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梦见南宁


【感悟生活】梦见南宁

昨晚,南宁从我的梦中来。一觉醒来,恰好是凌晨二点半钟。细细咀嚼梦中的情境,与脑海中残留的记忆暗暗拼接,才发现三四年的光景,记忆中的事物却在日渐模糊,是啊,我们哪能记得住过去的时时刻刻呢?要不是这一场梦境,我恐怕早就对那一座南国的城失却了怀念。有人说,想念一座城,是因为想念城里的人。而我想念的师友大都也离开了南宁,只是,我们都曾在那里经历过一场生活。所以,我们还在怀念。

其实,在西安呆过四年,感受过古都的厚重的历史神韵,呼吸过终南山下灵秀之气。再到南宁时,便觉得处处比不得西安的好。与西安相比,感觉南宁的一切都太“过”,热得过分,闷得过分,连绿都很过分。但是,从南宁再回到西安,又觉得南宁自有南宁的美丽与可爱,紫荆花开时繁盛,荷花开时的清香,都是那样的浓墨重彩却又清幽淡雅。去年经好友邀请,便加入在陕的广西大学校友群,遗憾的是那次校友聚会因外出未能到场。广西,南宁,广西大学,荷塘,螺蛳粉······就这样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了我们共同的记忆。

去年看到魏敦友老师因法律博客关闭而开通微信订阅号,第一篇文章就是他的离邕感言,也要离开广西大学法学院,到湖南大学哲学系执教。按魏老师自己的话讲,自己又从法学小池塘跳回到哲学的池塘里去了。我便想起与魏老师一起读书的情境。于是,我从网上购买了魏老师的“法哲学三部曲”,一边读着那些睿智深邃的文字,一边回想着当年在那间堆满书籍的法理学教研室一起读书到深夜的场景。往事俱往矣!

我的导师与师母大概在前年就已经带完了他们最后一届研究生,从广西大学退休了,更多的时间应该在武汉。时常拿起导师的《物权二元结构论》,便会想起我们一帮学生围坐在导师家中,听导师畅谈事理,指导学问的情景。去年也收到师母的《天街小雨》,一边读着恬淡闲适的文字,一边阅览着书中的插图与照片,一边回想着与导师,师母相识的点点滴滴。导师的“法学方法论”课堂笔记还在,师母的“古汉语精读”课的材料《古文观止》也留着。导师与师母对我而言,都是燃起火焰的人,我应该深深的感谢!

在昨夜的梦中,我远眺的还是农院路上那几家旧书店。曾经多少次我随着人流从火炬路走到农院路,一家一家书店地过,遇到可心的书便买了下来,折回来的路上还要到黄氏螺蛳粉店吃上一碗螺蛳粉。到毕业时,书总共收集了22箱,这些书随着我从南宁到湛江,再从湛江到西安,那些书店没有名字,门面也简陋不堪,梦中也是那个模样。真是,梦里几回望,还是旧模样。但愿,一直都在,再见时还在那里。

上一次和一位学长一块去吃螺蛳粉,在西安能遇到大都是柳州螺蛳粉。付村原本有一家,但营业没几个月就关闭了,换成了西安羊肉泡馍。想想在南宁,一日三餐,都可以吃粉度日的,觉得最够味,最能吃也就是螺蛳粉了。在西安若能遇上螺蛳粉,必要去吃上一顿,只是觉得没有南宁时的分量与味道,吃了还容易拉肚子。听说,广西大学在整顿时,将“狗洞”也拆了,其实,那里的螺蛳粉才好,什么都好的。不知再到何时,才能坐在坐在南宁的街头,来一碗螺蛳粉······

在这几年间,也听到研友师长的不幸遭遇。一位因外出遭遇洪水,不幸身亡。一位横遭车祸,昏迷不醒。去年一位学长还讲起我的一位老师家遭不幸,发妻亡故。短短几年的光景,便是这样的物是人非,人世间哪里经得起沧海桑田,一切都不过在瞬息之间。

梦里依稀几回望,人如烟,车如流,只不见当年旧识,风摆荷,雨撒湖。再回首,但愿物是人不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南宁   螺蛳   师母   西安   梦中   光景   情境   学长   美文   导师   过分   不幸   广西大学   去年   老师   书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