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小说、古诗、文言文阅读"样板"题选

2020高考小说、古诗、文言文阅读"样板"题选

王老师阅读写作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

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

“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杉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青、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廊中露头的月亮:“真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小孩说。

“什么森林?”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说,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那个晚上,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警察阿斯托弗便骑车去巡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溜烟跑掉了。

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A. 马可瓦多一家人在寒冷中呼出的气息像各种云雾,既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也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反映沉重的生活,是“含泪的笑”。

B. 小孩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并看到树枝的形状像牙膏、脸、乳酪等,遍布的树叶是字母,表明孩子们极富想象力和他们的天真可爱。

C. “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这幅滑稽的画面既有对马可瓦多的同情,也有对他自私行为的讽刺。

D. “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这两处描写,表现了马可瓦多躲过警察巡查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5. 小说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5. ① ?______开头的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为马可瓦多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环境。 ②?______开头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为下文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出门找柴取暖的情节做了铺垫。 ③ ?______结尾通过描写环境的安静和寒冷,衬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凄凉。④ ?______首尾都描写了环境的寒冷,突出了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会处境,/同时表达了对他们艰辛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同情。

6. 有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藏着真实。请从“荒诞”和“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荒诞 : ① 情节荒诞 。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做森林,(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 ②笔法荒诞 。小说情节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却把小米开尔写成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夸张变形的荒诞笔法。

真实:① 塑造的人物真实 。马可瓦多和家人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的代表,真实可信。 ②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如介绍小米开尔“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使后面他把广告牌当成树林的情节显得合理可信;叙述阿斯托弗的近视以及他不戴眼镜的原因,为下文阿斯托弗没看见蜷缩着的马可瓦多这一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③ 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情况)真实 。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柴取暖,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B项,“表明孩子们极富想象力和他们的天真可爱”不当,这样写是为了照应上文“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C项,“也有对他自私行为的讽刺”不当。作品对马可瓦多是同情的态度,没有讽刺。D项,“表现了……轻松喜悦的心情”不当。“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表现的是马可瓦多躲过警察巡查后的“庆幸”心情,“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也不能表达“轻松喜悦的心情”。故本题选A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找到句子,然后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从“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心理”“暗示人物的命运和文章的主旨”的角度作答,此题句子在文章的小说开头和结尾,开头“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写出天气的严寒,为马可瓦多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环境;从结构看,“寒冷”为下文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出门找柴取暖的情节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结尾“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 描写环境的安静和寒冷,从人物的角度衬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凄凉;综合看;首尾都描写了环境的寒冷,首尾照应,突出了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会处境,表达了对他们艰辛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同情的主旨。

【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有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藏着真实。请从‘荒诞’和‘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此题考核探究作品情节的能力。这要要阅读全文,从“荒诞”和“真实”两个角度探究作品的风格,题干中给出具体的答题方向,作答时提出“荒诞”和“真实”的表现然后列举文中的具体例子分析即可,如情节荒诞,然后列举文中的具体内容,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做森林,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 其它同理。

《早发剡中石城寺》阅读练习附答案

2019-02-03 阅读答案

早发剡中石城寺

赵嘏

暂息劳生树色间,

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

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

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

回首尘中见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B.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秋景而深感遗憾。

C.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此山以慰藉情怀。

D.作品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饶有韵味。

1.(3 分) B(“烟霞”,泛指山水、山林。“去”,离开。该句意为诗人辞别宿处的山水胜景离去。)

2.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6分)

①(描写手法)写景上视听结合。竹编的门半开半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

②(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描绘竹门半掩、寺院晨钟隐隐回荡、雨后松林苍翠宁静、白鹤刚刚飞回的清幽静谧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山中世界的喜爱。

③(修辞或描写手法)反衬(或“对比”“衬托”)。“松”“竹”象征高洁,“鹤”象征闲适,与俗世中奔忙忧劳的自己形成对比,呼应尾联末句,表达自己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凄苦。

④(结构)巧妙扣题。“竹户半开”,可见更有早起之人;“钟未绝”,表明时间尚早,都照应了题目“早发”二字,用笔绵密严谨。

⑤(结构)前后呼应(或“与尾句呼应”“结构缜密”)。颈联描写了山中优美宁静的景象,与末句在尘世中回首遥望“此山”相呼应,表达了对山中闲适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⑥(语言)用词精当(或“精于炼字”)。“静”字表现了松间的宁静,“霁”字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渲染出了静谧、出尘的氛围。[6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如“以声衬静”“视角俯仰”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骆钟麟,字挺生,浙江临安人。顺治四年进士副榜,授安吉学正。十六年,迁陕西盩厔[注]知县。为政先教化,春秋大会明伦堂,进诸生迪以仁义忠信之道。朔望诣里社讲演,访耆年有德、孝弟著闻者,见与钧礼,岁时劳以粟肉。立学社,择民间子弟授以小学、孝经。饬保伍,修社仓。莅狱明决,所案治即势豪居间莫能夺,人畏而爱之。县城去渭不十里,钟麟行河畔,知水势将南浸,议自览家寨迤东开复故道,众难之。康熙元年夏,大雨,渭南溢,且及城,斋沐临祷,自跪水中,幸雨止,水顿减,徒而北流者数里。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八年,擢江南常州知府。常州、县赋重,科条繁多,吏缘为奸。钟麟立法钩稽清逋,吏受成事而已。属邑岁例馈漕羡三千金,钟麟曰:“利若金,如吾民何?”峻却之。诸漕卒咸敛手奉法。初,钟麟在盩厔以师礼数造李颙庐,至是创延陵书院,迎颙讲学,率僚属及荐绅学士北面听。问为学之要,颙曰:“天下之治乱在人心,人心之邪正在学术。人心正,风俗移,治道毕矣。”钟麟书其言,终身诵之。已而江阴、靖江、无锡诸有司争礼致颙,颙为发明性善之旨,格物致知之说,士林蒸蒸向风,吏治亦和。九年,大水,发仓廪,劝富人出粟赈,民无荒亡。十年夏,大旱,葛衣草履,步祷不应,言知府不德累民,涕泣并下。寻丁母忧,士民乞留,不可。既归,连遭父丧,以毁卒。郡人论贤有司知治体必首推钟麟。

(节选自《清史稿·骆钟麟传》)

[注]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省周至县。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B.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C.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D.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朔望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农历以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一月的长度。

B. 孝弟即孝梯,指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儒家倡导并恪守的传统伦理道德。

C. 小学是隋唐后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总称,有别于教授修身、治人之道的大学。

D. 斋沐即斋戒和沐浴,古人参与祭祀、外交等重大活动前,洁身净心,以示虔诚庄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骆钟麟重视教化,礼遇乡贤。担任盩厔知县时,他以仁义忠信教导诸生,走访乡里宜传教化;拜访德高望重的老者和以孝悌闻名的人,并以平等之礼相待。

B. 骆钟麟施政惠民,为官清廉。常州州县赋税苛重,条目繁多,他订立法度,清查账目,使官吏们再不能作奸渔利;在他的垂范影响下,漕卒们都收手守法。

C. 骆钟麟崇敬鸿儒,重视学术。在盩厔任上,他对当世大儒李颙以师礼相待,多次亲往拜谒,并创办延陵书院,邀他讲学,在李颙影响下,士林吏治为之改观。

D. 骆钟麟关爱百姓,积极赈灾。渭水泛滥,他跪水祈祷;常州洪水时,他开仓赈济,劝富人捐粟赈灾,使百姓不致流离失所;大旱之际,他自责知府失德,连累百姓。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莅狱明决,所案治即势豪居间莫能夺,人畏而爱之。

(2)属邑岁例馈漕羡三千金,钟麟曰:“利若金,如吾民何?”

13. (1)(骆钟麟)亲临监狱明察决断,所查办的案件即使权势豪族居中调解也不能改变(判决),人们既畏惧又敬爱他。

(2)下属地方按每年惯例馈赠三千两漕费余银,骆钟麟说:“从这些钱中获利,百姓该怎么办呢?”

【解析】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关爱兄弟”错误,悌,敬爱兄长,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C项,“在盩厔任上,……并创办延陵书院”错误,骆钟麟“创办延陵书院”是在他任常州知府时。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莅:亲临;所案治:查办的案件;夺:改变;羡:余;利:以……为利,从……中获利;如……何:……怎么办、怎么样。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骆钟麟,字挺生,是浙江临安人。顺治四年考中进士,名列副榜,被授予安吉学正。顺治十六年,升任陕西盩厔知县。他治理地方以教化为先,春秋时节在明伦堂会集众生员,以仁义忠信之道启迪劝勉他们。每月初一、十五到乡里讲解,拜访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者和以孝悌闻名的人,以平等之礼对待他们,每年定时置办米肉慰劳他们。创立学社,挑选民间子弟,教授他们“小学”和《孝经》。整饬保伍制度,修缮社仓。(骆钟麟)亲临监狱明察决断,所查办的案件即使权势豪族居中调解也不能改变(判决),人们既畏惧又敬爱他。县城距离渭水不足十里,骆钟麟巡查河岸,知道水势将会向南泛滥,商议从览家寨向东重新开挖旧有河道,众人认为这事很难。康熙元年夏天,下起大雨,渭水向南溢出,将到城垣,骆钟麟斋戒沐浴,亲临祈祷,跪在水中,幸而大雨停止,水势顿减,转而向北流淌数里。兼任代理兴平、鄠两县的县令,兴平县世家富豪分结朋党,之前的县令不能整顿,骆钟麟访查获得他们结党的情况,对他们依法拘捕查办。政绩上报为优等,调回京城任北城兵马司指挥,又外任为西安府同知。康熙八年,升任江南常州知府。常州州县赋税苛重,条目繁多,官吏们借此作奸渔利。骆钟麟订立法度,查考账目,清理拖欠,小吏只是接收安排办事罢了。下属地方按每年惯例馈赠漕费余银三千两,骆钟麟说:“从这些钱中获利,百姓该怎么办呢?”态度严厉地退还了这些钱。那些漕运士卒全都从此收手守法。起初,骆钟麟在盩厔曾以对待老师

的礼数多次造访李颙的家,至此创办了延陵书院,迎接李颙前来讲学,率领下属和缙绅学士面北听讲。询问治学的要诀,李颙说:“天下的治乱在于人心,人心的邪正在于学术。人心正派,风俗向好,治国的方针就具备了。”骆钟麟写下了这些话,终身诵读。不久江阴、靖江、无锡等地官员争相礼遇招揽李颙,李颙为他们阐明性善的宗旨、格物致知的学说,文人士大夫都很仰慕他,吏治也越来越和顺。康熙九年,发生洪水灾害,骆钟麟打开谷仓,劝富人拿出粟米赈灾,百姓没有流离失所的。康熙十年夏,大旱,骆钟麟穿葛衣草鞋,徒步祷告(秋雨),没有应验,他自言知府不修德行连累百姓,为之痛哭流涕。不久遭逢母丧离职,士民乞求留任,(朝廷)不同意。归家之后,又接连遭逢父丧,因过度哀伤而死。郡里人议

论通晓治理之道的贤能官吏一定首先推举骆钟麟。

2020高考小说、古诗、文言文阅读


2020高考小说、古诗、文言文阅读


2020高考小说、古诗、文言文阅读


2020高考小说、古诗、文言文阅读


2020高考小说、古诗、文言文阅读


2020高考小说、古诗、文言文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兴平   锯子   知府   常州   人心   兵马   文言文   广告牌   荒诞   古诗   小米   美文   文中   样板   寒冷   情节   森林   真实   作品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