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精神特质与现代意义

在商朝末年,在西北的岐山脚下,有一个族群逐渐兴旺起来,姓姬,这就是周朝的源头。有一位被后代追称为太王的领袖,年岁大了,要考虑交班的事,这个人就是公亶父。他有三个儿子,分别是伯、仲雍和季历。季历有个孩子叫昌,从小就很出众。太王认为他将来能做一番大事,很想把权力传给这孩子。昌就是后来推翻商朝的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按照当时的礼制,王是只能传给长子太伯的,如果太伯不在呢那就是仲雍继承王伯为了满足老父的愿望,便同弟弟仲雍商量。两人决定瞒着父亲离开家乡。于是他兄弟二人多次让王避最终到了现在江南梅里一带。

一. 文化包容的价值

伯他们“让王”的做法是很了不起的。历史上一直给以极高的评价。孔子对他的学生讲“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上为了争王位,父子相杀,兄弟见刀枪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唐朝诗人陆龟蒙写道,“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贤”。说的就是这些事,他称颂的是太伯、仲伯,仲雍到了江南,在今天的无锡一带,据考伯那年42岁。当时的太湖流域被视为荆蛮之地,一个野蛮落后的地方。无论在社会的组织形态上,或者在生产水平上,都同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差了一大截。太伯他们梅里后就“纹身断发”,表示了他们融入当地族群的决心(纹身断发,这种有别于中原的风俗后来一直保持着,在吴国强盛后,在作战的吴兵身上还能见到),这一行动,蕴涵着不同寻常的文化包容意义。当时的中原地区文明程度比较先进比较发达,吴地却比较落后。《论衡-书虚》载:“禹时,吴为裸国,断发文身” 《史记》记:“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孔丛子》卷二载:“文子曰:吴越之俗无礼而亦治,何也?孔子曰:夫吴越之俗,男女无别,同川而浴,民轻相犯。故其形重而大胜,由无礼也。” 什么意思?就是太伯、仲雍奔吴前到奔吴后,哪个时候的吴地,没有男女之分,连洗澡都是男女一起。在当时中原地区的华厦文明看来,吴地属民风尚未开,是落后而野蛮的。

太伯、仲融入当地的百姓后,教他们种植和养殖,结合地方条件,种桑养蚕,饲养家畜。他们带了民众搞农田建设。还带领他们开凿了“伯渎河”(或伯渎港)。泊渎河长八十余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挖的河道,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一条水路,还有许多创造性的发。后来,众多的百姓因为太伯的品行好,有家国情怀、有凝聚力,有对梅里方圆百里地区有过许多建树,许多贡献,造福桑梓,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渐渐聚居起来,拥伯为领袖,建立“勾吴”(也有书上称之为“勾吴国”的)。这就是“吴”的开始。周朝建立后,周武王找到了他们的后裔,封为吴国。所以《论衡-谴告》记:“教吴冠带…………故吴之知礼义,太伯改其俗也”。也就是史称太伯兄弟给吴地带来了文明。从此,太湖流域逐渐追中原大地的发展步伐。理所当然,后世把伯尊为江南文明的拓荒者,吴学的始祖,恰如其份。太身为长子,他继承大位是顺理成章的事。凭他的贤和德,接下来,他完全有可能做得很好。但是他没有留下,而是和弟弟一起远走他方。一,他不愿违背父亲的心愿,这是大孝。二,避免了可能会发生的骨肉冲突。这爱和悌。三,顾全大局。这是贤智。在那为权力而纷争、不顾骨肉之情的年代,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故孔子称他为至德。中国古代有许多贤者。他们把尘世看透,或呼啸于山林,或吟诗于酒后。他们重视个人修养,遁世而自爱。伯同他们不一样,他与他的弟弟并不遁世,并不去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他们从文明之乡跑到了荆蛮之地,“纹身断发”,入乡随俗,先把自己化为百姓,再去教化百姓。太伯他们并不以自己来自于文明发达地区的优越感,以此自倨,居高临下,更没有以此自恃并试图来改造、遮蔽当地固有的落后文化和风俗,相反,而是自愿自觉融入荆蛮,“断发文身” 。要知道,在当时的中原地区的周文化,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为重,是不可以毁伤的;在着装上是很讲究礼仪,峨冠博带,文质彬彬有礼。太伯等团队融入当地荆蛮,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体现出对荆蛮文化的价值认同,对非华夏文明的一种认同,展现出一种文化包容的态度,吴学文“包容”的内涵从此时此刻起烙下了痕迹。

吴学文化包容思想本质,是对文化多元的承认,拒绝以强势文明来压抑、消融弱势文明,主张不论何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也正由于此,太伯受到了原住民的欢迎和发之内心的拥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今天,太伯兄弟的“文身断发” 现象,反思这种文化方式,会带给我们一种维护文化多元的启示,一种坚持文化民主的智慧,一种坚持自己文化发展的自信,有着现实意义,值得大家深思。《春秋左传》和《国语》里面提到的太伯仲雍奔吴的故事,是吴地文明史中的二位重要的人物,是吴学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和象征,是孕含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蕴藏了一种文化多元精神。

二. 谦让与开拓

他们身体力行,一心一意地教人们更好地生存和生活。世界上的事总是发展不平衡的。总是有些地区先进,有些地区落后。有些民族先进,有些民族落后,当时的荆蛮地区比较落后愚昧。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看待这种差距,又如何利用这种差距。伯兄弟没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文明和技能去奴役这些相对落后的人,没有把这些人当奴隶使用为自己建庄园,没有把他们训练成铁甲骑兵,驱使他们去创造帝国,也没有让他们为自己盖宫殿,造陵寝,造金字塔。他领着他们做的是修田,养殖,挖河道。是苍苍众生的生存之道。一个人能不恋权位,放弃他应得的继承权利,这是至德。一个人掌握了知识才能,不谋私利,普世救民,这更是至德。伯和他的弟弟仲雍所放弃的是当时的法制所保证的权利,是社会允许,甚至是提倡鼓励的权力。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这应该是人类最好的品质,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太伯奔吴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道德的壮举,所体现出的谦让与开拓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太伯是真正的以悲壮的方式实践避位谦让的伟大精神的第一人,展现了谦不争的至上情怀。在吴姓历史上,除了太伯的“让”、仲雍是“让” 的第二人,到了春秋晚期,太伯的后人季札又一次上演了轰轰烈烈的三“让” 故事,特别是“季札挂剑” 传为千古佳话。太伯之让和季札之让,在历史上深受赞颂,成为千古传唱的美德。特别是太伯对开拓江南,开化开发道德精神和文浸润有着巨大的贡献。

太伯、季札之让,体现出他们趋之若骛权力的淡漠 ,体现出一种见微知的智慧,体现出一种全局利益而自我牺牲精神,是一种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彰显出吴学文化中“忍” 性元素,演绎出另一种“开拓” 精神。 正是这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它既是一种品格,又是一种胆魄,还是一种才识,是三者的统一。首先,开拓创新精神是一种富有拓荒精神、求实精神、自信心、好奇心、勤奋刻苦和坚忍不拔的品格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创前人没有开创的新事业的大无畏的胆略和气魄;敢为天下先,不断阐述自己的新见解、新思、新精神,不但是要开拓生存空间,开发生活质量空间,同时大力开发文化内涵,创造性的创立“吴礼” ,有开拓创新的胆魄。太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一种才识,一种才能、见识。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较强的治经验,具有很强思想的能力;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品格、胆魄与才识,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死守教条,注重创新。在不太长时间内把荆蛮地区建设成人民吃得饱、有衣穿、有房子住、懂礼貌、守规矩、学文化、抓生产,初步形成了初级文明社会雏形,人民幸福指数满满。

伯死时,91岁,下葬在今天的梅村鸿的地方。他把将近五十年的时间,都用在江南这块土地上,他长眠在这块土地上。伯、仲雍的事已经是三千二多年前的事了。历朝历代都十分崇敬他们。东汉时期,在苏州建了吴地第一所“泰伯庙”。它座落在城内,离阊门约一里路。庙几经破坏,又几经修复,现在看到的是明朝的建筑,2009年又做了一次大修。南边是至德桥,至德殿里供奉着泰伯,仲雍的塑像。庙里还有康熙和乾隆题字的御碑。无锡在惠山脚下寄畅园旁边也建有泰伯庙。据说,伯和仲雍先到的无锡梅村,后才在今天的苏州建都。梅村有泰伯坟,也是东汉时修建的。梅村那里还留有不少纪念物和遗迹。无锡南门外,有座桥叫清名桥,它跨在运河上面,很高,造得也很讲究。桥的不远处,就是伯渎河。那清清的水总是流淌着,我们站在清明桥上眺望着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大船小船。很少会想到,这河道里的流水已经流淌了3200年了!我突然想起,在太湖胜景鼋头渚的一堵石壁上雕刻着四个苍劲挺拔的大字,“包孕吴越”。那是前清包胥臣写的。包孕吴越,这四个字是用来描绘太湖的。它们用在太伯兄弟身上不也同样合适和贴切吗?伯和太湖都是那么博大,那么宽容,那么自然,那么亲和。还那么永久和永远!

三. 诚信是古代与当代推崇的价值精神

在吴学文化中,季札也是一个代表性人物。“季札挂剑” 既是呈现出一种高尚品德和人格情怀,也是呈现出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

《史记》载:“季札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家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对季札这种不被物迁,心许身行的操行,司马迁深为敬佩。他又感慨的写道:“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季札的重诺与守信,千古流传,滋润了吴学文化的诚信精神,是道德诚信的一座丰碑,这种视信如生命的品德,这种践行诚信的行为的情怀,时至今日,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这种诚信的优秀的品德基因,穿越了几千年,浸润在吴姓的血脉中,折射出对诚信的诉求,呈现出吴学文化重信用的品格,诚信因子始终跳动在吴学文化中的内在韵律。在社会主义的今天,诚信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信用是做人的基础,我们的生存环和生活状态迫切需要良好的信用环境和诚信精神。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也是革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诚实守信”也不断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涵。吴学文化中的一诺千金、季札等先贤们自觉践行“心诺”的诚信精神,仍然是当代社会需求的,将成为当代诚信建设的不竭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梅村   中原地区   太湖   孔子   精神   才识   中原   无锡   江南   谦让   品格   美文   特质   落后   意义   兄弟   诚信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