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北的县城——漠河

漠河,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是我国的最北端,位居中俄界河,黑龙江之滨,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县份,境内有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锡伯、土家,等11个民族,中国最北的嫩漠公路从东向西穿越境内,北部最北一条铁路嫩林线,自东南部塔河县入境,东西横贯全境,县城至北极村83公里,漠河与俄罗斯赤塔州,阿穆尔州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242公里。

漠河不愧为祖国最北端的县城,还未入夜,己冷气嗖嗖,凛冽之风,令人打颤,北极风确实威风八面,与内陆的风的确不一样,因为,我是在四季如春的贵阳长大的,从没有领教过北极野外的阵势,北极风肆虐吹来,短袖单裤就像冰纸一样贴在身上,吸走了身体的全部热量,此时,再有绅士风度,再有壮士的伟岸,也不敢在横吹的北极风的屋檐下,不低下那颗自以为高贵的头,此时,如有南方农村温暖的竹编手持火笼,我一定会西装革履地抱着火笼满街走,让漠河人开开眼界,这可是中西合璧原创的现代化绿色时尚加温抗寒装备,我们一个个冷得虾似地弓着腰,小跑步的窜回宾馆,一夜惊诧无语。

清晨起床洗漱时,那水透骨刺髓,用南方人的方言来形容叫太差劲啰,我们几个约好今天要继续向前直至漠河北极村,为抵御寒冷并顺利北进,大家在当地同行的带领下迅速赶到县的北极市场买衣服,很快每人都买了件廉价的茄克衫披挂起来,上车后我们就没有停顿,义无反顾地一直往北走,大有一股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心负着寻北的希望的雄迈豪情,很快就驱车进入了北极村的势力范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横跨公路的牌楼,牌楼两边路肩上种了两排整齐的行道树,象仪仗兵似的肃穆威武,笔直地站着一直伸向北极深处,微风吹过,绿影婆娑,响起整齐划一的沙沙声,好像是在热烈欢迎我们这些寻北的不速之客,使人顿生劝君更进一杯酒,谁说塞北无故人的亲切感。

下车后走过牌楼,迎面就横卧着一堵墙似的矩形碑,碑上镌刻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中华北陲”整个碑体显得极其纯朴厚重,就像东北人的性格,碑后有个亭子,匾牌上书“北陲亭”亭子的结构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似乎让人又看到江南姑苏斜风细雨中的亭台楼阁。这一南一北,南腔北调的碑亭相依互立在这北极之地,竟然是那么的和谐,富有美感,听当地人说:进了这碑亭就进了北,现在到处都是北用不着找北了,细嚼同行的谆谆话语,还真的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顿时感觉北气扑面,润物无声,好不畅快,往前走就看到北极村的村碑了,村碑是用水泥石块垒砌而成的,村碑正中书刻了“北极村”三个描红大字,主碑边塑有一些高矮不齐崎形怪状的山石陪衬,很有些苏州拙政园,狮子园和留园讲究的那种奇,丑、漏、透的园林观赏艺术的味道和遗风,围绕村碑的四周随意地铺放了许多较平的石板块,周边种的几株东北幼雪松,和地上自由地长着的茸茸小草为村碑增添营造了许多盎然生机。

那雪松和小草的绿色,虽不如南方绿的青翠欲滴,却也绿的倔强憨厚。我七观八看,终于进入了北极村,北极村原名漠河村,是现今北极乡政府所在地,又称漠河乡,是我国大陆最北的临江村镇,漠河县开辟北极乡为“北极村风景旅游区”成为全国最北的旅游景区,它依山傍水,民风纯朴,乡土气息浓厚,植被和生态环境保存完好,自然条件优越北极村有一个广场,旅游景点基本上围绕广场展开正面就是名闻中外的黑龙江,江水温和地从村边静静流过,枯水期江面只有二、三百米宽,没有文人骚客想像的烟波浩渺,更没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我看到的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江水流着流着昼夜不舍,似乎在向人们娓娓述说着那悠远而沉重的历史。

我就这样独自到了漠河,并找寻到了北,过去的北都是地理空间上的方位概念,今天的北却是现实的北,是踏踏实实的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北,看在眼里溶在心里的北,如果你今生不到此地,是体会不到北的滋味,虽有北的概念,但还是永远找不着北,这大概就是身临其境和隔靴搔痒的天壤之别吧。

中国最北的县城——漠河

北极村的“北”字

2010年6月7日作于:黑龙江省,漠河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漠河   鄂伦春   东向   大兴安岭   火笼   漠河县   碑亭   北极   牌楼   亭子   黑龙江   雪松   纯朴   江水   大字   美文   中国   县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