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艰辛,仅仅是因为不够努力么?

很多人努力一生,辛劳了一生,仍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呢?

我曾在一个谈人生的视频中看到那么一句话,“用纯粹的力气养活自己,不是在努力的改变未来,最多只能算承受自己以前结来的果实”。

“承受”,就是接受以前所带来的后果,而自身依旧停留在这个阶段。

以一个家庭背景为零的农村孩子为例子。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要承受的,就是他如今所处的家庭氛围,仅是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和父母对社会的认知水平,远远不足于和城市中的孩子相比。

在如今全民4G和5G的时代,大家知道吗?还有很多农村处在2G的信号,我的老家曾是处于2G信号,偶尔能够收到3G信号。

当农村的孩子进入学龄期读幼儿园时,只是为了能有一个上小学的资格,进入小学后需要接受教育资源配置,也就是承受这种情况--教育分配不均。

能想象城市的孩子,小学已经开始学英语了,而农村的孩子,还在改正文章中的错别字的这种情况吗?

另外这个教育资源并不是单单指的书籍之类的,而是德智体美劳。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想到自己小时候的学校,或者去看那些很多小镇上的学校,连最基本保护人身安全的围墙,绝大部分都是豆腐工程。不论足球场,音乐教室,画室,手工室,运动器械了。

不可能,根本没有。

到了初中后,这个农村的孩子,是以根本不能生活自理的年纪去学校住宿。而这些年,由于孩子的数量在大规模减少,大量小镇上的学校开始了并校,这个导致的结果就是学校和家之间的距离一下就拉大了好几倍,所以学校建立了宿舍,让孩子们住读。

但是这种过早的脱离了家庭,独自生活的现象,很多的农村家长不仅没有意识到危害,反而举手赞成。其原因就是,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操心赚钱的事情。

但一个根本不算懂事的孩子,在学校有心无力,但又过早脱离家庭的情况下,你觉得这个孩子的人格养成,学习成绩这两样,会变好的概率是会变大还是变小呢?

不会的这种情况,甚至让孩子存在性格缺陷。

初中过后便是高中,这是这个农村孩子的人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岭,普高,中专还是重点高中。如果大家都是农村走出来的,能明白一点,这三者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

在这个分水岭之后,这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至少考一个本二以上的大学,人生才算出现了一丝曙光。如果没有考上大学,那么以这个农村孩子的背景,看能不能读一个五年制的大专。

而这一次过后,他最重要的命运分割线出现了。

他走出了大学,进了社会至少可以拥有一份不会饿死自己比低层稍微体面一点的工作。而如果他没有读大学,在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情况下,除了从事低端的出卖劳动力的工作,他几乎别无选择。

正如网上所说的“活下去就已经竭尽全力”,更不要谈什么脱离了。

一个活生生的人,谈不上对错的人,从他沦为社会底层的那一刻,绝大多数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双手紧紧抠在这个极速向前的社会上的一个小小的凸起上,保证自己不被甩的太远就不错了。

但我真正想做的事,请大家的敬佩,那些通过努力而脱离底层人的同时,也一定不要鄙视那些正在低头承受的人。

哪怕他们的未来,你一眼就能看穿,也请别挥舞着不努力的大棒去敲打他们,因为一个人,当他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付出贫穷的代价之后,他就已经不欠这个社会的什么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努力   分水岭   镇上   美文   底层   信号   艰辛   背景   农村   孩子   小学   农村孩子   家庭   学校   人生   社会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