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粟裕的背影

#头条将军文化# #头条读书院#

#红星在线#


信翎钧•出卷人

「红色故事」粟裕的背影


《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里,有大量经典镜头。如上面这个场景。一间普通农舍,泥土铺地,摆着老式朱漆桌椅柜凳,满面墙地图。床铺未及整理,一名军人坐在床尾放倒的条凳上,作骑马状。镜头的黄金分割点处,是他的背影。他就这样坐着,一动不动。




他是粟裕,一名战神级的将军,湖南人。他极为专注,几乎无时不在思考,能够瞬间从嘈乱环境抽离,进入深思状态。他极善于捕捉瞬息万变的战机,一旦发现敌况有变,毫不迟疑马上针对性调整计划。他极善于从大局、战役的角度思考一场战斗的分量,善于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中央军委决定打淮海战役的决策,有他的重大贡献(力排众议,建议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型歼灭战)。他极善于创造性落实和部署任务,行动起来风风火火,说起话来几乎没有一个废字。



终其一生,他最大的爱好之一是看地图,到了痴迷的程度。电影里的场景,完美地再现战神的这一爱好。淮海战役到了关键时刻。他要作出重大决策,关系生死。何以解忧?唯有看地图。



敌方杜聿明30万部队,即将从徐州南撤。他有三条路可走:沿陇海线向东, 走海路;出东南,走两淮;出西南,走萧县、永城。



当时,我军正在嘴里“吃”一个(黄维兵团)、筷子“夹”一个(杜聿明兵团)、眼睛“看”一个(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如果堵不住杜聿明,敌三兵团一旦合流,必给我军造成极大被动,后果严重。粟裕必须精准预测杜聿明南撤路线,加以阻击。



杜聿明如走海路,船力不够,极易被我军赶进海里。走两淮,河汊纵横,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行进。走西南,平原路坦,既能顺势向西解黄维之围(双堆集),且能与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呼应——粟裕认为,这是名将杜聿明最理智选择。



当时,粟裕恰得到上级发来的绝密情报:杜将走两淮。我方潜伏者、蒋军“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消息——蒋军统帅部着杜聿明从两淮撤退。



相信绝密情报,还是相信自己判断?如果兵力足够,粟裕当然可以两线围堵。然而,当时兵力使用已到极限,只能集中兵力围堵一线。一旦判断失误,围堵落空,必贻误战机,影响“一锅夹生饭”淮海战役的进程乃至胜负,进而迟滞解放全中国进度(那样一来,新中国建国之日可能不是10月1日,我们也不会此时放假了。这是后话。总之,他要作出关键性决策)



粟裕盯着地图看了一天一夜。综合各种信息,他研判认为:杜不可能走两淮,只会走西南线。镜头一转,是面部特写。似在看图,又在深思,似定睛一处,又神游万里。有这种眼神的人,往往很有魅力。《大决战》三部电影的演员,做到了形神兼具,难以复制。


「红色故事」粟裕的背影


身在农舍,心怀天下。各种思路斗争之后,粟裕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就是一种赌。赌,也是一种相信。可能对,也可能错。尽管料敌于前,庙算多者胜,战争最大的魅力之一,仍是不确定性。



电影里,毛泽东也用到这个“赌”字。他说,所谓战略决战,简单说,就是,赌国家的命运,赌军队的命运。这个“赌”字啊很不好听,可又找不出一个更恰切的字来代替它,就是这么一回事,“啪”的一下,押上去咯!正是因为如此,事情临到了面前,又禁不住心扑扑地跳,哪有这个道理呀,心跳的什么呢?我们不怕燃烧,我们不怕白热化,我们不怕烫着这里、烫着那里,我们的手,不能发抖哇!(插一句:《大决战》的台词,很经典。我方、国军皆是。如林彪,“我准备了一桌菜,结果来了两桌客人,这饭怎么吃?”“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卫立煌,“兵法上说,勿以军重而轻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这三个勿字,总统全占啦。”)



粟裕的背影,就是在这“押上去”、“心扑扑地跳”、“白热化”的状态,需要作重大决策时的背影。事实证明,他的判断,他的赌是对的。后面的历史,我们已经清晰:杜聿明被活捉于河南商丘永城陈官庄。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粟裕,一个专注的人,一个有两把刷子的人,一个敢于作出决断能打胜仗的人,一个敢于实事求是勇敢去“赌”的人。他的背影出现在电影里,也留在历史深处。历史不会忘,人民不会忘。


(我曾买过一本《粟裕战争回忆录》。今天翻箱倒柜也没找到。)

#头条红色文化#

@中国军网 @百将文化艺术

编辑 | 百将文化艺术中心昕虹

「红色故事」粟裕的背影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是一块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宾馆、酒店、商店等单位的一块牌子。匾额是各种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相当于建筑的眼睛,是告知建筑物的名称及用途,也是用于宣传的一张名片。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也是将军。如今用的毛笔,是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军蒙恬首创。百将中心可以邀约文武双全的将军书法家和名人书法家题联题诗题字题匾和笔会展览。邀约军地教授和名人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淮海战役   永城   扑扑   农舍   海路   匾额   书法家   我军   兵力   兵团   美文   将军   善于   背影   镜头   红色   地图   故事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