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尊严《扫黑风暴》观后感


法的尊严《扫黑风暴》观后感

  《扫黑风暴》开播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是哪些要素促成了那些具有完整产业链的黑社会?剧中案件始于十四年前的命案,可见黑社会不是短时间就能成长起来的。

人们的和平生活背后,有着强大的司法机构和人民警察在背书。任何黑社会要长大离不开司法腐败和管控司法的更高权力,要完成“捞人”,中间一系列环境都需要完成“完美接力”,而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交易要能完成接力又靠什么呢?

法的尊严《扫黑风暴》观后感

  上不了台面的必须与能上台面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黑社会的“肌体代谢”。上台面的就是钱,“钱”本是中性的,人们的经济生活离不开钱。

可钱一旦进入黑道,它的本质属性“公平交易”就变味了。剧中的菜霸就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敢怒不敢言,生怕飞来“横祸”。公平交易由此变为了暴力和权势压迫下的“不公平交易”,中国老百姓的传统一般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代意义的法并不在我们的传统中,《红楼梦》也多次提到商家巴结权贵的事例。

法的尊严《扫黑风暴》观后感

  李成阳潜伏十年都未能找到师傅被陷害的源头,可见黑社会不仅“黑白兼顾”,台面上与台面下结合,而且必须有超级严格的纪律。

法的尊严《扫黑风暴》观后感

  看过《教父》的对此一定印象深刻,黑道上混的人必须“杀伐果断”,“心如蛇蝎”。因为那个生态里,不容许犹豫不决,也不可能保留“妇人之仁”。“狠”!常常需要赌上性命,警察出身的李成阳在面对危局时表现出的“狠劲”也是环境所迫。

法的尊严《扫黑风暴》观后感

  小白脸张艺兴扮演硬汉林浩,多半是为了取悦年轻观众。不错,警察必须勇敢,因为他们面对的可能是一群亡命之徒。勇敢其实是种稀缺的品质,与正义结合塑造英雄。可警察在普通百姓的口碑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建国七十多年,我们今年刚刚有了自己的民法典。可见百姓对法律服务还是比较陌生的,日常裁决冲突的恐怕是权力。即便在脱亚入欧的日本,律师人数也不过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法律服务普及度越差,权力的地位就越高。

法的尊严《扫黑风暴》观后感

法的尊严《扫黑风暴》观后感

  徐英子在惨遭孙兴一伙流氓侮辱后,得知弟弟已经出狱,她再次来到警局。当她发现胡笑伟根本就可能与孙兴他们是一伙的时,她绝望了。

要知道这世界暴力唯一的合理存在就是“为了制止暴力”。警局沦陷,则再无可期之地。徐英子那种歇斯底里真让人心碎,貌似一片平和的城市,司法和执法机构都守不住,其它地方更加“无险可守”。理论上,这些机构首先捍卫的是法律,而不是权力。可有多大比例的人相信这一点,我不敢猜。可权力即刻就能与自身的利益发生关系,而司法独立则需要文化传统和普遍公民素质的提高。

法的尊严《扫黑风暴》观后感

  这世界上,不是看着有什么就是什么?有些就只是门面,有些则因为基础观念的缺失,在操作层面大打折扣,黑社会由此得以滋生。

补救的办法通常是各种“工作组”,它们应事而生。古代中国也有这种传统,亲差大人、和各种直属的锦衣卫、东厂等。法的尊严在于它对权力的超越,正所谓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法的尊严《扫黑风暴》观后感

  说着容易,法的解释权和执行程序等环节,权力常常可以“破门而入”。扫黑是“事后手术”,而法之尊严的归位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很多冤假错案的翻案不过是权力博弈的副产品,而维护正义原则的基础首先是言路的畅通,今天的网络常常就为缺位的正义站台。当然,网络暴力也时有发生。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维护法的尊严人人有责。

  最后留下一道思考题:根据目前剧情的推测,黑恶势力保护伞的结构大体有这些。

绿藤市副市长:武双岭

绿藤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贺芸

绿藤市石门区区长:董耀

绿藤市南山路派出所所长:胡笑伟

中江省常务副省长:王政

中江省常务副书记:赵立根

可为什么这么多“副职”呢?给正义留出翻盘的空间吗?目前的司法到底有多独立,什么才是老百姓最可信任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中江   尊严   公平交易   观后感   台面   法律服务   黑道   黑社会   美文   正义   老百姓   司法   暴力   权力   警察   风暴   传统   机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