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期间,待在家里为什么“不出活儿”?

读博期间,待在家里为什么“不出活儿”?


来源: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作者:爬树鱼

“读博”这个词,其实特别名不副实。“读”这个词,一般是用来描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而博士生其实还真没几门课。于是,很多博士生就无比珍惜这变相的假期,跑回家啦!比如,我读书那会儿,班里就有个“家里真有矿”的同学,北京三环内的大平层啊!刚开学那会儿几乎见不着他人影,估计应该是回家吃香喝辣去了。不料,没几天,这兄弟就卷行李住回了我们学校那没电梯没空调没独立卫浴的“三无”宿舍,说是被他娘赶回来了……


此帖子的用意倒不是讨论家庭矛盾,而是,借这事儿,非常正经的讨论一个博士生群体的共同规律:待在家里,很难“出活儿”。此规律几乎毫无例外。你猜为啥?


1.待在家里,你就离你导师远啦。是,咱现在有微信,但是,你猜猜,为啥我发现学生论文有重大问题时通常会要求和这个学生面谈?以及,为啥网上授课的效果不如现场讲课呢?纯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讲,现场聊一个问题,哪怕是开几百人那种大讲座,我都能通过观察听众的反应分析对方听懂了没,自己要不要多讲点儿,或者出个思考题拓展一下对方思路。同理,哪怕你跟你导师闲聊呢,他老人家也有可能发现你的学术兴趣点哦。


2.待在家里,你也离学术热点远啦。“热点”是会长腿儿的,你信不?每所大学每年搞那么多讲座,总不至于是教授们出于拜访老朋友的目的假公济私来旅个游,对吧?


3.待在家里,你会丧失一种学习的气氛,进而转向修读字面意义上的“躺平学”。学习气氛可能是图书馆的同学给你的,比如发现旁边那个小朋友在解微积分,你应该不大好意思看综艺视频;也可能是你同学给你的,比如同宿舍那位一个月能从图书馆借十本书回来看还能写个一万字读书笔记;甚至还可能是你师兄给你的,比如师兄今年论文盲审居然挂了!与之相对,待在家里的话,你八成只会觉得,嗯,我还挺努力的。我一上午都看了三篇论文了!


读博期间,待在家里为什么“不出活儿”?


4.待在家里,你还有可能被感染一种忧伤抑郁的情绪。我说的倒不是你爹娘会嫌弃你(尽管完全有可能哦,嘿嘿),而是,在吃瓜群众的眼里,比如你的七姑八姨,楼下晒太阳的八十岁老太太,小区门卫老大爷,他们往往会认为“在学校读书=人才”,“家里蹲=失业”。如果是寒暑假倒还好说,你们小区应该到处都是无所事事的大学生。但如果是正常学期当中……我只能说,吃瓜群众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5.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作为博士生,你应该记住,你是学生啊,不是成熟的科研人员!你身边的大学老师当然有很多是坐在家里写论文的,这是事实;但是,即便是你导师也要定期出门开会(或者至少是线上会),跑到院里和同事们交流,等等。换言之,你导师吃不准的也得问别人。至于博士生,大学里那么多带各种头衔的老师供你免费咨询,这可以说是人生中最后一个全院老师为你服务的机会啦。千万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热点   活儿   博士生   这个词   美文   师兄   导师   讲座   规律   气氛   说是   家里   同学   老师   论文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