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错过莎士比亚?

为什么不能错过莎士比亚?

歌德说,读完一部,我就像一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眼看到了光明......

这个俘获大文豪歌德的男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我们尊称他:莎翁。

莎翁一生创作38部戏剧、155首十四行诗、2首长叙事诗和其他一些诗歌。像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你一定不会陌生。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全球各种主要语言,剧本在全球累计演出次数迄今无人能及。没有人会质疑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为了纪念莎士比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他的忌日(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莎士比亚的读者

熟读莎士比亚作品的人,确实可怕——优秀得可怕!

如果列一个莎翁忠实读者清单,上面会写满如雷贯耳的名字:歌德、狄更斯、雨果、丘吉尔、霍金、鲁迅、金庸……

歌德说: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

丘吉尔说:宁可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金庸说: 如果有一天能上太空,又只能带一套书,那必须是莎士比亚全集。

……

为什么不能错过莎士比亚?

除了这些名家,你身边可能还有更多莎翁爱好者,他们同样是那么卓尔不凡:

首先,他们告别了语言的贫瘠和荒芜

相比谈吐苍白、无趣的人,他们脑子里装满莎翁的金句,随口借《无事生非》的一段情话,就能撩得众人心神荡漾:

我愿意生活在你的心里

死在你的怀里

葬在你的眼里

莎翁是把语言玩到极致的人,同一句话,能把你说哭,也能把你逗笑。枯燥的灵魂若有他的灌溉,一定会变得魅力十足。

为什么不能错过莎士比亚?

再者,他们拥有对一切叙事文学的欣赏力

莎翁的读者像资深的文学系教授,每看一部小说,都能把人物、思想、叙事技巧分析得头头是道。

因为莎翁是近现代叙事文学的奠基者,也是难以超越的巅峰。

其作品涵盖了世间所有主题:爱情、复仇、历史、战争……后世400年内的经典名著,无不从中借鉴。

但凡是写爱情的,成就超不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写复仇的,超不过《哈姆雷特》。

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名篇出莎翁。看懂了莎翁,就看懂了世界文学。

为什么不能错过莎士比亚?

最重要的,他们都是洞察人性与命运的大师

莎翁一生所写悲剧10部,喜剧14部,它们是对人类两种命运走向的总结,有历史的深刻、哲学的思辨、政治的机谋、心理学的洞察、诗人的浪漫。

未来充满未知,但莎翁戏剧会告诉你方向;人性充满复杂,但它会告诉你有迹可循。

洞悉人性的人,做人更宽厚。知晓方向的人,做事更坚定而自信。

《哈姆雷特》有句台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霍金以它作为终身信念,在它启发下,写出物理学巨著《果壳里的宇宙》。

为什么不能错过莎士比亚?

莎翁中译第一人

朱生豪

说起莎士比亚与中国的缘分,要追溯到1839年,大清宣宗道光十九年,乙亥。

那时,刚刚受命钦差大臣的林则徐,正在广州为禁绝鸦片之事殚精竭虑。

这位不通洋文的翰林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就在他与狡猾的英吉利鸦片贩子周旋争斗的同时,英国文学史上那个最重要的名字,因为他,第一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大半个世界之后,梁启超把Shakespeare译定为“莎士比亚”——和他同时代的鲁迅一样,虽然他们都未看过莎士比亚的戏剧演出,但丝毫未影响这位大文豪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1922年,中国剧作家田汉发表的译作《哈姆雷特》,标志着中国第一次有了以完整戏剧形式白话文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

1935年,一个名叫朱生豪的24岁编辑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来,这成为中国大陆《莎士比亚全集》的权威译本。

为什么不能错过莎士比亚?

西方文学翻译家苏福忠说:“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种译本超过朱生豪的译本。”

敢翻译400年来首屈一指的巨著,朱生豪一靠过硬专业本领,二靠傲人的才华,三靠爱情,四靠国恨。

为什么不能错过莎士比亚?

当年,日寇耻笑我国没有莎翁文集译本,朱生豪闻言挺身而出,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日夜奋笔。

朱生豪与太太宋清如是出了名的伉俪情深。

为什么不能错过莎士比亚?

他把毕生写情书的劲头,都用在翻译爱情戏的对白上,所以你看到中文版罗密欧的告白,《仲夏夜之梦》里青年们的欢闹,都是真真切切恋爱男女的模样。

朱丽叶:一千次的晚安!

罗密欧:晚上没有你的光,我只有一千次的心伤!

为什么不能错过莎士比亚?

而当日军炮弹落在屋子附近,被轰得漫天飘散的稿纸上,写的正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也是朱生豪本人的慷慨陈词: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opposing end them.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

通过斗争把他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莎士比亚   丘吉尔   霍金   歌德   罗密欧   鲁迅   果壳   巨著   译本   英国   美文   中国   戏剧   作品   爱情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