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邦德·艾伯蒂《孤独传》: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作家周国平曾说过:“从哲学的角度看,孤独不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是客观事实,是人存在的本质。”

你孤独过吗?你所经历的孤独,是生命馈赠给你的礼物,还是自由的别名?

英国女性作家费伊·邦德·艾伯蒂,是约克大学的高级讲师,她的研究领域涉及药物、身体、性别和情感等。

读完艾伯蒂的著作《孤独传》,我对孤独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孤独并不只是一种个体的感受,它更是与我们的婚姻、养老、教育等密不可分。可以说,寂寞会令人发慌,而孤独,则是饱满的。

伊·邦德·艾伯蒂《孤独传》: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其一,老年人孤独的实质,是与他人在情感上的某种疏离

人老了,最切肤的感受就是孤独。尤其是儿女各自成家,又离得很远的那种空巢老人。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或者电视画面:老人开开心心地做好了一桌子菜,左等,右等,等着儿女回家相聚一堂,时钟在一分一秒地划过去,甚至可以听到安静的夜空被划破的声音,老人等到很晚,饭菜凉了,老人热了又热,等来的却是儿女的一个电话:我临时有事,回不来了,你自己吃吧。

写在老人脸上的寂寥和落寞,让穿透屏幕的观众为之感到心酸。这样的孤独,也许真的是无法排遣的孤独。

作者费伊·邦德·艾伯蒂在《孤独传》中说:老年人孤独的内核实质上并不是独自一人的状态,而是与他人在情感上的疏离。

老人之所以会感到孤独,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对于家庭没有了奉献,无足轻重,身体机能也严重下降,甚至会因病麻烦家人。

费伊·邦德·艾伯蒂认为:老年人是否孤独取决于老龄化和社会关怀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个体,家庭和社会的质量。

所以,请我们尽己所能地关爱自己的父母,不要让他们感受到孤独。

伊·邦德·艾伯蒂《孤独传》: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其二,爱情到底能不能治愈孤独?

画家蒋勋说过这样一句话: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常常有单身青年说,自己很孤独,需要找个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毕竟两个人谈谈情,说说爱,就不会孤独了。

但往往却是,两个人并没有让他解除孤独的感觉,甚至会拥有更糟糕的孤独感。

著名的才女作家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流传已久,张爱玲送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写了这样一段话: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张爱玲如此喜欢胡兰成,他们爱得如此热烈,最终胡兰成还是移情别恋,而张爱玲之所以是张爱玲,就在于她对于孤独是有着自己的掌控的,当晚,她就趟着水离开了胡兰成,去了美国。

晚年的张爱玲过得甚是冷清,她与孤独作伴,也与精神富饶的自己作伴,别人看她冷冷清清,她自己不这么觉得,更没有通过找个伴侣来填补自己的孤独。

她说:我结婚本来不是为了生活,也不是为了寂寞,不过是单纯地喜欢他这人。

一个人孤独,两个人未必就不孤独。

由此可见,学会如何和孤独相处,如何在孤独时候掌握自律的方法,才是我们需要去认真思考的。

伊·邦德·艾伯蒂《孤独传》: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其三,过度使用网络,会加剧孤独感

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名词“社恐”。有社交恐惧症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面对面的时候,这类人群会表现出少言、木讷、紧张、不知所措,不希望别人的目光注意到自己。

线下的时候,却又是完全不同的样子,在各种社交平台上侃侃而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情感大师,非常活跃。

“社恐”的人群更容易感受到孤独,是因为他们过度地使用了网络。

作者费伊·邦德·艾伯蒂在《孤独传》中提出了她的建议:社交媒体只能作为线下交流的补充,而不能替代线下交流,只有这样,你我才不会被孤独感包覆。

在作者的见解里,我们要适当而正确地使用社交媒体,因为社交媒体不是原罪,而是一种工具,不要把社交媒体当成社交的全部。

走出去,迎着风,沐浴着阳光,面对面地交流,才能缓解孤独。

伊·邦德·艾伯蒂《孤独传》: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其四,物质至上,可能会让人更加孤独

有人说,有钱了,就不会孤独。想要什么都可以随便去拥有,不想出门,手机上操作一番,饭菜送到门口,快递接踵而来,需要什么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有钱。

那么,钱真的能够填充一个人的孤独感吗?

为什么有很多经济成功的人士,因为成功,而把自我价值建立在“有钱”上,却更加地感到孤独?

为什么当一个人被钱包裹的时候,却会时常感到迷茫,更加承认物质至上,孤独却与物质周而复始让他觉得空虚?

作者费伊·邦德·艾伯蒂在《孤独传》中说:物质至上,可能让人更孤独,但同样的,孤独也可能会让人更加物质至上。如何解决?那就多与自己的身体发生一些联系与互动。

别闷在房间里,去做一些户外运动,散步不用花钱,却可以让你产生与人交流的愉悦,不让你感到孤独。

不 再物质至上,便能适度缓解孤独,何不试试呢?

伊·邦德·艾伯蒂《孤独传》: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结语:

蒋勋在《孤独六讲》里说: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当我们明白了孤独的本质,就会乐于享受孤独,做一个通透的明白人。

请享受孤独,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而不是寂寞发慌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约克   孤独   寂寞   可能会   美文   饱满   老年人   社交   儿女   物质   老人   作家   身体   情感   媒体   喜欢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