动物被烤得难以忍受,大家伙都纷纷诅咒太阳。太阳听了勃然大怒,一拂袖就驾云上天了,从此天下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于是几乎所有动物聚集在一起开会,商量筹措金银决定给太阳送礼,希望太阳把大地照亮。当鹰向蝙蝠筹款时,蝙蝠就藏起自己的翅膀,说自己是老鼠不必捐款。当老鼠找到蝙蝠时,蝙蝠又舒展自己的翅膀,说自己是鸟儿不必捐款。蝙蝠就这样成功逃脱了两次捐款。所以云南景颇族人称那些口是心非、随机应变、奸诈狡猾的人为蝙蝠。

可见蝙蝠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很坏的,但在华夏族的文化里,中国人讲究“福”,蝙蝠由于自身带有一个“福”字的读音,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福气”。蝙蝠也是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譬如:伊索寓言,轻歌剧《蝙蝠》,韩国电影《蝙蝠》,舒婷的《蝙蝠》……由于蝙蝠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动物,所以也被我们祖先所喜闻乐见。这在许多留存下来的古老的建筑以及砖刻、石刻中几乎处处可见俯拾皆是。然而在大多数老百姓的眼中,蝙蝠似乎又与“黑暗”、“吸血”等恐怖字眼联系在一起。

由此看来蝙蝠确实是一种毁誉参半的比较复杂的一种动物。

至于对蝙蝠的反感与贬低,伊索的一则寓言简直精彩极了:

很久以前,鸟类和走兽,因为发生一点争执,就爆发了战争。并且,双方僵持,各不相让。
有一次,双方交战,鸟类战胜了。蝙蝠突然出现在鸟类的堡垒:“各位,恭禧啊!能将那些粗暴的走兽打败,真是英雄啊!我有翅膀又能飞,所以是鸟的伙伴!请大家多多指教!”这时,鸟类非常需要新伙伴的加入,以增强实力。所以很欢迎蝙蝠的加入。
可是蝙蝠是个胆小鬼,等到战争开始,便不露面,躲在一旁观战。后来,当走兽战胜鸟类时,走兽们高声地唱着胜利的歌。蝙蝠却又突然出现在走兽的营区:“各位恭喜!把鸟类打败了!实在太棒了!我是老鼠的同类,也是走兽!敬请大家多多指教!”走兽们也很乐意地将蝙蝠纳入自己的同伴群中。
于是,每当走兽们胜利,蝙蝠就加入走兽。每当鸟类们打赢,蝙蝠却又成为鸟类们的伙伴。
最后战争结束了,走兽和鸟类言归和好,双方都知道了蝙蝠的行为。当蝙蝠再度出现在鸟类的世界时,鸟类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不是鸟类!”被鸟类赶出来的蝙蝠只好来到走兽的世界,走兽们则说:“你不是走兽!” 并赶走了蝙蝠。

人们常用“飞禽走兽”一词来形容鸟类和兽类,因为有一些鸟类并不会飞,比如鸵鸟企鹅等;同样也有一些兽类并不会走,比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鲸类等,而哺乳类的蝙蝠不会像兽类那样在地上行走,却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飞翔。

某些种类的蝙蝠还是飞行高手,它们能够在狭窄的地方非常敏捷地转身,蝙蝠是唯一能振翅飞翔的哺乳动物。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

现在蝙蝠类动物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蝙蝠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最多。昼伏夜出是他们的生活习性。

蝙蝠类是唯一真正能够飞翔的兽类,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的羽毛和翅膀,但其前肢十分发达。

蝙蝠居住在各种各样的大小山洞里,以及古老建筑物的缝隙、天花板、隔墙、树洞和山上岩石缝中,而一些南方食果的蝙蝠还隐藏在棕榈、芭蕉树的树叶后面。有些蝙蝠种群上千只在一起生活,有些蝙蝠雌雄在一起生活,有些则是雌雄分开栖息生活。许多栖息在树林中的蝙蝠,冬季会迁徙到数千里外的温暖地区。温带的穴居蝙蝠一般都会冬眠。

蝙蝠类动物的食性相当广泛,有些种类喜食花蜜、果实,有的喜欢吃鱼、青蛙、昆虫,吸食动物血液,甚至吃其他蝙蝠。一般来说,大蝙蝠类一般以果实或花蜜为食,而大多数小蝙蝠类则以捕食昆虫为主。穴居蝙蝠的主要天敌有蛇类蜥蜴等,树栖型的蝙蝠天敌还有一些猛禽和猫科动物。除此而外蝙蝠的天敌就是人类,比如关岛大蝙蝠就是因为当地人的捕食而灭绝的。

在河南省西峡县双龙镇罐沟村黄家沟的山坡上发现了一个溶洞,洞内有具有药用价值的百年蝙蝠粪便——“夜明砂”。洞深600多米,宽处15米,窄处40厘米。洞内三五成群的蝙蝠悬挂在石壁上,它们排下的粪便已堆积近两米多厚,颜色像深褐色的泥土。

据临床试验,蝙蝠粪具有清热明目去火之功能,其堆积时间越长药用价值越高。据有关专家测算,这些被医学上称之为“夜明砂”的蝙蝠粪便,至少有百年以上的时间,重量约有80多吨,时间之久数量之多实属全国罕见。蝙蝠所聚集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对农业生产有用。

同其他动物一样,许多蝙蝠也在自然界越来越濒临灭绝,许多错误的观念也使人类大批地捕杀它们。一些蝙蝠栖居的空心树木被伐掉了,废墟被拆除或者被重新修建得严丝无缝,结果使蝙蝠无法生存。

说起蝙蝠,很多人都会将之与病毒联系在一起。

1976年,非洲苏丹、刚果共和国的埃博拉河流域爆发了一场病毒灾难,凡是感染者,内脏都会慢慢化为一摊血水,最终在极度痛苦中慢慢死去,此灾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过调查考究后,专家将这种病毒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它的宿主就是蝙蝠。更令人害怕的是,蝙蝠的病毒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哪怕是刚出生的蝙蝠幼儿,它们的身上都携带着不少病毒。在郊外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与蝙蝠有接触,不仅仅四肢、器官,而且它们的毛发和粪便都携带着大量的病毒细菌,千万要小心。但是,专家认为,蝙蝠的存在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假如冒冒然将它们完全歼灭,那么不仅不能控制病毒,可能会使得病毒散播得更加快,届时将会得不偿失。所以说,对于大自然,我们需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不可随意越界。如今,新型冠状病毒正在肆虐,传染源也基本确定,是来自于非法贩卖的野生动物。

尽管蝙蝠对于人们来说是这样的危险,但蝙蝠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各种食虫类蝙蝠能消灭大量蚊子、夜蛾、金龟子、尼姑虫等害虫,一夜可捕食3000只以上。一只20克重的食虫性蝙蝠一年能吃掉1.8~3.6千克昆虫。

蝙蝠虽然丑陋肮脏其貌不扬,但它们对人类有很大的好处,所以人类要很好地保护蝙蝠,再也不能杀生一饱口福了。

难道血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关于夜彪胡

饮水的蝙蝠

2021、11、水磨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伊索   关中   都会   兽类   走兽   哺乳动物   粪便   鸟类   昆虫   蝙蝠   美文   老鼠   翅膀   动物   病毒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