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风情,在乎“藏”

所谓“藏”,就是遮挡。中国古典园林对于“藏”的诠释不外乎两种:一是正面遮挡,这往往为一般建筑所忌讳,但园林建筑却不很在意。

另一种是遮挡两翼或次要部分而显露其主要部分,一般多是穿过山石的峡谷、沟壑去看某一对象。

园林风情,在乎“藏”

《后汉书》费长房的故事讲述了一卖药老翁藏福地于壶中。后这一典故由明代造园大师计成纳入为园林修造之理,句云:“板壁常空,隐出别壶之天地”、“壶中日月长”等等。

之所以这样说,一是比喻园林艺术取自然之精华,于一微中见天地之博大;更为重要的则是凸现中国园林设计讲究隐世避俗,向往世外桃源的意境。

在古典园林的营造上,“藏景”作为一种园林设计手法行之有效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园林风情,在乎“藏”

所谓“藏景”即是指在园林建造、景物布局中讲究含蓄,通过种种手法,将得意之笔藏于幽处,经曲折变化之后,方得佳境。

园林巨匠计成说:“水必曲,园必隔”,“径莫便于捷,而又莫妙于迂”。

“藏景”本身在造园置景的运用上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细分一下“藏景”的具体应用,可从三点观之。


幽深内敛

园林艺术中,常以“幽深”显示藏的效果,曲径通幽,吸引游客层层深入,步步探奇。

留园虽占地30余亩,但入口却是一条极狭仄的小巷,穿插着几个小小的天井,天井内均陈有嘉木石山,别有佳境。

观赏者沿巷而行,心中油然而生探奇寻幽之情,待到出了幽径,眼前豁然开朗,一片郁郁葱葱,亭台错落,楼阁有致,好个壶中天,好个桃源胜地!没有前面幽巷的“藏景”,这种感触便无从得来。

园林风情,在乎“藏”

曲折迂回

中国古典园林在园路设计上“宜曲不宜直,小径多于主道,则景幽而客散,使有景可寻、可游,有泉可听,有石可留,吟想其间。

所谓‘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对于园路铺设,适宜多取曲折迂回之法。

“以曲求其深,以折求其掩,以弯求其奥,以屈求其藏。”让游者移步换景,在一个由造园者精心设计好的时间和空间序列中畅游,自然也就少不了在弯曲迂回上下功夫。

园林风情,在乎“藏”

分隔有致

“水必曲,园必隔”,园林修造,“隔”是尤为重要的空间布局方式。无“隔”则不成园,“园林与建筑之空间,隔则深,畅则浅,斯理甚明,故假山、廊、桥、花墙、屏、幕、隔扇、书架、博古架等,皆起隔之作用。”

可见,善“隔”对于增加园林景致的幽深感至关重要,而隔的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则多种多样,可灵活取用。

园林风情,在乎“藏”

意贵乎远而境贵乎深。园林风景拥有“藏”的属性,才多了可“寻”、可“悟”、可“游”的空间。

隐藏的景色勾起游人的寻芳探幽之情,这便是因“藏景”手法所达成的园景与游者心理的互动。游人也从互动中体悟到更多游园之趣,可谓相得益彰。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后汉书   福地   隔扇   博古架   园林   壶中   佳境   天井   园林设计   幽深   遮挡   游人   美文   曲折   手法   风情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