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好男、女标准是啥

在宋朝张端义的《贵耳集》中有一句话:“言简理尽,遂成王言”,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语言的魅力,用简单的话来表达道理,这样的话就像帝王所说出来的一样,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有复杂的文言文,也有简单的俗语,即是用很简单直白的话来表达观点看法和一些道理。

俗语与文人才子所说所写的不一样,它更加简单,且朗朗上口,在民间有很高的传播性,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来上那么一两句。俗语简单,通俗易懂,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比如“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这句话,就表达出一种观点,优秀的男人毛发旺盛稠密,在古代十分看重毛发。


俗话说:“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好男、女标准是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就解释到为什么清朝时,人们剪辫子痛哭流涕的场景。古时,毛发茂密更加容易受到女性的喜欢,若是两个人各方面相差不大,人们则会看毛发的浓密程度,古人认为毛发稠密则说明他身强力壮,可以更好的照顾家庭,做农活。


而“鞭春”则是“迎春牛”。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人们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在立春的时候,古人则会举行祭祀等活动。在农村有“迎春牛”这样的仪式,其实迎接的并不是真的牛,而是用纸做一只春牛,在里面装满食物,这样其实是为让老天保佑,在这一年粮食丰收。


春牛做好装满食物之后,选定让一个人拿着鞭子去将它打碎,里面的食物都会掉出来。大家则会去抢掉落的食物,鞭打的人因距离牛最近,便可以获得很多的食物。不过一些家里殷实的人是不屑于去争抢这些食物的,这就是迎春牛的活动。


而关于下一句,则更好理解了,唐代以“胖”为美,但那时候的“胖”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体重。那时候的“胖”其实是指丰满、丰腴的美,可不是我们今天认为的体重越重越好,因此大家一般都喜欢略微丰腴的女子。太瘦的女子常被认为不健康,农活繁重,看着太瘦就没力气,农活或许做得不好。如今都追求瘦,不过也应适度保持身体健康。


而其中“不看灯”的大概意思就是说,不去看花灯,花灯是一种很美好的事物,具有很大的欣赏价值。但因古代娱乐活动比较少,看花灯则成为人们消遣的一种乐趣。不过在古代的时候,一般以男人为尊,女性则会受到很多限制,比如说看花灯这种事情,一般女性就不可以去,去了则被人认为行为不检点。


在古代,出现许多这样的俗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民间有着很高的传播度,而古代很多人也以此为准则。这被认为是一代人的智慧,毋庸置疑,一个身体健康和行为举止端庄的人一般都颇受大家的欢迎。这种描述人的俗语之外,当然还有许多描述天气自然景观的俗语。


古代注重农业发展,但那时候并没有天气预报,于是人们很是善于观察。“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有蛇出没的话,晚上很有可能会下雨”。这些都是古代人民的智慧。“辞达则止,不贵多言”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人注重言语的简洁,如果事情紧急,还长篇大论的话,则会导致事情耽误。


语言可以最直接表达一个人的观点看法,在使用语言的时候,也应该合理使用。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在使用语言时,也应该注意表达方式。可以委婉,也可以直接,但总是需要知道语言的艺术,让每一句话都可以发挥它最佳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春牛   朗朗上口   稠密   农活   花灯   丰腴   俗语   毛发   迎春   美文   俗话说   所说   注重   食物   古代   语言   简单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