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特朗普如何给美国战机降成本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自大选获胜成为美国候任总统后,喜欢经常“用推特打不听话小孩的屁股”。在美国的大企业中,之前曾被他“打屁股”的先是运营商Carrier,接下来是福特,近日又轮到了洛克希德·马丁。特朗普日前在其推特上称,“鉴于洛克希德·马丁F-35项目巨大的成本和超支情况,我已经要求波音生产的可以与之媲美的F-18超级大黄蜂拿出一个报价。”此话放出去没几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EO就向特朗普“汇报”说:该公司承诺将F-35项目的成本大幅降低。笔者闻此轶事,不仅哑然失笑。

经济学家们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通商品的生产应该让私人企业来做,公共品的生产则由政府负责。虽然一般来说私企的效率比国企更高,但因公共品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不能像普通商品生产那样追求利润最大化,否则就等于是对国民的“盘剥”;而没有利润的生产,私企自然是不感兴趣的,所以公共品只能由政府(国企)来提供。然而这个道理也不是绝对的,在高度市场化的美国,他们就愣是在公共品中划分出一些“半公共品”,让私人企业也参与投资生产经营。美国人这样做的理由是:私企的效率比国企更高,因而能让私企参与的事情尽量让私企参与,包括某些公共品的生产。譬如,美国的有些监狱就是由私人企业来经营管理的,甚至连高精尖的军事装备也会交给私人企业研制生产,政府只负责下订单、提要求。如上所举,F35是目前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尖端的战机,它的生产商却是一家私人企业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而在人们的印象中,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但也许并非人所皆知的是,它同时也为美国军方制造战机,如著名的“大黄蜂”系列就是由它制造的。

或许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美国政府的这种做法太“冒险”了:私人企业怎么可以承担如此重要的尖端军事武器的生产任务呢?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军事装备都是由国企负责生产的。但事实上,许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就是这么干的,居然也并没有危及到他们的“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这的确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当然,即使是“半公共品”,其本质仍属于公共品,说它是“半公共品”,只是就它的生产方式而言。因而,它与普通商品的生产也是有很大区别的,需要一些特殊的制度设计:首先,政府要实行“特许经营”,即由谁来生产要经过政府的许可;同时,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的严格监管;而且,政府还需要控制制造商的利润率。显然,完全不赚钱的事情,私企也不会干;但如果放任让私企在这些“半公共品”的生产中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要说作为买方的政府,其财政承担不起昂贵的价格,议员和选民们也不会答应——在他们那里,除了必须保密的尖端技术,军事装备的制造成本也是要“财务公开”的。

这样问题就来了:以政府在这些尖端武器制造过程中注定无法消除的信息不对称(要知道,有些武器的制造连研发人员也是私企的,政府只负责审批和验收),如何防止制造商在财务数据方面“作弊”(刻意抬高价格)来谋取不正当的暴利呢?

经济学自有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竞争”。竞争不但可以提高质量,而且可以压低价格,这一基本的市场规律不仅适用于商业领域,同样也适用于上述“半公共品”的生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EO 之所以如此痛快地答应特朗普将F-35项目的成本大幅降低,“不打自招”地证明了此前他们的报价含有不少水分。若是由其独家垄断战机的生产,出于商人的本性,他们就会用种种办法来“吃定”政府。前面说过,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政府不可能掌握生产F-35所需成本的全部细节。

“不幸”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遇上了一个同样是商人出身的候任总统——特朗普,后者只用了再简单不过的一招:在推特上表示他会让马丁公司的对手——波音公司就相类似的产品也给出一个报价,就轻而易举地让那位CEO服了软。毕竟,对洛克希德·马丁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生意,而且还涉及到与政府的关系。——据悉,该公司净销售额中的78%来自美国政府的订单。特朗普用最简单的“竞争”这根“降魔杖”,将为美国政府省下一大笔钱。怪不得外媒就此评论说,特朗普虽然有很多地方让人看不惯甚至看不起,但作为一名曾经的商人,他或许在治国方面确有其不同之处。而在笔者看来,他的这种深入骨髓的“市场意识”可能也会表现在他上任后即将展开的外交事务上。比如,稍早前他居然试图拿是否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来跟中国政府做点什么“交换”。——在后面的“周记”中,笔者将对此问题展开一些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半公共品”领域的竞争与普通商品领域的竞争还是有所不同的,后者可以全面放开,而前者只需挑选那么几家参与就够了。

由于国情和体制的不同,中国虽然也已在二十多年前开始搞市场经济,但不要说像美国那样把监狱、战机这样事关“国家安全”的公共品也交给私人企业去做,只要国内经济还过得去,即使是一般的重要资源,如石油、电信、金融等等,政府也很难下决心真正向私人部门开放。不过,近年来由于“稳增长”的压力和基建资金的匮乏,中国政府也开始尝试推广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意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具有“半公共品”性质的生产方式。

当然,中国的PPP模式主要限于如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而绝不会运用于尖端军事设备的制造。尽管如此,中国也应该从上述“特朗普压价”的故事中借鉴到一些经验,那就是:竞争出效率,竞争降成本。用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的话来说,竞争乃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有了比较充分的竞争,即使是像基础设施这样的公共品(若使用PPP模式就成了“半公共品”)生产,也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没有竞争,即使是普通商品的生产,也注定是高价低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美国   战机   洛克   波音   美国政府   马丁   中国政府   成本   私企   国企   美文   中国   竞争   政府   商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