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观的《踏莎行》

秦观是北宋婉约派的一代词宗,少游出仕晚,官位也不会高,后来有人将少游举荐给苏东坡,受到东坡的赏识,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后来得到东坡的举荐为官,东坡出仕后一直都陷在党争之中,新旧党莫不将他视为以及异己,少游为苏门学士,也身不由己地卷入党争的漩涡中,一直被排挤贬斥,一生壮志难酬。受乌台诗案的牵连,他和东坡一起被贬,在被贬途中,心中悲苦,于是写下《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

流下潇湘去?

读秦观的《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词人内心迷茫景象,楼台,是京城的楼台,被馋谤之言所围绕,渐行渐远。月光被云雾笼罩,失去了他的光辉,以致看不到的渡口,到达他心中的乐土天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是词人的有我之景,春寒料峭,一个人被困在驿馆里,听杜宇声声,似在催人,不如归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隐隐觉得,归日无期。

读秦观的《踏莎行》

驿寄梅花,东晋陆凯从江南寄梅给长安的范晔,并附詩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鱼传尺素。詩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收到友人的书信,虽然欣慰,却无法化解词人郁结心肠的悲愤。纵有千言万语,一纸素笺却承载不起这万千的离愁别恨。郴江啊郴江,你本来好好的绕着郴山,为什么无故流向潇湘去?这是无我之景,也是词人自问。


读秦观的《踏莎行》

叶嘉莹在《唐宋词十七讲》中说头三句与结尾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的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


读秦观的《踏莎行》

据《夷堅定》记载,少游在长沙时,有一歌女生平裤爱少游的词,并认为少游最能得知其心。请命其母,愿托以终身。少游得知后,深受感动,遂作此词赠女子,并告知她时事严切,不敢江其实带往贬所。后来少游卒与藤州,他的家人带着他的棺椁将至长沙,女子作了一个梦,知道少游凶多吉少,便在途中等候,见到棺椁,绕棺三周,大哭一场,后来自缢,她用生命谱写了一首生死不渝的爱的詩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驿寄梅花   东坡   桃源   棺椁   春寒   词人   楼台   江南   长沙   迷津   斜阳   鲤鱼   杜鹃   美文   潇湘   学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