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冬天

小时候的冬天

崔礼山

小时候的冬天


一夜之间,气温断崖式下降,冬天,真的来了。


从衣柜里,妻子给我取出御寒的衣服,有外面穿的,也有贴身用的,不仅分量轻,而且保暖效果好。


望着眼前的衣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冬天。


童年和少年时代,我在山西省运城市绛县的一个村庄度过。村子很穷,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家房破屋旧,走风漏气。一天三顿饭,只求吃饱,不求吃好。


我家更穷,因为爷爷奶奶从河北省邯郸县(今邯山区)逃荒来到这个村子,和他们一块来的,是我的大伯、叔叔及姑姑。


爷爷奶奶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父亲只能白手起家,独自承受千般苦,万般难,想方设法活下去。


母亲也是河北人,姥爷姥姥远水不解近渴。


我家人口多,七个女孩,一个男孩,由于缺少赚钱门路,单是填饱肚子足以让父母心急如焚。


小时候的冬天


冬天,虽然穿的是棉衣棉裤,但因为没有内衣辅助,经常浑身上下寒气袭人。其次,一套防寒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穿得时间越长,越不暖和。


走在路上,见样学样,我把左手揣入右袖口,右手伸进左袖口,用这个办法避免手被冻伤。


手套贵得厉害,普通人家做不起,更买不起。


夜里睡觉,被窝凉冰冰的,盖在身上好久,才能一点一点温热起来。想起白居易的一句诗:“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早上,该上学去了,可是,家里的温度和外面几乎一样低,呼出的气体瞬间变成白雾。真不愿意离开被窝啊。


母亲将我的衣服拿到炉火上烤一烤,赶紧递给我,催我马上起床。


中午放学回去,家里还不够暖和。在我等候吃饭期间,母亲从灶膛掏出一些带火的柴灰,放在一个铁盆里,端到土炕上让我坐在旁边取暖。


小时候的冬天


曾经,我有一顶帽子,戴在头上,既抗寒也美观,是父亲送我的生日礼物。可惜,村里演电影,我不小心弄丢了。


母亲知道后,狠狠地批评我。我的帽子是父亲粜了许多粮食换来的,而家里的米面原本就不够吃。


整个冬天,餐桌上除了玉米窝头、高粱馒头,便是白菜、萝卜。黄瓜、茄子、豆角、蒜苔、西红柿等从没见过。


为了妥善保存,方便烹饪,部分白菜、萝卜被切碎放入一个中号大缸,同时加上适量的盐、姜、花椒等,搅拌均匀后,再倒水进去,接着用石头、木板压紧、盖严,腌制成酸菜,也叫窝菜,需要耐心等待几十天才能吃。


掩埋,是保鲜白菜、萝卜的另一个手段。通常,这个任务由我来完成。


临近冬天,抄起一把铁锹,在自家院子里,选一处空地破土挖坑,将白菜、萝卜搁进去,用土掩埋。来年春天,挖开取菜。


因为御寒条件太差,导致许多人容易流鼻涕,或者手脚被冻得裂开一条条口子,又疼又痒,苦不堪言。

小时候的冬天非常难熬,现在的人们简直无法想象。比起过去,今天的老百姓等于生活在蜜罐子里。


小时候,我害怕过冬。父母小时候,更害怕过冬。一方面,气候确实寒冷,滴水成冰;另一方面,主要因为国家贫穷,科技落后。


历史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与其说穷人过冬,不如说是过关。


小时候的冬天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冬天只存在于室外,家里永远四季如春。这样的幸福日子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归因于中央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归因于科技发达、经济繁荣,归因于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


正如一首歌曲所唱:“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邯郸县   绛县   运城市   小时候   冬天   袖口   村子   暖和   美文   白菜   被窝   萝卜   家里   父亲   母亲   衣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