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开除保姆,告诉世人一个大道理:要远离“精神穷人”

蜀汉昭帝刘备在遗诏《三国志·蜀志传》中提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已然成为了警世之言,时刻都在提醒人们为人的准则、做人的道理。人存活于这世间,要“行得正,坐得端”,在社会上才会有立足之地。

马未都开除保姆,告诉世人一个大道理:要远离“精神穷人”

社会之中,一个人的品性是决定其发展长远的重要因素,诚信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更是一个人的“自重”和“尊严感”。自古以来诚信都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诚信的人心中都有一杆称,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有诚信的人自然就有不讲诚信的人,马未都的保姆就是一个不诚信的人,将之开除之后,马未都还告诉大家一个大道理:要远离“精神穷人”。说到马未都,想必大家都不觉得陌生,他是一位鉴宝专家,很多人也通过电视节目认识了这位鉴宝能力超强的老先生。

马未都开除保姆,告诉世人一个大道理:要远离“精神穷人”

马未都先生家中雇有一保姆,这位保姆干活勤快利索,家中也是井井有条的,本来遇到这样比较称职的保姆是一件好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马未都逐渐发现了这保姆有一缺点,那就是她喜欢搞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比如从马未都家中顺点儿蔬菜、水果类的东西,虽然东西不贵,但总归是别人的东西。

马未都本想着她犯一两次也就罢了,却没有想到这位保姆一犯再犯,忍无可忍之后便找到了保姆谈话,并告诉这位保姆: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说,自己也会想办法帮助她的。保姆听后也表示自己一定不会再犯,但是已经养成习惯的她,没过多久还是开始了自己小偷小摸的行为。见此情况的马未都,这一次没有再找她谈话,而是直接将她开除了

马未都开除保姆,告诉世人一个大道理:要远离“精神穷人”

后来马未都在做节目时将自己的这段经历讲述出来,并且告诉大家一定要远离如这个保姆一样的“精神穷人”,这一类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他们真正可怕的地方是穷在了自己的精神上。诚信是一个人格局的体现,格局足够大便能有长远的眼光,也就不会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迷惑。

在这个社会上,因人口基数太大,贫富差距自然是明显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所有的穷人就是“精神穷人”,他们中也有很多人在经历了无数的生活磨难之后仍然积极向上的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努力地让自己沐浴着阳光。他们并不会因为生活的贫穷而去做一些违法犯罪之事,这样的人即便是生活在人生的低谷,也会挂着干净的笑容,他们也相信总有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一天。

马未都开除保姆,告诉世人一个大道理:要远离“精神穷人”

反而有一些在生活并不贫困的人,却无时无刻地表现出了精神上的“贫瘠”,他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资源,总是想着通过一些不用太努力的方法去获取,甚至会采用一些违法的手段,脸上也挂着令人不愉悦的神色。他们并不想用自己的双手踏踏实实地去创造财富。

精神贫困的人总会对自己生活不断地抱怨,总觉得是别人亏欠了自己,他们也因此会从别人身上占小便宜来获得满足感,这一类人甚至还会想着坐收渔翁之利。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如果想要收获财富获得成功,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去拼搏,还要做到坚持不懈的拼搏。

马未都开除保姆,告诉世人一个大道理:要远离“精神穷人”

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着“成功”的到来,那么它永远不会到来,这样的人也永远走不出贫困的世界的,即便在物质上获得了财富,但是整个人依旧是“贫困”的。这一类人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负能量,如俗话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在个人之间,但多数人都能分辨这些“精神贫瘠”的人,也会避免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我们一定要坚守好心中的目标,保守诚信,不要被外界所干扰,做一个能够站立于这世间的正人君子。我们更要以身作则,教导好自己的下一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让他们拥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资料:

《三国志·蜀志传》

《太子少傅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蜀汉   穷人   保姆   渔翁之利   小偷小摸   精神   贫瘠   大道理   美文   长远   世人   格局   贫困   家中   好事   事情   诚信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