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给中国抹黑?

什么是抹黑?本来是白的,用黑墨水或锅底黑给涂抹后,变成黑的了。这就是抹黑。

为什么要摸黑?利益驱使;无知与愚昧乱涂乱抹。

网上一直有种声音,说莫言给中国抹黑。那么,莫言抹黑的原因在哪里?说莫言无知和愚昧显然不成立。莫言可是与屠嗷嗷一起,唯一大陆诺奖获得者。那剩下就是利益驱使了。果真如此?

莫言的作品到底写了哪些内容是在抹黑中国?抹黑中国之后,获得了什么利益?

就是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莫言以叙事的方式,展现了那个场景的某一角,某一落,也许不是社会的全貌,或主要。但至少发生过,出现过。真实而深刻,让我们更加直视我们的灵魂,更加涤荡我们的心灵,心归何处?

比如,他写的《丰乳肥殿》,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丰乳肥臀》里的农场有上万亩荒草甸子,大拦镇的青年男女都被吸收为国营农场的农业职工,金童刚去的时候每天还有六两米饭的定量,到了1960年每天只有一两的量。

霍丽娜死了,上官金童心如刀绞,他坚决不相信出生于名门贵族,留学过俄罗斯的霍丽娜会为一勺菜汤委身于猥琐不堪入目的张麻子。但后来发生的乔其莎事件,却旁证了霍丽娜事件的可能性。当女人们饿得乳房紧贴在肋条上,连例假都消失了的时候,自尊心和贞操观便不存在了。上官金童不幸地目睹了事件的全过程。

一天一两粮食的时代是否存在过?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无法想象饥饿是如何摧毁一个人的尊严,如何扭曲一个人的心理,甚至如何像魔鬼一样驱使一个人去犯罪。那个悲愤时日,留下的印迹是多么不堪负重的一笔。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们从来不曾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萧伯纳如是说。

饿一天没事,饿上几个月会怎样?长期的饥饿等于无限地接近死亡,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或许超出了所有的放弃,为了活着而放弃一切的意愿在死亡面前尤其显得无比的强烈,死亡是生命的终极恐惧,我们唯一恐惧的正是恐惧本身。

在每天六两粮食的时代还能拒绝把绵羊的精液注入母兔体内的乔其莎在每天一两粮食的时代里既不相信政治也不相信科学,她凭着动物的本能追逐着馒头,至于举着馒头的人是谁已经毫无意义。

以上就是莫言讲述故事的场景片段。这就是被一些人视为抹黑中国的依据和内容。

上面真的抹黑中国了吗?上面的事情是否真的存在过?

我的爷爷,就在那个时期,据说还没“包产到户”的时候,就因为“偷”集体的玉米,被捆绑、被批斗,甚至被吊在大树上抽打。因为爷爷家里子女多,分的口粮少,时时饥肠辘辘,所以就到集体地里悄悄搬玉米,结果被发现。

在莫言的小说里,很多男人都是猥琐、奸诈、欺瞒、凶残等坏人,女人也多是欲望难填的坏女人一个。

这就是被人说抹黑中国的罪证。

这是在抹黑中国吗?

没有。

这是莫言在反省。在痛斥那曾灰暗的角落的真正的丑恶的败类!莫言的记录,正是让我们不忘过去,正如有首歌《春泥》所言:“那些痛的记忆,落在春的泥土里,滋养了大地,开出下一个花季”。这才是莫言记录的意义罢。

同样有获诺贝尔奖呼声很高的同行余华,曾公开宣称:“我不怕得罪人,从文学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够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一个优秀作品的真正价值,绝非帝国给予颁发的奖章、头衔和赠予的爵位,甚至皇冠。它还是在艺术上,还是在创造上,在给人类的启示上。

而那些反其道而行之,断章取义,以一概全,以点带面,其实要么无知与愚昧,要么别有用心。诺贝尔奖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得不到的人,永远盯着树干上的葡萄汪汪叫:树长歪了。而这些狂吠之言,恰恰是在抹黑科学与良知,比抹黑什么都可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萧伯纳   中国   金童   猥琐   愚昧   上官   美文   饥饿   农场   馒头   无知   粮食   恐惧   利益   事件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